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可若仙人不在了,山有名,又有何用!水盡管清澈幽碧,若龍不在了,其水也必將變得平庸起來。所以,滄桑的世間,總會隨著物換星移而改變許多事情,并且世間任何事,都不是絕對,而絕對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就像這座高聳的君王山,時間走了,它還在。盡管當(dāng)年事也想要隨風(fēng)而去,可是,隨風(fēng)而去的并非所有。比如:神秘的紅葉龍!當(dāng)一切的一切,并沒有隨時間消散,反而在時間中隱藏起來時,生與死,聚與散,都將隨著境況的改變而改變。高空墜落,時間滑過,而今李玄和段嘯天的墜落將意味著什么?
棉絮般的云朵層疊在君王山間。君王山崖,霧氣縈繞,山崖三面凌空,直如刀削斧劈,離地至少百余丈。不過,山崖雖險,卻從來不曾阻止虬松昂揚的生命力,崖壁雖堅,松根依然能夠根植其中,堅韌生長。掛在崖壁上的虬松,或一株獨秀,或三兩纏綿,從巖壁上探出身來,以萬千姿態(tài),翹望斗轉(zhuǎn)星移,恒守歲月風(fēng)霜。
墜落如此高崖,誰人又能生還?
李玄被段嘯天死死抱緊,耳聽林東圖大喝一聲:“要跳崖自盡么......”呼喊聲中,左臂暴長,一把抓向李玄的衣衫后領(lǐng)。林東圖出手雖快,卻仍沒抓住李玄衣衫半角,五指在他后頸一掠而過,被其下墜的慣性帶動,差點隨之跌落。而被段嘯天死死抱住手腳的李玄,渾身動彈不得,只覺后頸一陣劇痛,急劇向崖下墜落。
這下墜之勢端是勁急。剎那間,李玄只覺腦際空空,勁風(fēng)撲面,耳畔風(fēng)聲巨響,山已不山,天已非天,云亦不云,萬物瞬間顛倒反復(fù),旋轉(zhuǎn)飛動,衣衫烈烈作響,整個人猶如沒了翅膀的雀鳥,盡管身在高空,卻毫無回天希望。唉,眼見下墜之勢無法挽回,李玄暗道:“苦也!看來這次真要如此倉促而痛快的死于此地了!”
人在墜落時總感覺時間很長,仿佛有幾百年之久。其實若以速度計算,墜落的時間總是很短,可能只有一眨眼,一呼吸間,便可了卻生命。生命脆弱,由此可見。
李玄閉目待斃,突覺‘轟’地一聲,若霹靂響過頭項,仿佛被海浪拍在柔軟的沙灘,渾渾噩噩絕望中感覺自己的身體似被一大蓬物什阻擋了一下,驀地高高彈起。要知下墜的力道超出想象,異常猛烈,絕非語言可以描述,可當(dāng)一聲巨響伴著‘喀喀’數(shù)聲響過,二人已被彈起來了。這一彈起,突兀的不可想象,二人向上翻滾幾下,又急速下墜,在這一彈一落的瞬間,段嘯天已松開死死抱緊李玄的手。
世間奇幻之事多如牛毛,大多不可想象,雖有死而復(fù)生的傳說,但傳說畢竟是傳說,有的存在,有的卻來自人們的臆想。若是在以前,李玄絕不相信,一個人從百丈懸崖墜落還能大難不死,還能劫后存活。但讓他不相信的事發(fā)生了,且還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不知昏迷多久,李玄慢慢醒來。他費力地睜開眼,首先看見身體周遭白云流轉(zhuǎn),冷風(fēng)縈繞耳畔,一輪淡日悠悠懸掛在蒙蒙山谷,忽明忽暗,猶如置身世間另一端。
李玄輕輕地咬了咬嘴唇,疼痛的感覺讓他清醒不少,但隆隆作響的腦際讓他只清醒了片時,復(fù)又昏迷過去。又不知過了多久,當(dāng)他再次醒來,只覺天地浮動不已,身心似游弋在碧波之中。這次醒來,已經(jīng)能清晰感覺到四肢百骸鉆心的疼痛,他費力的緩緩地抬起右手,狠狠在自己臉頰上掐了一把,疼痛再次傳來,方知自己并未死去,一切并非在夢中。自己沒有在夢中,難道是在閻王地府么?可是明明有疼痛的感覺??!他定了定心神,確定自己還活著!自己沒有死去,真的活著。
略略清醒片刻,李玄看了看冰冷灰白的崖壁,已明白自己與段嘯天從崖頂墜落時被崖壁上一株橫空生長的虬松阻隔了一下,向上彈起時,卸去了大半下墜的力道,而在這一過程中,段嘯天松開了雙臂,也失了方向,獨自向崖下跌落,他自己卻被彈起,在落下時,落到了崖壁虬松右下方約有七八尺遠的另一株連體虬松上。
不知躺了許久,李玄自覺清醒許多,忍著渾身的疼痛,試圖坐起來,但還未完全坐起,再次看了看崖壁周遭,卻被驚得幾乎把持不住。原來他落身的這株連體雙松,橫生于巖壁的一道縫隙,松身向外探出十幾尺遠。虬松最粗的松干盡管只有成人臂根似地,但松干蟠曲遒勁,如一篷向上仰生的小傘,自己正落在這小傘上。
大自然的力量都是互依互存,互生互抵,休戚與共。突出崖壁的雙松根植于崖壁,不知歷經(jīng)幾百年久,其根又堅又韌,遒勁老辣,不懼風(fēng)霜侵蝕,深扎于巖壁的縫隙,看上去,用于維系沉重的松冠倒還尚可,可要承受李玄巨大墜落的力道,或許艱難??伤€是救了李玄一命!難道時間隱含某種不為人知的力量?李玄心下驚異,仔細看去,見一種不知名的闊葉藤蔓自縫隙中蜿蜒生出,長勢雖不甚旺盛,但筋骨老道。這些韌性十足的藤蔓糾結(jié)纏繞在崖壁虬松上,猶如高橋拉索般扯住松干及沉重的樹冠,因此李玄能留命懸空的崖松上,亦是這株藤蔓纏繞之功。
他膽顫心驚的打量完自己在虬松上的情勢,心下暗呼:“幸是這虬松與藤蔓相互依存,纏繞生長,若非如此,我可真難免身死,尸骨無存......”但這種欣喜念頭只是一掠便過,立時又憂上心來,他暗暗道:“苦也!如今我落在這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地方,如何才能脫得了身?若自己一直待在松冠上脫身不得,單單是饑餓一事,亦會讓自己死于此處??!”越想越心亂如麻,正悲嘆不已,卻聽呼的一聲,山崖間狂風(fēng)勁起,一股腥臭怪異充滿殺氣的氣息隨風(fēng)而至,充斥在山崖間。
說來奇怪,這怪異的山風(fēng)來得快,去得也快,短暫之后,山間霧氣便開始氤氳不絕,適才松搖葉動的險情瞬間恢復(fù)了平靜,原本抖動不安的崖壁也莫名安靜下來。
一切從煉獄驟然到了仙境,膽顫心驚在瞬間無影無蹤。
人,生來到這世間,總會遇到不如意之事,正所謂是,人生不如意總十之八九。生來只有一次,死也只有一次,生死之事,已不能簡單地用不如意、不順心幾個字代表。不過,人一生中,除了生與死、順心與不如意外,還有奇跡??墒裁从质瞧孥E呢?奇跡便是生死之間,意想不到。當(dāng)死時未死,最落魄之時突遇轉(zhuǎn)機,這便是奇跡。奇跡很神奇,也很虛無,能想到,不一定能得到。而且,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總存在奇跡,但在生死關(guān)頭,總期冀奇跡發(fā)生。奇跡,只一次便足矣。
李玄平息心情,暗自奇怪這風(fēng)來的怪異,抬眼四處打量,見此地距離崖頂不知有幾十丈遠,而若到崖底,那就更遠了。倘若山間再次驟起狂風(fēng),自己一個把持不住,必會墜落。他小心翼翼將身體反轉(zhuǎn)過來,雙腳蹬緊樹干,死死地摟緊松冠,不敢有任何動作,任憑身心隨風(fēng)浮動。但只過了一會,便覺得胸口煩惡,幾欲嘔吐,暗道:“這樣上下浮動,生死不己,終究不是辦法......”思前想后卻又無計可施,眼見日漸西斜,憂愁之心更甚。又不知過了多久,他腹中開始咕咕作響。
想來自昨晚黃昏被段嘯天下了軟筋散的迷藥后,至今再也沒有食過任何東西,這時候餓起來當(dāng)真痛苦不堪。但山崖豈會有東西可以果腹?想著或許就此眼睜睜的目睹自己殞命此地,不由悲從中來,再也抑制不住壓抑的情緒,仰天淚水長流。
淚水很咸,咸中帶著苦澀。
要知他性格原本豁達不羈,不致如此脆弱,縱使先前段嘯天以刀相脅、諸葛東方狠辣偷襲、林東圖威逼利誘都不曾讓他有半分悲傷或退縮,但如今情勢確是到了進退維谷之境地,置身在上不得、下不去、離不了、落不下的情勢中,又有誰能抑制住自己!困境中放聲大哭,雖不能解決窘境,卻可讓悲憤之心得以宣泄慰藉。
一番痛哭作罷,李玄心情好了許多,收起悲傷心情,深納緩?fù)乱环?,頭腦漸漸清晰起來。他忍不住再次打量目下身處之境,見雙松樹干斜斜向上生長,樹冠像個向天的羅鍋,無言無語仰望著歲月,而與虬松糾纏在一起的闊葉藤蘿,盡管不茂盛,但凌亂叢生的根莖卻遮住了大半個裂隙。裂隙有多深?透過枝蔓,李玄依稀看出裂隙高約十幾尺,寬處可容身進去。似乎有風(fēng)從裂隙中吹出,藤蘿闊葉不住擺動著搖曳著。李玄見此,突然想到早先與段嘯天跌入地穴的情景,心下暗喜道:“有風(fēng)吹出的裂隙難道會通往別處嗎......管不了那么多了......裂隙雖是狹窄,但若能進去,倒可容身避風(fēng),總之比懸在半空好多了?!闭剂块g,隱約發(fā)現(xiàn)叢生的藤條闊葉間似乎藏有幾枚紅色的野果。瞬間這一發(fā)現(xiàn),已讓他興奮起來。
沒有比饑餓時看到食物更讓人興奮地事情。
心情慌亂,總會令情勢復(fù)雜,而頭腦冷靜,卻可得到收獲意外。李玄緩緩起身,順著搖擺不定的松干慢慢爬到崖壁處,小心翼翼地站起來向上探了探身,見可以扯住藤蘿,便慢慢爬上去將身子探進裂隙??墒橇严短幍奶偬}與松根糾纏太甚,李玄正想拔劍斬斷松根藤枝,這才發(fā)現(xiàn)段嘯天墜崖前交給自己的竹管仍握在手中。
看到竹管,李玄不知是喜是憂,心道:“若非與段嘯天在客來喜巧遇,自己哪能落到如此境地?福也,禍也......”他揣好竹管,用長劍撥開闊葉藤蘿,心下不禁一陣狂喜,原來在闊葉藤蘿中確有數(shù)十枚紅油油的果子。這些果子晶瑩透亮,每兩枚生在一起,形如嬰兒攥緊的拳頭,看上去果皮很薄,鮮艷欲滴,未至近前,竟隱隱有清奇無比的香息傳來。饑不擇食。李玄想也沒想,便將半個身子附依在巖壁裂隙,撥開闊葉,摘下一枚紅果,大嚼起來。紅果入口,竟然甘潤多汁,冰涼脆甜,是自己從未食過的甘味。他一口氣吃罷四五枚果子,力氣已恢復(fù)許多。
進了巖壁裂隙,眼前立時暗了許多。李玄閉目片刻,調(diào)勻呼吸,再次睜開雙眼,已能看清裂隙中的情勢。這裂隙入口很窄,雖然僅容一人通過,卻很深,等他摸索著向前走了三十余步,情勢才豁然開朗起來??粗矍暗木跋?,李玄幾乎不能相信眼前出現(xiàn)的一切,原來裂隙盡頭竟是一處高約兩丈,寬約七八丈的原始洞穴。
原始洞穴不知何年何月形成,加之入口裂隙狹窄,因此光線到了這里已變的若有若無。
李玄努力張大眼睛,細觀洞內(nèi)情勢,隱約覺得洞內(nèi)似有人居的布局陳設(shè)。他呆呆的佇立半晌,又回到裂隙入口,折了幾節(jié)松枝干藤回到洞內(nèi)。松枝點燃,洞內(nèi)立時亮堂起來,暖暖的光影閃耀在洞內(nèi)石壁上,讓人恍如隔世。洞內(nèi)確是有人住過。
一張石床,一個軟草編制的朽爛的蒲團,一個擺著十幾本線裝書卻蒙著厚厚塵埃的簡易書架,一把木椅,一個木盆,一個石窩窩做成的,只有拳頭大小的香爐,粗糙的石桌上一把簡單的牛角梳子,一柄佛塵......盡管洞內(nèi)四處都覆蓋了厚厚積塵,讓人分辨不出這里荒蕪了多少年頭,但從這些物什卻能看出,昔日居洞之人一定是個女子。李玄愈看愈訝疑叢生,這孤絕于世的洞內(nèi)為何會出現(xiàn)生存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