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全民修煉在清朝

第一章 洞天福地

全民修煉在清朝 黃金知了 3230 2017-03-30 09:41:00

  這天早上,剛上高一的李仙走出家門,伸了個懶腰。

  “今天上午有數(shù)學和英語,還有一場化學實驗,得趕緊上課去。”李仙思索了一下,覺得自己還是趕緊去學校得好。

  在路上,李仙卻發(fā)現(xiàn)有什么東西在路邊的樹叢里,正在發(fā)出奇異的藍光。

  拿起來一看,卻是一個造型奇特的iPad。

  “最新的iPad,誰丟的?”李仙把它拿在手里,仔細觀看。

  就在這時候,iPad上的屏幕突然亮了起來,顯示一個對話框來:

  “你想實現(xiàn)生命的升華嗎?你想超脫現(xiàn)在的世界嗎?如果是的話,請點擊下面的按鈕?!?p>  這兩行字下面,則是碩大的寫著“是”字的按鈕。

  “做得真粗糙,還只有“是”按鈕,沒有“否”按鈕。主神,你現(xiàn)在也這么饑不可耐了嗎?”李仙不由得有些腹誹起來。

  自從無限流主神類小說走紅起來后,自己所在的城市也很快流行起來這類整蠱游戲。

  最簡單的就是給人電腦里安裝小軟件,等有人打開電腦,就會出現(xiàn)這種對話框,點擊后就會出現(xiàn)各種驚悚畫面。

  不過,在大早上用這種看起來價格不菲的高科技產(chǎn)品作弄人,倒是舍得投入成本。

  李仙本來想把手上的東西扔回原來的地上,但最后不知道怎么回事,鬼使神差地將手指移到“是”字按鈕上,點了下去。

  等到李仙點了下去,就發(fā)現(xiàn)手上的物體發(fā)出一團柔和的光,把他整個都包裹住,接著就從原地消失。

  “歡迎輪回者加入主神空間,參加新兵試煉任務。

  本次新兵試煉任務為生存任務,需要輪回者在52371位面潛伏下來,并擊殺其他主神空間的輪回者,直到主神空間聯(lián)系。

  請輪回者務必完成任務,任務失敗的懲罰將是終極抹殺,望輪回者戒之慎之?!?p>  李仙感覺自己被光芒包圍住,不斷在移動,耳邊則響起冷冰冰、不帶絲毫感情的機械聲音。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覺得包裹自己家的光球突然消失,抬頭一看,上邊是一片藍天白云,腳下是茫茫的的大海,自己正好從數(shù)十米高的半空中直直往下掉落。

  落到水里,咸咸的海水直往嘴里灌,李仙好不容易才用不熟練的狗刨式浮出水面。

  “主神,我x你祖宗。”被人莫名其妙扔進水里,李仙不由破口大罵了起來,把主神的十八代祖宗都罵了個遍---如果主神也有祖宗的話。

  在大海里,李仙那點狗刨式自然是不夠看的。

  就在他渾身脫力,開始在海里載浮載沉的時候,一艘小船駛到他身邊,更有一條木槳遞了過來,把他拉上船去。

  等到李仙拼命爬上去,無力躺下去的時候,眼前出現(xiàn)一張布滿皺紋的猥瑣面孔,一臉討好地向他說道:“上仙,貧道乃是雷州混元觀大羅道人,在此有禮了?!?p>  李仙與猥瑣面孔,不對,大羅老道一番攀談,才知道自己所在的是廣東雷州亞羅村以東的東海島附近海面,眼前的道人是雷州徐聞縣亞羅灣混元觀的觀主大羅道人,俗名陳謙。

  再問皇帝年號,現(xiàn)在正是大清道光帝十五年,也就是西元歷1835年。

  主神派遣輪回者去的什么樣稀奇古怪的位面都有,知道自己所在的是清朝位面,李仙心里倒是稍安了些,至少不是生化位面和僵尸位面什么的,活下來的幾率會大一些。

  跟陳謙老道繼續(xù)交談,才知道這陳謙看到李仙隨著一團藍光憑空出現(xiàn)在半空中,就驚為天人,以為是天上的神仙降臨到凡間,對他敬畏不已。

  李仙便順水推舟,說自己是仙界某位大仙的嫡子,因為遇到魔界高手突然襲擊,才被父親逆轉時空送到這個世界來,等戰(zhàn)爭平息后才會被接回天上去。

  只是因為仙凡有別,同時為了避免魔界追蹤,有意封印了一身修為,才會使得他現(xiàn)在身上一點法力也沒有,跟凡人沒什么兩樣。

  在經(jīng)過一番友好協(xié)商之后,李仙便和陳謙達成了一系列協(xié)議:即陳謙將對李仙的身份保守秘密,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保護;作為回報,李仙將在回到仙界的時候帶上陳謙。

  總之這是個互惠互利,皆大歡喜的協(xié)議。

  等兩個人一起回到混元觀,陳謙為了加重在李仙心中的分量,便吹噓起來,說自己自幼學武,在整個雷州也小有名氣。

  李仙便央求陳謙表演一下武功,陳謙便提起掌往外發(fā)力,掌風到處就把五六米外的小樹打得一陣搖晃,倒讓李仙給嚇了一跳。

  如果是在現(xiàn)代社會,單憑這一手就可以上央視春晚,成為數(shù)一數(shù)二的武學大宗師了,但以這個位面的情況而言,這點功夫還只是平常得很,很多名門正派的內(nèi)門弟子都不比他弱。

  聽了陳謙老道士的話,李仙便有些失神,他本來以為自己到了清朝末年,只要按部就班地種田、開礦、建軍、造反就能打天下了,沒想到還有武學的因素。

  如此說來,這個位面至少也是個低武位面,其武道的精彩之處至少會比自己所來的位面強很多。

  既然如此,學習一身武藝也是必然的事情。

  如果主神空間能提供血脈、功法和丹藥等方面的支持就好了,可惜自從他到了這個52371位面,主神空間就保持靜默,就像從沒出現(xiàn)過一樣,倒讓他有些百爪撓心,無處下嘴的感覺。

  “既然如此,我就一邊賺錢一邊學武,在這個世界立足先?!崩钕蛇@樣在心里對自己說道。

  這混元觀地處雷州徐聞縣亞羅港,在陳謙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經(jīng)營下,倒有不錯的根基。

  以土地而言,整個混元觀有三十畝地,平時都佃租出去,每年的地租收入供道觀花銷后還有點富裕。

  另外,這陳謙在當?shù)匾灿行┟麣?,平常給附近大戶主持法事等,一年也能收到五六十兩銀子的香火錢,以本時空的標準而言算是殷實之家了。

  知道陳謙有這些基礎,李仙心里倒是安穩(wěn)了不少,有這些再加上自己的經(jīng)營,應該不難掙個數(shù)千兩銀子。

  就這樣,李仙在混元觀里住了下來,往外自然說成是陳謙新收的徒弟,在道觀學習道法的。

  這廣東雷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哪里,但稍微說明一下,就會恍然大悟。

  從地圖上看,中國就像是一頭大公雞,其中海南島和大員島算是兩個雞爪,這雷州半島正處于海南島瓊州正北面,剛好是從大陸往南延伸下來的雞腿部分。

  至于這混元觀所在的亞羅灣,更是這雷州半島的最南端東側,面向東海,隸屬徐聞縣。

  這徐聞縣有三樣極為獨特的資源,必須要好好說一下。

  第一個資源是交通資源,不需要詳細解說,隨便看一眼地圖就會知道這里是非常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從廣州到越南再到南洋諸國時必須經(jīng)過的地方。

  第二個資源就是制糖業(yè)資源。徐聞縣非常適合種植甘蔗,是此時的清朝非常重要的砂糖生產(chǎn)地之一。

  雷州三縣中,徐聞縣年均輸出糖七八萬包到十幾萬包(每包二十公斤),三縣合起來就是年均五六十萬包,以這一時代清朝的生產(chǎn)力而言堪稱恐怖。

  第三個資源則有些生僻,知道的人更少,那就是徐聞還是清國唯一的捕鯨之鄉(xiāng),負責向皇宮進貢鯨魚油。

  此外,其他土特產(chǎn)也不少,比如徐聞產(chǎn)的良姜、虎骨酒、鯊魚群翅等也都是明清皇帝指定的貢品,名氣頗大。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李仙對下一步該怎么做,就有了些眉目。

  亞羅灣剛好是捕鯨的漁民最密集的地方。

  這一日,李仙到亞羅灣的漁村溜達,剛好看到漁民們拖著碩大的鯨魚尸體回來。

  跟村民打聽,原來捕捉的是一條母鯨,重達四萬五千斤,也就是二十多噸了。

  一問價格,鯨魚肉價格一斤三十文,油脂熬成油后賣一斤三十五文左右,跟豬肉和豬油的價格都差不多。

  這里米面一斤十文左右,這樣一算肉和米的價格比例差不多三比一。

  李仙繼續(xù)詢問,發(fā)現(xiàn)鯨魚的內(nèi)臟就便宜很多,一斤也就十文;至于鯨魚骨頭,則是沒人要的東西,大家隨便扔到海灘邊,哪家愿意拿走就拿走。

  以這時代的歐洲捕鯨而言,鯨魚骨頭也是榨取鯨油的重要來源,而這里卻沒人要,看來這可能是風俗習慣有關,也有可能是因為榨骨頭需要消耗更多柴薪,費錢費力而賺頭不多的緣故。

  再一打聽,鯨魚的皮也是很好的皮貨資源,村里就有皮匠專門處理鯨魚皮的,李仙便跟皮匠買了一堆處理鯨魚皮用的火堿。

  然后再跟漁民們商量,把鯨魚的胰臟全部買下,再跟人要了五六百斤鯨魚骨頭,一并拿回混元觀去。

  這鯨魚骨頭李仙統(tǒng)共只給出一錢銀子,也就是一百文的報酬,權當做腳錢,漁民們倒是高興不已,覺得占了好大的便宜。

  等回到混元觀,讓不明所以的陳謙幫忙給錢,李仙就一頭扎進廚房去了。

  李仙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用手頭上的東西制作出香皂來。

  李仙以前在農(nóng)村看過老人們用豬的胰臟制造出豬胰子皂來,既然豬胰子能用,那么同理用鯨魚的胰臟應該也能制造出肥皂來。

  首先是取點火堿,做成堿水。

  先是去除鯨魚胰臟上的油脂,挑去筋絡,再將胰臟剁碎,放在青石板上用棒槌搗成糊狀,然后放入特大的木盆里攪動。

  在攪動的同時,把事先做好的堿水倒進去,這樣木盆里面的東西就會變得越來越黏,變得稠密。

  等到攪不動時,把里面的東西扣出一塊,放在干燥處晾干,這鯨魚胰子皂算是做成了。

  用手一撮,就能產(chǎn)生好多泡沫,把手洗得很干凈。

  只是,這樣做出的肥皂看起來黑乎乎的不好看,聞起來一股異味之中夾雜著些香氣,比起純粹的豬胰子皂倒是好聞多了。

  李仙本來也沒想過第一次就做出香氣撲鼻的香皂來,只是想看看鯨魚的胰臟能不能用來做香皂的原料,此時一看可以,便精神大振。

  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想辦法使肥皂好看,再加入些香氣,就可以了。

  有關豬胰子皂的配方,自古以來就很多。

  比如孫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就有多款香皂的配方,就是將豬胰與白面、雞蛋清調(diào)在一起,曬干之后加上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麝香、丁香五種香料,一齊搗成細末,再與白豆屑混拌。

  宋朝楊士瀛所著的“仁齋直指”中也有詳細的香皂配方:“白芷、白附子、白僵蠶、白芨、豬牙皂角、白蒺藜、白斂、草烏、山楂、甘松、白丁香、大黃、稿本、鶴白、杏仁、豆粉各一兩,豬脂(去膜)三兩,輕粉、蜜陀僧、樟腦各半兩,孩兒茶三錢,肥皂(去里外皮筋并子,只要凈肉一茶盞)。先將凈肥皂肉搗爛,用雞清和,曬去氣息。

  將各藥為末,同肥皂、豬脂、雞清和為丸。”

  到了明清時期,又在香皂里添加檀香、排香草、廣陵香等香味濃烈的草料,使得香皂聞起來更香。

  跟陳謙一商議,陳謙對香皂的制作也很感興趣,愿意大力支持。

  于是,陳謙去買些記錄有香皂配方的書籍,再買些香料,兩個人就一起研究香皂的制作方法。

  絕大部分香皂的主要原料就是豬胰臟和豬油,這就用鯨魚的胰臟和鯨油代替就可以了。

  經(jīng)過多次實驗,兩個人決定選用抹香鯨等自帶香氣的鯨魚胰臟和鯨油,這樣做出來的香皂本身就會有濃烈的香氣;另外,鯨魚油的投放比例合適,就可以使得最后做出來的香皂更白一些,很大程度上改善外觀。

  至于其他香料和配料,本身對香皂的去污能力反而是有害的,只不過可以添加香氣而已,因此可以看情況加減。

  不過,李仙倒是提議增加一些天然染料,這樣能對香皂的顏色能有更多改觀。

  兩個人一起搗鼓了一個月,花了十多兩銀子,終于研究出外觀和香氣都不錯的香皂配方來。

  再制造出合適的模具來,把香皂壓入成型,一款正上方有蓮花狀浮雕印,聞起來清香撲鼻的香皂就面世了,至少比李仙以前看過的手工皂要好看和好聞多了。

  至于功能,不管是洗滌功能還是美容功效,也都是杠杠的。

  歸根結底,這還在于鯨魚胰臟和鯨油質(zhì)量遠超豬胰臟和豬油。

  如果是在現(xiàn)代社會,鯨油香皂是最頂級的奢侈品,豬胰子皂只是農(nóng)村里才有的低級產(chǎn)品,這并不是沒有理由的。

  “這東西能賣錢,而且能賣大錢。”看著做好的香皂,陳謙的眼神都變得狂熱起來。

  “光有好商品還不行,還要有相應的商業(yè)模式輔助?!崩钕烧f道。

  他們買的鯨魚胰臟可比豬的胰臟便宜多了,而且也比豬的胰臟更容易獲得;至于鯨魚油,本來不便宜,但是他們將鯨魚骨頭熬出油來,成本也比豬油低了很多。

  只是,成本低廉,不表示要走低端路線。

  一塊香皂的制作成本包括人工也不到一分銀子,也就是十文銅錢,但兩個人訂制精致的木盒裝上香皂,然后每塊香皂批發(fā)價定為五十文錢,零售價定為一百文。

  銷售的時候,首先就是走寺廟道觀路線,就是委托雷州三縣的各個寺廟和道觀代賣,等賣出去之后再分錢。

  這香皂配方雖然常見,但是通常只有最頂級的世家大族才會自己制作香皂家里用,在市面上賣得卻很少。

  等到這些道觀寺廟給上香的大戶人家推薦后,立即引起了轟動,引得有錢人家的內(nèi)眷們爭相購買,一時形成搶購熱潮。

  鯨油其實是一種天然的催情藥物,現(xiàn)代研究結果表明,就像骨頭對狗有致命吸引力一樣,鯨油也對人類有著強烈而獨特的吸引力,這使得它比其他所有種類的香料更受人歡迎。

  古代的王后和貴族夫人們經(jīng)常在晚上和丈夫一起吃飯的時候點燃用鯨油制作的蠟燭,吸引丈夫和自己上床,這也是“燭光晚宴”的真正由來。

  龍涎香成為所有香料中的王者,不是沒有原因的。

  總之,香皂的一炮走紅為亞羅觀帶來可觀的收入,陳謙和李仙兩個人很快就收入數(shù)百兩銀子。

  有了這些收入后,兩個人就建立香料作坊,雇傭工匠和掌柜,再將香皂的銷售渠道從雷州三縣一直延伸到廣州和澳門等地。

  之后,李仙又到澳門收集各種技術類書籍,完善香皂的配方,再購買純堿等原料和染料,以更低廉的成本生產(chǎn)質(zhì)量更好的香皂,這些也都是后話了。

  三年后,亞羅觀香皂作坊已經(jīng)是擁有二十多名工匠,三名掌柜,產(chǎn)品銷往清朝各地和南洋的知名作坊,為陳謙和李仙賺取數(shù)千兩銀子的純收益。

  只是,李仙在賺錢一道上做得很好,學武之事卻效果平平。

  陳謙倒是不藏私,給李仙傳了混元十二樁和五禽戲等基本功,但李仙學了之后效果卻不怎么樣,對付一兩個壯漢還可以,希望成為武林高手,或者至少陳謙那種水平的高手,那就是奢望了。

  這一日,陳謙到廣州運送香皂回來后,帶來一個不同尋常的消息。

  “我這次去廣州郊區(qū)的三元觀,發(fā)現(xiàn)三元觀發(fā)布三元試煉令,收納各派子弟到三元觀學武?!标愔t說道。

  “這三元觀三元試煉令是什么?”李仙不由一愣,問道。

  “三元觀向來是我廣東武學泰斗,其觀主玄正譽為廣東第一高手,還是位先天級武林高手。

  江湖上各大門派都敝帚自珍,絕不會輕易將自身絕學傳給外人。

  但這三元觀行事獨特,每五年就會發(fā)布三元令,凡是有志于學武之人都可以到三元觀,跟觀里的內(nèi)門子弟一起學武。

  在此期間,觀里的所有絕學都向所有人公布,還能向觀里的高手請教學武之道?!?p>  “還有這種事?這三元觀的做法倒是跟仙界的做法有些相似,夠開放的。

  那我去三元觀學武,會不會比現(xiàn)在強一些呢?”

  “到三元觀學武比在我們亞羅觀強很多,那是肯定的。

  學武之人本來五六歲開始就要學武,練筋骨,你學武比別人晚太多,正常來講此生是不可能成為高手的。

  也就三元觀高手眾多,資源無數(shù),可以讓你真正踏上武學之道?!?p>  “那敢情是好?!崩钕纱笙策^望,叫了起來,然后又有些明悟:“這應該是件好事情,但我看師父您顏色不豫,是不是有些礙難之處?”

  “這三元觀好是好,但去那里學習,也不是完全沒有代價的?!标愔t不由嘆了口氣:“去那里學武,不分尊卑貴賤遠近都可以,但是每個人也得交兩千兩銀子的學費。”

  “兩千兩銀子,他們怎么不去搶錢去?”李仙不由驚叫了起來。

  李仙到這個世界也有一段時間了,知道兩千兩銀子意味著什么,就以亞羅觀而言,雖然這三年賺了不少錢,但好多錢又投下去買地、買廠房、買機器,此時的現(xiàn)金也只有一千五六百兩左右。

  要湊齊兩千兩銀子,還得把外面的一些賬收回來才行。

  “三元觀機緣無數(shù),這兩千兩銀子倒也算公道。”陳謙搖搖頭,說道。

  “哦,那不知師父您是什么意思呢?”李仙小心翼翼地問道。

  雖然這三年跟陳謙也算親近,更是一起賺了數(shù)千兩銀子,但李仙也不認為對方會大方到扔出兩千兩銀子供自己學武。

  雖說在賺錢過程中李仙出了很大的力,但名目上李仙還只是陳謙的徒弟,如果是二百兩銀子,要花也就花了;但兩千兩銀子,沒有陳謙點頭,李仙還真拿不出來。

  只不過,陳謙的回答證明李仙對他的了解還是不夠。

  “這錢嘛,只是身外之物,要用來學習一身本事,也是值得的?!标愔t說道:“咱們緊一緊腰帶,這錢出了也就出了。只是事后我希望你幫我辦一件事情,也算是對我的回報了,你覺得如何?”

  “那太好了。師父這么多年對我恩重如山,不說一件,就是十件我也幫您辦了?!崩钕刹挥纱笙舱f道。

  三個月后,李仙和陳謙各自背著厚實的布包,一起到達廣州郊區(qū)三元里的三元觀。

  只見這三元觀廟宇占地頗大,而且精巧潔凈,此時正有數(shù)百名武林人士聚集到三元觀前。

  真正參加三元觀的武學試煉的弟子只有一百多人,但三元觀也允許這些弟子的長輩親人一同陪伴,只是不會教授武藝而已,因此這隊伍也足有五百多人。

  李仙在這里就是十足的生面孔,沒什么認識的人,倒是陳謙頻頻跟周圍的人打招呼,似乎跟很多人都熟悉。

  等到了時辰,一聲鐘響,一名面容清癯的老道士就出來說話。

  “貧道玄正,恭為此次武學盛會的引路者,還請各位武學同道給面子?!崩系朗亢芸蜌?,向眾人拱了拱手說道。

  李仙聽陳謙說過,這玄正號稱廣東第一高手,一身修為驚天動地,此時不免注意看去。

  這老道士內(nèi)力深厚,站在那里也不提高聲音,但在場的數(shù)百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就像那老道士正好在他們跟前說話一樣。

  在場諸人都是武林人士,知道這一手有多難得,都靜了下來。

  “我們?nèi)^的三元試煉,已經(jīng)舉行了數(shù)百年,在場的大部分同道應該都清楚里面的規(guī)矩。

  但為了避免有些新來的人不明白,我還是跟大家伙兒再說一次?!崩系朗空f了起來。

  “一會兒我領大家進入福地,這福地里機緣無數(shù),但也兇險萬分,所以必須守規(guī)矩。

  這規(guī)矩有三項:第一,所有人都必須跟著本觀道士走,不得隨意走動;第二,到福地之后不管有什么恩怨都必須放下,決不可私自打斗;第三,不得隨意招惹福地中的兇獸?!?p>  老道士說完話,環(huán)視眾人,似乎等著人提出意義。

  直到看見所有人乖乖站著,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后,他才滿意地轉過身,領大家進道觀。

  到了道觀里的空地,老道士示意大家停下,然后把手伸向虛空,似乎向某個神秘存在禱告。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李仙都有些不耐煩的時候,老道士身前的空地上就有藍色的光幕逐漸形成,等光芒斂去,就在空地上憑空生成一道三長高三丈寬的石門來。

  李仙聽陳謙介紹過,但此時已然感到震撼,越發(fā)覺得自己來到的這個位面不簡單。

  玄正老道抬腳就走進石門,所有武林人士,包括參加試煉的弟子和陪同而來的武林人士都一起排隊進入石門里,到?jīng)]有出現(xiàn)有人槍行或亂插隊的情況。

  等跨過石門,順著一個藍色的同道前行一段距離,最后又從一個石門走出,出現(xiàn)在李仙面前的景色讓他感覺震撼不已。

  只見周圍都是上百米甚至數(shù)百米高的大樹,在樹葉間飛過的蜻蜓和蝴蝶等昆蟲顏色妖艷而體型龐大,隨便一個翅膀伸開都有十幾米寬。

  李仙仔細觀察,這些樹木應該是以蕨菜類為主。

  前面走來幾十頭怪獸,身高足有十幾米,脖子細長,頭部像蛇,軀體像馬一樣橫向延伸,四肢粗壯而有力。

  “這是長頸龍啊?!崩钕捎X得荒謬無比。

  眼前的怪物,不就是侏羅紀公園里的長頸龍嗎,也算是霸王龍之外最有名的恐龍了。

  有了這份明悟,李仙立刻明白過來,周圍這一片看似不像現(xiàn)實的景色,活脫脫不就是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景色嗎。

  當然,和電影不一樣的地方也很多,遠處高空中飄浮著島嶼,不時有翅膀巨長無比的大鳥從浮空島嶼跳下,然后展開翅膀優(yōu)美地劃過大地。

  更為奇特的是,這里天空中竟有三四個太陽,交相輝映,倒比外面的世界熱了很多,也亮了很多。

  “不就是跨過一道石門嗎,怎么就到了侏羅紀時代了。”李仙覺得眼前一切完全顛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陳謙以前介紹過,所謂三元試煉會帶學武的弟子們到達另一個世界,也就是道家俗稱的洞天福地,里面的情景會跟這邊世界很不一樣,只是李仙也沒預料到會不同到這種程度。

  此時也沒什么可說的,只能是咬著牙強裝鎮(zhèn)定。

  一同進來的那些武學人士,有以前就進入過這種秘境的,此時也能保持鎮(zhèn)定,但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進入福地的,此時不少人已經(jīng)驚恐地叫了起來。

  玄正老道帶著三元觀的道士們一陣安撫,才讓他們逐漸安靜下來。

  等那些長頸龍走近,才發(fā)現(xiàn)它們軀體上有人造的柵欄木椅之類的,這些長頸龍居然是被人馴養(yǎng)的馱獸,上面都有道士服飾的人在駕馭。

  玄正老道就示意大家順著長頸龍背上遞下來的繩梯爬上去,在場的畢竟都是武林中人,膽子比一般人大很多,大部分拖著顫抖的雙腿還是爬上去了。

  最后剩下幾個年輕人害怕不敢上去,還叫著要退錢,被不耐煩的玄正湊過去一一打暈,再讓上面的人用繩子捆了,拉上去。

  “這景色很讓人震撼,是吧?”陳謙老道坐到李仙旁邊,嘿嘿笑了起來。

  “很奇特的地方?!崩钕牲c頭說道,竭力不讓牙齒打顫起來。

  這陳謙也不厚道,只說福地內(nèi)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卻不說會奇特到如此程度,擺明是想看李仙的笑話,想看他到了此地之后還能不能保持鎮(zhèn)定。

  長頸龍身高腿長,看似走得緩慢,但一小時也能跑四五十公里,背上馱著的人對它們幾乎沒什么影響,優(yōu)哉游哉地就往前疾行。

  這福地雖帶個福字,但叫做險地或絕地更準確一些,雖然大家坐在長頸龍身上,避免了很多麻煩,但依然有些猛獸意圖逼近,此時就需要玄正等高手出手驅(qū)趕了。

  一路上李仙看到玄正出手三次:

  一次是數(shù)十頭電影里看過的迅猛龍試圖逼近馱隊,攻擊長頸龍,玄正一揮手,一大片火雨降下,把那些迅猛龍硬生生嚇跑;

  還有一次是一大群馬蜂狀的昆蟲試圖從空中接近,這些昆蟲雙翼展開也有三四米長,但玄正老道一出手,一股狂風吹過,把那些昆蟲全給吹跑了;

  第三次是到了一條大河邊,玄正老道用手一指,就把河面平白冰凍出一條路來,帶著長頸龍馱隊安然跨過。

  李仙在后面看得羨慕無比,想象著以后自己修成武功,揮手間數(shù)萬大軍灰飛煙滅的情況,學武的心越來越熱。

  這里好像一天的長短都跟外面不一樣似的,過了十幾個小時,天色才有些變暗。

  長頸龍背上的人們一開始還大聲交談,過了這么長時間,也都失去交談的興趣,有些病懨懨起來。

  等到了目的地,看到前面數(shù)千座房子,大家才歡呼了起來,覺得苦日子到頭了。

  李仙從長頸龍身上下來,覺得腳下有些虛浮。

  還好三元觀做事地道,早有人在路邊準備了清水和吃食等,招呼著大家吃飯后到屋子里休息。

  李仙本來也要找地方休息的,突然感應到什么似的,轉過頭一看,正好看見一名穿著青袍的中年人一瞬不瞬地盯著自己看。

  一看此人,兩條眉毛像劍一樣鋒銳,身著青袍,腰上佩帶一把長劍,面容剛正,很有些不怒自威的味道。

  李應元有些莫名其妙,舉手向那青袍人所在的地方拱了拱手,對方這才點了點頭,轉身到別的地方去。

  “你知道那個青袍人是誰嗎?”看到陳謙到跟前,李仙便拽住他問道。

  “那個人,應該是嵩山劍派掌門人左令禪的弟弟左令晨,應該是陪他侄子參加試煉的。

  怎么,你認識他?”

  “不認識,不過老感覺他盯著我這邊看,不知道什么意思?”

  “哦,可能是這左令晨比較好男色吧,不用放在心上?!标愔t不在乎地說道,忙著拉李仙到陰涼地休息。

  李仙卻有一種恨不得吐口血給人看的感覺,這事兒能不放在心上嗎。

  在另一邊,嵩山劍派左令晨的嘴角邊卻多了一股若有若無的笑意。

  “這種感覺,肯定沒錯,應該是那話兒來了?!?p>  轉過身,他就向自己的侄子吩咐道:“那兩個背著大包的人,你看到了吧?去打聽一下那兩個人是什么人,哪兒來的?!?p>  他的侄子,也就是嵩山劍派掌門人左令禪的兒子,參加此次試煉的年輕劍客左少卿有些詫異,但知道自己這位叔叔精明過人,絕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立即找人偷偷打聽。

  “那兩個人據(jù)說是本地雷州混元觀的人。

  年老的那個叫陳謙,是一位二階的高手;年輕的那個叫李仙,是陳謙幾年前收的弟子,此次特意過來參加試煉。

  這混元觀就是一個小門派,還窮得很,整個門派也就他們兩個學武的?!弊笊偾湎蜃约菏甯富貓蟆?p>  雖說混元觀這幾年賺了不少錢,但以嵩山劍派這樣家大業(yè)大的門派而言,對方有數(shù)千兩身家和數(shù)百兩身家都是一回事兒。

  聽到侄子的回復,左令晨思索了半天,才對左少卿說道:“明天試煉的時候你跟緊那個李仙,表面上不妨跟他示好。

  等到了地頭,他要取得機緣的時候,就一定要搶先把他要取得的東西拿到。”

  “那李仙看著就只是個沒有學武功的普通人而已,這應該不難。

  只是叔父能否告訴我一下,為什么要這么做嗎?”左少卿小心翼翼地問道。

  “這涉及到一樁天大的機緣,你照做就是了,沒準這就是你以后進階真正高手的機遇。”左令晨卻不愿意仔細說明,只是含混說道:“這世上,總有些人得到無上存在的眷顧,獲得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機緣。

  一般人若要有所成就,就必須搶奪這些受眷顧者的機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