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詢問,朱由楫對紅臉少年有了初步了解。
原來這少年和那個剛剛把大白鵝活活掐死、正哭的死去活來的小姑娘是兄妹,家中世代為獵戶。
這對兄妹的父親死于捕殺野豬,二人家中還有生病體弱的老娘,家中的唯一收入就是少年打獵所得。
聽聞冤大頭皇孫經過村莊,碰巧少年外出打獵未歸,娘親便讓小姑娘趕著大鵝來找皇孫……
少年打獵回家后,便來接妹妹。少年尋得小妹所在,遠遠望去,看見一幫人圍著小妹指指點點,其中一個死胖子還拿著弓箭準備“射殺”小妹,接著就發(fā)生了剛才的事。
……
紅臉少年情急之下射擊,雖說是出于自衛(wèi),但是畢竟傷到了一名穿著禽獸長袍的官員,按律法定是有罪,不過年輕的少年不卑不亢,鎮(zhèn)定的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年輕好勝的朱由楫榮譽心發(fā)作,叫來少年說道:
“你與本王比試射箭,若你贏了,便放你們兄妹回去,如何?”
那少年顯然沒有緩過神來,站在那無動于衷。
朱由楫以為條件不夠,便笑著說道:
“若是你贏了,本王的這把弓箭,外加一匹駿馬,就歸你了”。
“殿下,這刁民意圖謀害朝廷命官,其罪當誅!不對,應該是滿門抄斬!”
趴在擔架上,屁股還插著箭羽的御史楊維垣聲嘶力竭的喊道。
朱由楫給旁邊的王承恩一個眼色,王承恩心領神會,冷冷的說道:“咱家沒看錯的話,那箭好像是殿下射的,怎么楊御史要?”
楊維垣發(fā)現說錯了話,誰敢抄皇孫的家?這句口誤若是認真追究起來掉腦袋都是從輕發(fā)落,搞不好滿門抄斬的是自己!
機智果敢的御史立即閉嘴,口吐白沫假裝暈死過去……
周圍不知情的農戶還以為是中了毒箭……
御史被抬走后,那紅臉少年終于開口說道:“若是某輸了怎么辦?”
朱由楫笑道:
“若是你輸了,你家的大鵝還有你妹……嗯,你妹妹那只死鵝就歸本王!”
“好!”
紅臉少年說完,抬起手掌還要和朱由楫擊掌為誓,想起尊卑有別,又不知如何收場。
朱由楫上前和少年擊掌,接著就吩咐軍士準備靶場。
少年的妹妹聽說大鵝又要歸別人,急忙扔下懷中早已魂斷玉手的倒霉鵝,去“保護”其他驚魂未定的大白鵝……
那幾只大鵝雖然只是禽獸,但是識別危險的能力還是有的,看見“女魔頭”帶著眼淚沖過來,紛紛蒲扇著翅膀,嘎嘎直叫掙命的往家跑去……
……
片刻以后,幾個臨時搭建的靶子、數十只大鵝小笨雞組成了簡陋的靶場。
朱由楫身后跟著十幾個叫好的太監(jiān),紅臉少年身后是帶著大刀的劉招孫和其他軍士。
劉招孫兇神惡煞,一方面提防少年行刺;另一方面是威懾少年,好讓少年無法發(fā)揮實力……
后面的淳樸的軍士則是認為少年一定能贏,自愿跑到少年身后加油助威。
射箭比試開始,第一輪步弓十只箭,朱由楫射中九個紅心,另外一只擦點邊。
幾乎全中的成績獲得了身后太監(jiān)們的叫好聲,這叫好聲絕對是發(fā)自肺腑。
這些隨行的太監(jiān)中,不少人親眼見過呱呱墜地的朱由楫,有的給朱由楫換過尿布,有的抱著朱由楫掏過鳥窩。對這些無根之人來說,紫荊城里的皇子皇孫就是他們的親人和依靠。
太監(jiān)們叫好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大明中后期重文輕武,皇子皇孫從小受文人士大夫摧殘,很少練習武藝。
文官們也巴不得皇子皇孫變得“弱雞”一般,這樣便于控制!
太監(jiān)們早就傳言,自被黑出翔的明武宗之后,十幾歲的皇三孫朱由楫的騎射技藝最佳!
那邊的紅臉少年也已射完十箭,十環(huán)全中靶心正中!引得后面的軍士一陣叫好!
第一輪比試,朱由楫惜敗。
朱由楫不但未生氣,反而高興起來。
“如果在大明民間此等武藝高強的人士多一些,漢人也不會如同羔羊一般任人宰割!”
第二輪,比試騎射。
由于紅臉少年只有步弓,并且沒有戰(zhàn)馬,比騎射顯然不公平。
朱由楫便把自己從京師帶出來的幾只弓箭拿出,讓紅臉少年挑選。
這些弓箭都是良匠打造,就連上面的漆都是從全國各地精挑細選,各個價值不菲。這些良弓平日只能作為裝飾品暴殄天物——主要是有些皇孫開不動……
紅臉少年沒讓眾人失望,挑出一把最大的騎弓,只不過這騎弓中的“大家伙”依舊比步弓小一些。
大明朝滅元建國,許多使用的武器裝備源自宋、元,這弓箭也不例外。
大明制式弓箭是由突厥弓改進而來,無論蓄力、精準、射程都數上成,但是破甲性能不如螨清的獵弓,在甲胄橫行的年代,特別是近距離射擊,破甲性能強悍的清弓更加具有實戰(zhàn)意義。
由于螨清入關,明弓最終被清弓取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大明朝弓箭強度除了按傳統(tǒng)的“石”,還按照“力”劃分,一力大概相當于九斤四兩左右。
紅臉少年挑選的這把騎弓,短小精悍,為八力弓,大約相當于七十五斤。若按照步弓能力劃分,屬于“下力”,但在騎弓中,則屬于上力級別——比號稱天生神力的皇三孫使用的步弓還強……
騎弓挑選完畢,該挑選戰(zhàn)馬,紅衣少年挑選了半天,目光落在了身高一米九五、體重接近兩百斤的劉招孫和身后的戰(zhàn)馬身上……
第二輪騎射開始,朱由楫發(fā)揮出色,六箭中靶心,其余四箭均未脫靶,再次贏得太監(jiān)宮女們的喝彩。
紅臉少年依舊十箭全中靶心……
朱由楫兩局未勝,第三局射擊活物不用比試,便已經落敗。
這樣的結果,朱由楫意料之中,除卻年齡的因素,練習騎射的目的和動機導致了水平的不同。
朱由楫練習騎射,是為了“莫須有”的逃命和愛好,射累了可以休息,射偏了也沒人責怪,更不用載入史書。
載入史書的也有,比如,歷史上那個不要逼臉的“兔子終結者”糠稀康麻子,號稱一天射死了三百一十八只兔子……
紅臉少年則不同,一旦射偏,跑了獵物,家中娘親和妹妹就要忍饑挨餓。就算射中獵物,也要盡可能的從眼睛射入,否則皮毛就賣不上好價錢。
……
朱由楫愿賭服輸,讓紅臉少年挑選了一把十二力,約合一百二十斤的步弓,這也是大明制式裝備中最強的弓弩了,外加劉招孫的坐騎。
朱由楫見紅臉少年戀戀不舍,盯著剛才的騎弓咽口水,便開口道:“今日本王心情大好,就用騎弓換你自用的步弓吧!”
那少年滿臉興奮之色,立即拱手感謝。
……
夕陽無限好,只是烤鵝香……
在營地里數百只烤鵝濃濃的香味引誘下,嗜鵝肉如命的朱由楫早已口水飛濺,顧不得繼續(xù)詢問紅臉少年,在同樣肚子咕咕叫的侍衛(wèi)擁簇下翻身上馬。
火紅的殘陽下,只留下一地的靶子、鵝毛,還有一位撫摸良弓寶馬的紅臉少年。
朱由楫前腳剛剛離開,忽然想起忘問少年的姓名住址了,這種人才不去參軍報國著實可惜,便讓一名內侍騎馬返回,詢問少年信息。
當然,似鵝肉如命的皇三孫不會想到,這一問導致自己半年吃不到鵝肉……
一刻鐘之后,內侍返回,向正在馬上和陳文君聊天揩油的朱由楫匯報。
“殿下,那少年是通州人士,年方十六,名字叫閻應元!”
“撲通……”
“哎呦……”
“不好了,殿下墜馬了!”
四周的太監(jiān)、御醫(yī)、侍衛(wèi)亂成一鍋粥。
現場唯一鎮(zhèn)定的便是傍邊的太醫(yī)院院花陳文君,身處朱由楫旁邊的陳文君看了一眼朱由楫的傷勢,熟練的掏出治療斷臂的醫(yī)術,認真仔細的研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