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妖僧禍國

第135章 受教了……

妖僧禍國 貧道小沙彌 2242 2017-06-10 20:06:00

  公明?

  虛幻倒是無所謂,身為一個經(jīng)歷過兩世而為人的高僧活佛來說,取個表字什么,其實無所謂,既然沈巽給自己取個表字,顯然不會有什么惡意,再說了,叫公明什么的,也沒有什么。

  “多謝沈相公!”虛幻一拱手,而后側(cè)身轉(zhuǎn)向張彥正,輕聲的說道,“表字公明,不知道張相公可還有什么指教?”

  “虛幻啊,這制科考試乃是推薦制,所以,在殿試前有一道程序乃是閣選,你可清楚?”張彥正淡淡的一笑,緩緩的問道。

  “知道!”

  “那就好,老太師和沈相公的意思乃是與你有舊,所以把這閣選出題的任務(wù)交給了老夫。這個你可愿意?”

  虛幻輕輕的一笑,自己可愿意,難道說自己還有選擇的余地?

  “張相公,請出題!”

  “好,那老夫也不為難你,題目其實很簡單,就一點,剛才沈相公給你取了表字,字公明!”張彥正和藹的笑道?!昂米职?,問題便是,沈相公取字公明,何意?”

  這表字一般都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嘉許,至于這其中什么意思,或許可能只有取名的人才清楚,當然很多常見的表字或許能猜到,但像是公明這種,怕是不好說。

  虛幻知道的最出名的就是再過兩年在大周掀起大波瀾的一個人,便是字公明!而且詐稱當年太祖皇帝的子孫,宋川宋公明,至于說這人到底是不是太祖皇帝的子孫,這種事直到前世宋川被招安而后又戰(zhàn)死,大周皇族宋氏也沒有承認。

  但這個時候的沈巽是定然不知道會有一個叫宋公明的家伙讓大周記住這個表字!

  而且沈巽對自己也絕對不會這般的惡意。

  那么只能往前去找。

  距離大周最近的就是三國時代,那個時候倒是有兩位,徐晃徐公明和管輅管公明,只不過一個是武將,另一個神棍,這也絕對不是沈巽要給取這個表字的含義,那么這個表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這個時候,虛幻忽然想起來這沈巽乃是儒家的杰出領(lǐng)袖,是繼元佐黨爭蘇江夏炎,儒家之所以能站穩(wěn)腳跟,繼續(xù)推行文官政治,崇文抑武的政策的最杰出代表,那么,對于他來說,什么才最要?

  自然是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首推衍圣公!

  想到這里,虛幻忽然想起來一段野史,當年在大魏大魏皇帝曾經(jīng)對于衍圣公很是看不起,認為其甚無骨氣,立身鄉(xiāng)黨,隨波濁流,誰來誰是主,當年五胡為尊之時五胡為華夏,于是說出了一則野史,便是孔子曾有一個后代,孔子第15世孫,東漢公明,據(jù)說乃是孔光之子,雖然說,此人堅持“君行君道,臣行臣道,君臣不可失位,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史籍評價其為“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問,據(jù)經(jīng)法以心所安而對,不希指茍合”,最后卻是因主使巫蠱案、陷害廢后許氏而被流放。于流放途中畏罪自殺!

  這是何等的諷刺!

  不過,這公明之行多么類似于自己的師父問法禪師!

  最后晚節(jié)不保,一個最后不忠,一個最后不孝!

  但兩人所行之事,所做之事,何嘗不是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

  嘆了一口氣,虛幻知道,沈巽一定是想到自己的師父,用公明這個表字來提醒自己,但,這件事,他能在這個場合中說嗎?

  為師長尊者諱!

  “公明者,取自《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望著虛幻這么郎朗背誦《老子》,張彥正的臉色微微一變,現(xiàn)在可是道門為尊,以林京為國師,軍國大事一應(yīng)出自元妙先生之拜祭,這讓他們這些宰執(zhí)宰輔,親近大臣很是心中不忿,即便是他張彥正乃是宣和帝的心腹,可他張彥正首先是一個文官,文官之前乃是文人,天下圣門出一家,這種文官政治可沒有錯!

  “不用背了,真是沒想到,你竟然連老子都能誦讀,算你過了!”張彥正略帶諷刺的說道。

  虛幻微微一躬腰,對著張彥正拱手為禮的說道,“知己知彼,以防坐井觀天!多謝張相公!”

  張彥正只是平常的笑了笑,轉(zhuǎn)頭對著蔡清和沈巽問道,“兩位相公覺得如何?”

  蔡清點了點頭,沒有說什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虛幻跟宣和帝的關(guān)系,中間加著一個問法禪師,所以宣和帝對于虛幻還是有那么一絲的愧疚,不然不會上來就給了一個詹事府的左中允,這種清貴閑職,一般都是二三品的大員兼且為之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才不會去找不痛快!

  沈巽卻是到?jīng)]有這個想法,只是他真的覺得不滿意。對著虛幻,淡淡的說道,“我沈巽乃圣人門下,取字亦為顯學(xué)之言,試用圣人之言以解之?!?p>  這里的圣人乃是孔圣人,而非是道德圣人老子!

  虛幻抬起頭看了看沈巽,緩緩的說道,“語出《荀子.不茍第三》:公生明,偏生闡,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夸誕生盛!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吏不畏嚴,而畏廉;民不服能,而服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沈巽點了點頭,這才算是通過。

  荀子乃是荀況,趙國人,雖然說在后世的儒家之中,此人名聲不顯,主要是因為他出了李斯和韓非子兩位法家弟子,但卻是地地道道的儒家中人。史籍記載荀卿之學(xué),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諸經(jīng)。甚至后世的董仲舒對于儒家的改造,也多出自此人思想。

  這般解釋“公明”二字到也算是可以。

  從這里,沈巽也看得出,虛幻這人乃是儒道佛三家俱通,雖然不知道水平具體如何,但是只要想想問法禪師乃是佛門出身,長與兵事,受教于大儒趙闊,這也就釋然了。

  看到沈巽滿意的點了點頭,虛幻一抱拳,對著三位大周的宰相施禮,然后直起腰來,直直的看著沈巽,淡淡的說道,“世間顯學(xué)唯道與儒,世間圣人亦非獨孔!治國之道,天下為公,正大公明!”

  “受教了……”

  ……

  又一天的章節(jié)更新啦,沙彌已經(jīng)很勤奮的碼字了。求收藏推薦,求大家的書評,讓沙彌看到大家在看。不然貧僧都沒心念經(jīng)了啊,各位施主,化點美女,呃,化點點擊收藏推薦……

  另外公布一下讀者群,沙彌之廟群號431569707,以便大家水群聊天催更,以及,以及搶紅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