首頁 歷史

大宋工程師

第6章 邵集購物

大宋工程師 云桐山人 2238 2016-05-25 07:01:00

  “你,你要和我絕交?”白麻桿不可置信地疑問道。

  挨了一巴掌,得到一百文的蜜棗,白麻桿還是很滿意的,作為一個賭徒,缺的就是錢,要是這種事天天有就好了,可謂是生財有道。

  不過,高峰拿出一百文來解決這件事實在讓他想不到的,這個高峰是怎么回事?與他所熟悉的賭徒加混蛋并不一致,甚至讓他感覺到很遙遠(yuǎn)。

  “哈哈,我們并無交情,何談絕交一說。”高峰笑了起來。

  他的說法并不為過,賭場上的朋友,不過相互利用罷了,何談交情?

  “既然如此,咱們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以后見面也絕不客氣。”看到今天碰到了硬釘子,白麻桿只得扔下一句話,轉(zhuǎn)身離去。

  自己理虧在先,不走也討不到更多的好處,白麻桿知道要找回場子并不急于一時,他當(dāng)前的任務(wù)是去搞清楚高峰怎么了。

  看白麻桿悻悻地離去,高峰明白前身留下了不少尾巴,以后還得一個個掃除,否則將寸步難行,不過,這不是一時之事,現(xiàn)在最緊要的還是去購物。

  邵集沒有多大,稀稀拉拉有數(shù)十家,不過,集市雖小品種卻很齊全,一應(yīng)用品差不多都有的賣。

  從一個小小的集市上,高峰就能夠看出宋朝的經(jīng)濟是相當(dāng)?shù)胤睒s,這種景象令他感嘆:只要人民富足了,當(dāng)官的不胡作非為,這種國家何愁不富強?

  然而,歷史上的宋朝,在國家實力中,無論人口還是經(jīng)濟,這個時期都達(dá)到了頂峰,可是它也是在這一時期沒落的,甚至整個宋朝為數(shù)不多的造反也在這一時期,最有名的如宋江和方蠟的造反就是在幾年后,究其原因無非是朝庭和官員的腐化墮落。

  朝庭和官員的事情高峰暫時不會去考慮,畢竟現(xiàn)在的能力自保尚且不足,何談國事?

  高峰需買的物品較多,時間又被白麻桿耽誤了一下,因此顯得很緊張。

  無奈之下,他先去購買了常用之物:糧、油、菜、鹽等生活用品,甚至還買了二斤豬肉和一條魚,老人的身體弱,是該補補了。

  幾個店的老板對高峰不陌生,看他拿錢出來付款,并不賒欠,倒也客氣起來,畢竟做生意的人也不想得罪這種小混混。

  花了五百多文錢,生活用品買齊,高峰來到了藥店。

  藥店不大,半開門診半賣藥,卻是高峰理想的地方,他對調(diào)養(yǎng)老人的身體并不在行,由大夫會診一下很有必要。

  大夫姓劉,五十多歲,留一個山羊胡,整個人清瘦有神。

  對于高峰的到來,劉大夫不咸不淡,直到對方說出為父母診斷和買藥一事,他才面色轉(zhuǎn)緩,話語多了一些。

  在劉大夫的建議下,高峰花去了一吊錢買了幾服補藥。

  藥品就是治療身體毛病的,特別是補藥,一分錢一分貨,來不得半點虛假,因此對于花去一吊錢買藥高峰并不心疼。

  在劉大夫疑惑地眼神下,高峰走出了藥店,不過,接下來他卻犯了難。

  生活用品好辦,市面上都有,走兩步就能夠買齊,可計劃中的物品卻不是那么容易買到的。

  宋代經(jīng)濟再發(fā)達(dá),也只是在古代,工業(yè)和工藝水平低下不說,就是人們的需求也沒有那么廣泛,許多后世常見的物品在這個時代都無法找到,更不要說一些特殊物品了。

  高峰需要的物品種類不少,有漆、膠、海綿、皮革、橡膠、彈簧、鐵釘?shù)鹊龋@些物品大多沒有現(xiàn)成的。

  膠和漆問題不大,有動物內(nèi)臟熬制的魚膠和桐油加色料配成的彩漆,雖然與后世的不相同,功用卻差不多,而且古代一直使用它們制作家具,效果也不錯。

  余下的物品就有難度了。海綿、橡膠和鐵釘根本就沒有,它們要么是后世的泊來品,要么是化工產(chǎn)品,根本不可能在宋代—特別是一個小集市存在。

  皮革雖然有,但宋時的硝制和上色水平很差,無論美觀和耐用上都無法與后世相比。

  彈簧更是一種奢望。依宋朝的冶鐵技術(shù)和工藝能力,根本就加工不出來,更不要說做成復(fù)雜的橫向平面S形了。

  不過,高峰畢竟是搞工程出身的,他的想法是:活人不能讓尿憋死,能買則買,沒有就找替代品。

  缺少鐵釘可以從技術(shù)的角度屏蔽掉它,畢竟古人做家具從來都不用鐵釘;海綿和皮革可以用時下的布料和麻布碎片代替;最犯難的要說橡膠和彈簧了,能替化它們的物品不多,最理想地選擇也許是牛筋。

  不過,高峰清楚,在古代,牛是耕地的生力軍,因此它的地位是相當(dāng)高的,官府甚至為之出臺相當(dāng)嚴(yán)厲的律法進行保護。

  在宋朝對牛的保護更加苛刻,它們規(guī)定: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殺牛,否則就要杖刑或徒刑,就是老弱病殘之牛也在禁殺之列,只有自然死亡的牛方可開剝貨賣或自食。

  死牛雖然可以開剝,卻附有上報本廂耆鎮(zhèn)驗實證明的條件方可實行,有些地方官府甚至還要收回筋角。

  如此嚴(yán)格的政策使得市面上很少見到牛肉售賣,導(dǎo)致那時的牛肉是相當(dāng)貴的,達(dá)官貴人都很難吃到,更不要說普通百姓了。

  牛肉如此,牛筋更加緊俏,特別是在邵集這種巴掌大的地方,買到牛筋的機率幾乎為零。

  機率再小,不代表沒有,經(jīng)歷過后世的高峰更明白一點:律法再嚴(yán)格、民眾再聽話,只要有利益驅(qū)使,就會有人不怕鋌而走險。

  牛肉這么昂貴,利潤這么高,他不相信沒有人在中間投機取巧,高峰甚至想起《水滸傳》里的好漢們呼點牛肉的場景,難道他們是碰巧遇到牛剛剛死嗎?答案當(dāng)然不是,雖然它只是一個演義故事,卻也從側(cè)面反應(yīng)出故事背后并非如此簡單。

  想通這些道理,高峰還是決定去碰碰運氣,他可沒想著用馬筋代替,因為馬和牛的管制是一樣的,而馬又珍惜不少,還不如用牛筋的好。

  先去雜貨店購買了漆、膠,高峰又來到了劉記布店。

  布店不大,也就二十多平方的樣子,貨柜里側(cè)整齊地擺放著數(shù)十匹布卷。布料材質(zhì)一般,以麻為主,絲綢也就有三五匹,作為一個小集市有這種料子已是不錯。

  掌柜的是個微胖的中年男子,姓劉,本地人,高峰聽說過,此人在縣里有后臺,至于后臺有多大他也說不清楚。

  雖然認(rèn)識此人,高峰卻沒有主動找劉掌柜聊天招呼,因為從一進門他就看到劉掌柜厭惡的眼神,這種眼神預(yù)示著懶得與他說話。

  “劉掌柜,我想買兩匹布,幫我拿一下好嗎?”高峰直截了當(dāng)?shù)恼f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