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墨道黎明

第91章 各憑本事

墨道黎明 墨子翊 3040 2016-07-09 09:05:00

  【雙音同聲】是琴道中的一種高級技能,指的是同時奏出兩個音節(jié),能加速樂曲進入小高-潮部分,一般的琴道文士很難掌握,多數(shù)人會在獲得秀才文位之后展開修煉,但就算是這樣,也不能保證成功。

  李盛才只是個試前秀才而已,跟真正的秀才存在一定距離,卻已經掌握此技,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只是一愣神兒的功夫,藍色海浪已然淹過劍齒虎的膝蓋,它把雙眼瞪的像銅鈴一般,呲著牙第二次起跳。

  劍齒虎飛離水面的時候,四肢帶起白色水花,而它的四個爪子已經完全濕透,這會影響到它的跳躍高度和距離。

  李盛才第二次使用【雙音同聲】,音節(jié)出現(xiàn)刺耳之感。

  嘩!

  距離他一丈遠的地方,原本平靜的水面突然升起一道兩丈高的海浪,劍齒虎躲避不及,直接一頭拱在浪花里。

  雖然它極力掙扎,但還是被海浪重重拍下,側身摔在場地中間的位置,激起無數(shù)水花。

  劍齒虎剛剛站起來,又被第二道浪花拍個正著,處在溺水狀態(tài)的它逐漸虛幻起來。

  秦墨眉頭微皺,左手里的“虎”字棋光芒忽閃不定,顯然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

  再看他的右手,紫竹春秋筆左右翻飛,很快寫成一個行書的“止”字,在這個字的旁邊,有一個“遼”字和剛剛寫完寶蓋頭的“守”字。

  顯然他原本是要寫“遼守”二字的,在已經寫完六成的時候主動放棄,改為寫“止”字。

  這是沒辦法的選擇,因為對手的海浪已經沒過了他的腳踝,如果不能及時擋住,自己將會成為和劍齒虎一樣的落湯雞。

  字跡化作蠶絲一般的白霧,在他面前結成弧形的墻壁,絲絲入扣猶如蠶繭一般,將逐漸變高的海水擋在外面。

  “蠶繭”墻后面,海水快速退去,秦墨輕舒一口氣。

  本以為巧施計策令對方不得不放棄竹笙,會令他心浮氣躁,難以發(fā)揮出平時的水平,沒想到對手的心態(tài)如此強大,不但做到了六音出浪,而且還頻頻使用【雙音同聲】,一開場便占據(jù)優(yōu)勢。

  最主要的一點,李盛才用的琴曲不是最常見的《驚濤》,而是層次更高的古曲《滔天》。

  據(jù)傳,《滔天》是由琴祖伏羲親手創(chuàng)作,到現(xiàn)在已有幾千年之久,雖然有很對內容已經失傳,卻是很多后世新曲所不能比擬的。

  以古琴彈奏古曲,相得益彰。

  劍齒虎在海水中掙扎一陣,徹底消失不見。

  海浪開始重點攻擊“蠶繭”構成的墻壁,每次拍打都發(fā)出很大的聲音,隨著曲調加快,海浪的高度已然接近三丈,相信用不了幾次就能沖開這堵墻。

  李盛才嘴角上揚,之所以能夠開場就取得優(yōu)勢,有兩點原因。

  第一,仔細分析秦墨的每一場戰(zhàn)斗,發(fā)現(xiàn)他面對水攻的時候,基本上拿不出有效的防御手段,之所以能夠連贏三場,是因為對手沒能增加水攻力度,或者是他通過左右開弓的方式掌握比賽節(jié)奏,在對手慌亂的情況下獲勝。

  第二,選曲的重要性,古曲《滔天》第一篇章共有九百六十個音節(jié),而《驚濤》只有三百二十個音節(jié),持續(xù)性顯然不如前者。

  也就是說一旦開始演奏《滔天》,至少在盞茶的時間內,秦墨都得面對連綿不斷的海浪,就算他能寫出類似“排山倒?!?、“水來土掩”的【連字成兵】,也難以取得效果,因為占據(jù)時間上的優(yōu)勢,海浪已經達到無法抵擋的地步。

  《滔天》的攻擊力比《驚濤》強數(shù)倍,如果秦墨選擇上次用水虺應對的方式,只能是無功而返,水虺在巨浪中無法行進,是為硬傷。

  更何況秦墨從未學過這兩句【連字成兵】,所以只有干瞪眼的份兒。

  事實正如李盛才的猜想,秦墨騰出左手之后,拿起三毫乾坤筆寫的還是個“止”字。

  字跡閃出光芒,對搖搖欲墜的“蠶繭”墻進行加固和增高,雖然再一次擋住了海浪的沖擊,但是跟剛才一樣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秦案首是怎么了,為什么不用‘水來土掩’?”孫益大聲喊叫。

  古孟面色陰沉,意識到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失誤,由于秦墨的進步速度太快,他總是選擇一些難度大的技能,忽視了基礎性的東西,類似“水來土掩”這樣的【連字成兵】,他根本沒教過。

  幾息過后,“蠶繭”墻閃出灰色光芒,說明第一個“止”字失去效用,現(xiàn)在抵抗海浪的是第二“止”字。

  秦墨快速落筆寫字,眾人紛紛伸長脖子,去看他寫的是什么內容。

  古孟眼尖,在秦墨第二次轉筆的時候做出判斷,這是個“戟”字,而且用的是王獻之的終極寫法。

  因為這種寫法是他教的,所以能快速做出判斷。

  只是他想不明白,王獻之的“戟”字能破水攻嗎?

  “快看,他寫的是個草書的‘戟’字?!币幻麜佬悴耪f。

  眾人全都用疑惑的目光看著他,秀才突然覺得心里很沒底,但還是梗著脖子說:“沒錯啊,是‘戟’字,我不光見過而且練過,而且可以確定此字出于二王?!?p>  大家泛起和古孟一樣的嘀咕,他們并不知道這是終極寫法,還以為是普通的【單字為兵】呢。

  雖說單字中的“戟”字可以化作一把長戟,做凌空攻擊,但是連劍齒虎這樣的猛獸都沒能突破海浪的阻擋,它能行嗎,恐怕一個浪頭就能把它打沒。

  字成,化作一名身穿鎧甲的漢朝將軍。

  “這是……終極寫法吧?”有人不確定的說。

  馬上有人做出回應:“是的,從將軍的穿戴和兵器上判斷,應該是三國時期東吳陣營的水軍大將甘寧,咦……他的腳下怎么出現(xiàn)一條小船?”

  “哈哈,我知道了!甘寧是水軍大將,自然是要駕船出擊,秦案首太聰明了,以水軍大將對付海浪,跟上次用水虺破《驚濤曲》用法相同。”

  “蠶絲”墻自行向左右分開,大將駕船出擊,逆流駛向李盛才。

  正在專心彈奏樂曲的李盛才面色一緊,他清楚看到站在船頭的大將甘寧,手里揮舞兩把鐵戟,面目猙獰。

  雖然是逆流,但小船的行進速度仍然可觀,每一息能前進三尺左右,最多用三十息便可進入攻擊范圍。

  李盛才趕緊加快彈奏速度,之前的海浪以高為主,現(xiàn)在以沖刷頻率為重點,以此來增加水流速度,減緩小船的行進速度。

  小船似乎受到一點兒影響,但大將向前跨出一步站在船頭邊緣,船頭明顯向下沉入數(shù)寸,破開水浪的同時而且起到加速的作用。

  “好對策!”連坐在高臺上觀戰(zhàn)的院判都忍不住發(fā)出贊嘆。

  院監(jiān)點頭說:“是啊,此為奇招對敵,如果是采用普通的方式,就能夠達到目的,也會變成被對方牽著鼻子走?!?p>  出奇招的好處就在于此,現(xiàn)在是李盛才被秦墨牽著鼻子走。

  為了表現(xiàn)出公平公正的一面,院監(jiān)和院判二人很少在比賽過程中發(fā)表評論,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秦墨增加對右手毛筆的文力輸入,小船的破浪速度再次升高。

  剛開始的李盛才尚能保持冷靜,但是小船越過賽場中線之后,緊張情緒被無限擴大,他的額頭上滿是冷汗,彈奏古琴的手也不想剛才那般靈活。

  他眉頭一皺,決定變調。

  錚……錚錚!

  一連三個音節(jié),首音低沉,尾音高亢,中音起到過度作用,避免兩個不同的音節(jié)出現(xiàn)互咬現(xiàn)象。

  之前還一連緊張的琴道教諭露出微笑,說:“李盛才掌握【瞬間轉音】的技巧,可以在三個音之內換成其他樂曲,等海水消失之后,對方的小船也就從利器變成了累贅?!?p>  旁邊的兩名教諭一起點頭,恢復賽前的自信。

  第三個音節(jié)過后,曲調從《滔天》變成了《破陣曲》,而且一開始便是《秦王破陣曲》的第二篇章,攻擊力猶勝第一篇章。

  海水在一瞬間退卻的干干凈凈,就像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似的。

  咚!

  這是船底砸在青石地面上發(fā)出的悶響,大將甘寧身體一震,身體躍起離開小船。

  與此同時,李盛才的面前出現(xiàn)四名唐朝騎兵,他們身穿明光鎧,手提五尺長的重型陌刀,胯下戰(zhàn)馬同樣身披重甲,在陽光下閃出奪目的光芒。

  甘寧下了船便是步兵,面對騎兵肯定是要吃虧的,但他大吼一聲,將雙戟舞的像車輪一般,快速沖向敵陣。

  四名騎兵上前迎敵,他們相互配合將甘寧圍在中間,沉重的陌刀一起劈下,帶出一道道殘影。

  當!

  甘寧用雙戟架住陌刀,與四名敵人展開力氣上的較量。

  以一敵四,甘寧的雙戟被慢慢壓下,情況不妙。

  嗷吼!

  震耳欲聾的獅吼響起,一頭火紅色的雄獅從后面撲過來,將一名士兵撲落馬背。

  早在海浪消失的一刻,秦墨便放下左手里的毛筆,拿起一顆紅色的“獅”字棋子,增援勢單力薄的水軍大將。

  比賽再一次進入激烈階段,觀眾們大聲叫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