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姑娘,可要來算一卦?”
云暖瞧著這老道的做派,有些惱他:“小姐,這人一瞧便知是街頭巷尾坑蒙拐騙的,這里人來人往,咱們不好過去?!?p> 元茗本也不打算過去,卻也沒有立刻離開。
在那老道士支起的算命攤子對面,有另一棵合抱之木,樹根凸起,依著自身形狀被人磨成木凳,頗有意趣。元茗坐到那木樁子上,面色平靜,絲毫不在意殿前人來人往。
那老道士見她不過來,只是坐著,微微一笑,也不再開口。只是閉目閉口,不再招攬生意,也不再看過往香客一眼。
小和尚見他這般姿態(tài),覺得這道士是要在這兒坐上一整日的架勢,便也急了:“這位道長,您,您要做生意,也,也不能在我們寺門口做啊,您這,這不是砸場子嘛。”
山羊胡子老道士沒睜眼睛,說道:“非也非也,貧道并非是來做生意,也不是來砸什么場子。”
小和尚很著急,但也溫和的問道:“敢問道長所來為何?”
“貧道是要來尋人?!?p> “尋人為何要來落英寺?”
“機(jī)緣所定,貧道要與那人在此相見。”
“敢問道長所尋何人?”
“貧道尋一位有緣人?!?p> 小和尚快哭了,什么有緣人,若是他想走,滿山香客都是有緣人,若是他不想走,坐到太陽落山都遇不著這人。
“道長尋這位有緣人作甚?!?p> 山羊胡子睜開眼睛,盯著元茗的方向,眼中精光閃爍,笑了一笑。
“貧道要為她算一卦?!?p> ……
……
“王爺,您是騎馬還是坐轎?”
一行人站在落英山腳下,為首的是一位紫袍男子,頭戴紫金冠,腰懸白玉佩,行動間袖口衣擺暗紋流轉(zhuǎn),端的是矜貴氣派。
這紫袍公子哥兒生的一雙桃花眼,長眉入鬢,唇角微微上挑,笑眉笑眼,唇兒翹翹,眼兒也彎彎,很是風(fēng)流好看。
“把絕塵牽來?!?p> ……
……
“小姐,那道士怎么不動作了?”
云暖瞧了半晌,看那老道士背靠大樹,閉眼端坐,紋絲不動,疑心他是要做個(gè)高人的模樣引人光顧他的生意。
就這一個(gè)念頭的時(shí)間,元茗忽然站起來,朝那道士走去。
云暖趕緊跟上:“小姐……”
元茗走到近前,老道士便睜開了眼睛。
元茗不知是哪里來的興致,擺弄起攤子上的龜甲來。
老道士不出聲也不阻止,只是目光平靜的看著。
“道長要為誰算卦?”元茗忽然出聲問道。
老道士聞言笑瞇瞇答道“一位有緣人?!?p> “如何算是有緣人?”
“相逢即是有緣?!?p> 元茗輕嗤:“那您的有緣人可多得很?!?p> 老道士笑道:“非也。這緣分也是互相的,有時(shí)我覺得與誰有緣,想為他算卦,那人卻未必愿意。這便算不得是有緣?!?p> “您的緣分,是看誰能上當(dāng)受騙啊?!?p> 老道士笑道:“如此說來也并無不妥。姑娘,可愿讓貧道為你算一卦?”
元茗神色并不熱絡(luò),卻問道:“怎么算?”
“搖簽吧?!?p> ……
……
“咦?王爺,那是洛二小姐?!?p> 顧羨年早已瞧見了。
不遠(yuǎn)處的大榕樹下,算命攤子后邊,元茗正與一個(gè)老道士對坐著。
“天上樓閣享安怡,俗世人間盡奔波。身歸四海逍遙處,或以青燈照古佛?!?p> 老道士輕笑:“姑娘,你這一支,可不是好簽?!?p> 元茗神色平淡,并不在意:“簽本無好壞,只看簽文是否合人心意?!?p> “看來姑娘并不信貧道的簽?!?p> “道長,請解簽。”
老道士一笑,說道:“這簽文寓意撲朔迷離,但以姑娘的才氣,想必已知一二了。這簽文中的兩種命格,全憑姑娘選擇,一念之間,便是另一種際遇。姑娘是善于抉擇的人,但有些選擇,需得遵從心意?!?p> “世事豈能皆如人意?”
“世事難料,但心意可定。姑娘只需記得,凡事憑心而動。”
“一人心意,無足輕重,又能改變什么?”
“姑娘是聰明人,不消老道多言,自是能夠懂得的?!?p> 元茗淡淡笑道:“道長真是看得起我。須知世事難料,人心難測,人的心意若能輕易明白,又何來那么多人上下求索”
老道士看著她,似乎真想讓元茗相信他的說辭,便道:“姑娘,你……你命中有一位貴人,遇到這位貴人之后,許多事都將不同以往?!?p> 元茗真的被他的話逗笑了:“哦?怎樣的貴人?”
老道士也隨之笑道:“一位與你命格糾纏,又相親相棄的貴人?!?p> “相親相棄?”
老道士摸著山羊胡子,笑的淡然,真有些世外高人的模樣:“俗世沉浮,人生際遇起伏不定,今日之果,也許是昨日之因,一切都是各人的抉擇。姑娘,你前半生做的選擇,與后半生所做的,意義應(yīng)是不同的?!?p> “道長,你怎么說起佛家因果來了?”
老道士笑道:“貧道曾是佛家子,后來入道門。”
“既是如此,你還敢在佛寺之前,擺道門把戲。”
元茗說話著實(shí)不客氣,老道士也不在意,哈哈笑道:“神明不管人間事,功過只在人心?!?p> 元茗真心實(shí)意的認(rèn)同了這句話。
“姑娘,這一卦算完了,貧道要下山去了?!?p> 元茗站起來,同他行了一禮,老道士淡淡笑道:“姑娘,人生在世,逐利,是為了讓肉體滿足,順?biāo)煨囊?,是為了讓心有可棲之地?!?p> “言盡于此,告辭?!?p> 老道士肩上掛著布搭子,手里拿著幡,悠悠然然下山去了。
他拒絕了卦資,把那只寓意算不得好的簽留給了元茗。元茗捏著那支短短的竹簽,把它收進(jìn)了荷包里。
瞧了一會兒老道士晃悠著下山的背影,元茗便要轉(zhuǎn)身離去,忽而看到了什么,又回轉(zhuǎn)了身子,瞇著眼看去。
白馬上一個(gè)紫衣青年,只能看清一個(gè)模模糊糊的輪廓,他似乎正望著這邊。
那人握著韁繩,側(cè)身揚(yáng)首,元茗忽而便認(rèn)出了他,見那人似乎要驅(qū)馬前來,便趕緊轉(zhuǎn)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