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奇異魔獸捕捉日志

第十六章:經(jīng)典條件反射

奇異魔獸捕捉日志 渾水里的泥鰍 2125 2016-12-23 16:09:36

  對后世影響廣泛的的經(jīng)典條件反射,它的出現(xiàn),伴隨著一串令無數(shù)愛狗人士痛苦哀嚎的現(xiàn)實。

  如果你對科學史有些了解的話,那就會知道著名的“愛貓人士”薛定諤,最多只有殺貓的動機。而與狗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巴普洛夫同志,卻是真真正正的虐狗狂魔。

  巴大爺最出名的經(jīng)典條件反射理論,其實是他的偶然所得。

  他家里那一尊諾貝爾獎,是表彰他對于消化生理學的研究,尤其是對唾液腺、胃腺、腸腺等的研究。這一連串研究中,有一個很出名的假飼實驗。而它的實驗方法,恐怕令許多愛護小動物的人難以接受。

  在實驗開始后,巴普洛夫同志對要實驗的狗狗動了手術(shù)。

  先對食道動一刀,接上一根管子。

  再對胃子動一刀,再接上一根管子。

  等它們縫合完畢后,把狗狗餓得饑腸轆轆之后,巴大爺端盤肉給狗狗吃。

  結(jié)果,可想而知。

  因為這條狗的食道都切開了,肉順著那根管子流出來……

  離奇的是,當狗狗徒勞無功的吃了幾分鐘后,它胃上接著的那根管子流下了大量的胃液。

  之后,巴大爺切斷了這條狗的迷走神經(jīng)。

  雖然之后的實驗里,狗狗還在大口吃肉,但卻不再分泌胃液了。

  這個大名鼎鼎的“假飼”實驗,證明了當食物未進入胃中,胃子依然會因為迷走神經(jīng)的控制,分泌胃液。

  經(jīng)典條件反射,則是他在唾液腺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

  巴大爺?shù)难芯糠椒?,依然是頗具匠心的同時,充滿了簡單粗暴的風格,其中包括但不僅包括對實驗用狗的鰓幫子動上一刀,然后接上一根管子……

  可別以為這“插管動刀子”是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的事。據(jù)小道消息稱,它也是很大的開創(chuàng)意義。這種對健康的活體動物做慢性實驗的方式,可以長期觀測動物的生理過程。和當時流行的對麻醉后動物活體解剖相比,明顯進步許多。雖然對于許多實驗動物來說,它可以說是萬惡之源。

  結(jié)果,巴大爺就在“花樣虐狗”的研究中有了特別的發(fā)現(xiàn)——有時不喂食,狗依然會流唾液。

  如果是一般人,估計會得過且過,但巴大爺可是科學家,立刻重視了這一個意外。然后,開啟了經(jīng)典條件反射的研究。

  他在每次喂食前,都會給實驗的狗狗一些信號(市面對此流傳了許多版本,有人說是燈光,有人說是搖鈴,不過這不重要)。然后,當狗狗適應了這一現(xiàn)象后。他不喂食,光是給出信號,看狗的反應會怎么樣。

  結(jié)果,看到這個信號,狗狗也會自動分泌唾液。

  伴隨實驗的繼續(xù),唾液的分泌量會增加,狗對信號的反應時間會縮短。

  在反復多次研究后,經(jīng)典條件反射理論因運而生了。

  經(jīng)典條件反射涉及兩個概念。一個是無條件刺激(US),一個是有條件刺激(CS)。

  以狗的唾液實驗為例子,這里的無條件刺激(US)自然就是食物。狗狗在吃東西,分泌唾液,這是自然而然的生理現(xiàn)象,烙印在自己基因里。食物這一種刺激,對于狗分泌唾液,自然是無條件的。所以稱之為無條件刺激。

  第二種有條件刺激(CS),就是燈光、鈴聲這些信號。正常情況下,狗狗可不會對這些不能吃的玩意分泌唾液。為了讓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起到效果,必須要動用一些手段。所以,它才是叫有條件刺激。

  這兩種刺激,要想產(chǎn)生聯(lián)系,發(fā)生一次經(jīng)典條件反射,必須要有一些要求。

  那就是有條件刺激(燈光、鈴聲),必須要先給狗狗,然后利用無條件刺激(食物),使它們之間產(chǎn)生些許聯(lián)系。如果順序相反,那就毫無意義了。之間還存在最佳反應時間,實驗表明大約是0.5秒左右。

  經(jīng)典條件反射存在消退過程,如果長期只要信號(燈光、鈴聲),卻不給食物,狗狗也會逐漸失去反射能力。

  之后還會發(fā)生泛化和分化。

  條件反射的泛化是指,對類似于有條件刺激的相關(guān)刺激,也會發(fā)生反應。

  比如訓練狗的時候,使用的是鈴聲。然而當狗建立經(jīng)典條件反射之后,它可能不僅對這種鈴聲發(fā)生反應,對于和鈴聲相似的聲音、響動,也在起反應。

  有一句老話,對此有著形象的解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里說的就是條件反射的泛化。

  在蛇和苦痛建立條件反射之后,人不僅害怕蛇,連對和蛇相似的井繩都瑟瑟發(fā)抖。

  至于條件反射的分化,則與泛化相反。

  還拿上邊這個例子來講,當人因為受到的苦痛害怕蛇之后,突然對井繩也十分小心,這就是泛化。但當他突然覺悟過來,察覺自己害怕一根繩子什么的,實在太傻了。畢竟,繩子和蛇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不可能跳起來咬自己一下。漸漸的,對繩子的畏懼心理消失了,但他依然害怕蛇,這就是條件反射的分化。

  巴大爺?shù)倪@一套理論,價值不可估量。

  除了生物學的貢獻外,對于心理學幾乎可說是開天辟地。這一學科,一個極其重要的學派——行為主義學派就奉他為祖師。

  甚至可以這么講,巴大爺靠這套理論ntr了弗洛伊德同志在心理學的地位。

  如果你對現(xiàn)在的心理學有一定了解的話,就會知道弗洛伊德這一位最是鼎鼎有名的心理學家,已經(jīng)由先驅(qū)變?yōu)橄攘伊恕?p>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他那一大套理論,基本全被否定了,只留下了一兩個還在發(fā)揮余熱。哪怕他自主開創(chuàng)的精神分析一派,也遠離了他的構(gòu)架。而即使精神分析學派,現(xiàn)在也快奄奄一息。

  現(xiàn)在的心理學家談到弗洛伊德,有一些甚至嗤之以鼻。在他們看來,這位壓根是一位神棍,因為他那一套不是科學,因為完全不具備可證偽性。(關(guān)于科學的定義,包括可證偽性這一些,后邊會具體介紹。)

  即使格外突出弗洛伊德的歷史地位,在談到心理學祖師爺這個問題時,巴大爺估計也壓他一頭。

  最詭異的是,巴大爺本身并不認為是自己是心理學家,他甚至厭惡被人稱自己是心理學家。

  即使,他本人是對心理學貢獻最大的數(shù)人之一。

  因為,作為科學家的巴大爺壓根看不起當時那套虛頭巴腦的心理學。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