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楚國,公孫術(shù)這個老頭無疑有著極大的不滿,楚王因為公孫術(shù)的言語而惡于公孫術(shù),若不是有些好友向他報信,公孫術(shù)連夜逃奔楚國,只怕在楚國的下場絕對不是美好的。
這個時代雖然君王不會隨意的殺那些名滿天下的大家,但是當你真正觸怒了那些君王時,人家管你是誰?君主的威嚴不容褻瀆,當君主不顧世人評論,舉起屠刀之時,什么大賢不過是浮云罷了。
“楚漢誰強誰弱還真未可知,漢雖能滅燕,但以此就能肯定漢必勝楚?楚漢近幾年大小戰(zhàn)數(shù)十,也未曾見過楚國弱過。況且強弱并非能主宰天下時局,強國如齊國又何曾能滅秦晉?依老夫言,贊同名家孟碣所言,天下諸國最后所剩者,寥寥幾家而已,中原諸國除秦晉齊楚漢五國外,其余的小國都有旦夕國滅之險!”
法家的大賢一言,頓時令眾位夫子大為驚訝,名家孟碣只不過說天下時局最后會變?yōu)閹讎鵂幇远?。但他一開口,就肯定的預料中原最后只會存五大國,其余的小國都將被滅亡,在時局還不太明朗的局面,各個小國如今還是挺太平的,法家大賢的這番話自然也有些過于自信了。
“哼!法家真視小國如花草一般,想滅就滅?中原除秦晉齊漢楚外,還有以船舟揚名的臨海之濱鄭國,曾經(jīng)以王道而霸天下的宋國,以周亡后便立國的衛(wèi)國,這些國家難不CD是想滅就能滅的?”
兵家俞汾哼哼一笑,身為兵家中的姣姣人物,俞汾自然有著自己的思想,那便是天下諸國無論強弱,用兵正確者則能王天下,用兵不善者,哪怕是強國也不能滅區(qū)區(qū)百里之地的小國。而且俞汾以兵家弟子,擅長以兵勢扭轉(zhuǎn)局勢的思想而獲得不少兵家弟子的贊同。
“彩!”
高臺之下的兵家弟子聽到俞汾的一句話,終于忍不住喝彩起來,以高呼聲來支持他們所尊崇的兵家大師。
“兵家俞汾所言甚是!小國雖小,可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滅的!我宋國雖區(qū)區(qū)數(shù)百里之地,可也有數(shù)十萬子民,數(shù)萬精兵!各個男兒也是熱血方勇,想滅我宋國,就怕如齊國也得付出慘重的代價吧!”
“哈哈,豈止如此,若是齊國敢滅我衛(wèi)國,只怕我衛(wèi)國滅國之日,也是他齊國亡國之時?!?p> 不光俞汾的一群兵家弟子們,就是兩邊走廊的商賈士子也是議論紛紛,其中不乏有來自鄭國衛(wèi)國宋國等小國的商賈。聽到幾位夫子所說的最后只有強國生存的道理時就已經(jīng)不滿了,如今俞汾的一句話正好給了他們反駁的理由,誰不愿替自己的國家多多說上幾句?
眾人的議論聲齊王自然不能聽到,可是他們的呼喊聲以及臉上的表情卻是讓齊王明白了小國對于強國的一絲不屑,齊王將目光轉(zhuǎn)向大將軍田旸。說實話,對于兵家俞汾的話他心里面很不贊同的,如果說齊國此時吞不下秦晉等國他齊王還認為有點兒道理,可是若說他呂烈滅不掉諸如宋國鄭國這些小國他可不就不喜了。他的心思可是還想著有生之年一統(tǒng)天下呢,若是連一些小國都滅不了,哪里能滅秦晉等大國。
齊王呂烈的目光看向大將軍田旸,田旸給了齊王呂烈一個眼神,似乎在說俞汾所說之話全是妄言!身為齊國的大將軍,田旸對于齊國的國力已經(jīng)十分了解了,對于他的同派子弟俞汾的話語,田旸不由得露出一絲不屑的眼神出來。果然俞汾只能是紙上談兵之輩,若叫他指揮軍隊打戰(zhàn),只怕也得全軍覆沒了吧。
什么叫做無法滅掉小國?這些小國在田旸眼里不過砧板上的魚肉而已,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這些小國所起到的作用不過是在兩大國之間作為緩沖帶罷了。
一但不想要這個緩沖帶了,滅他們不過旦夕之間,就如同漢國,不過荀月之間就已經(jīng)滅掉了不下于宋鄭等小國的燕國,一路奔襲簡直是無人能敵!若不是田旸他自己率齊國兵在易水和漢軍相持,只怕燕都就那么輕輕松松無半點阻礙就讓漢國破了。田旸的眼光從來未曾在這這些小國上,在他看來,滅小國算什么,能夠成為比肩孫武等一代名將么?只有滅掉一個真正的大國,才能讓他田旸身為天下人皆知曉的名將!
田旸的目光如火炬一般的盯著中場的各位夫子,心中的傲慢之心猛然升起,這諸位百家的夫子又能如何,不過是紙上談兵只輩待他田旸滅國揚名天下之時,只怕又是一番說法了吧。
“國力決定生存。宋國舉國上下有多少兵馬?數(shù)萬精兵而已,齊國若損失這數(shù)萬精兵,不過是有點兒心疼而已,但宋國若損失這數(shù)萬精兵,便將是滅國之災!同樣的理,各個小國和大國的底蘊根本無法想抗,被滅也不過理所當然。”
法家的那位大賢的話同樣讓其弟子喝聲彩,對于這個比其他的法家大才略微年老點兒的法家大賢,劉紀卻是有些興趣,這人的大局觀還是不錯的。
劉紀偷偷的轉(zhuǎn)過身去,想問問公孫術(shù)身后的封皋,可未等封皋回應,公孫術(shù)倒是在旁邊輕聲的解釋道,“這位就是法家的大賢申不莒,乃是法家中講究術(shù)治的一種流派,其言行在法家中頗受重視?!?p> “術(shù)治?”
劉紀默默的道了聲,法家三派,劉紀看好的更是法治,因為當年商鞅便是因法治助秦國崛起,繼而掃滅諸侯的,只是這個時代商鞅變法為成功,導致法家法治一派受到恥笑,在法家三派中法治更是受到其他兩派的打壓,已經(jīng)是愈發(fā)不如了。
“天下時局,一靠天機,二靠人為,但終究是天意難違,我等在此辯來辯去,豈不知還有人比我們更知曉天下大勢?”名家紅鼻子老頭孟碣看著兵法兩家斗起來后,哈哈大笑一聲,將眼睛看著論戰(zhàn)臺上靜靜坐著的一個紅袍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