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宋好時光

第四十三章 可愿往上土橋一行?

大宋好時光 尹三問 2666 2017-05-16 15:42:21

  楊懷玉“護送”西夏使臣回驛館的同時,高繼宣進宮了。

  他是高瓊之子,高遵裕他爹,官居捧日軍指揮使。

  捧日軍是拱衛(wèi)東京的禁軍,最高一級的廂指揮使是虛職,自太宗朝之后便不常設(shè),高繼宣是實際主將。

  上土橋事發(fā)突然,宮中不及獲悉并傳出旨意,楊懷玉帶兵前去護駕,自是奉他之命。

  先前接到消息,西夏使者在東京縱馬,他派了曹儀前去,以為完全可以應付。

  豈料曹儀竟然犯了糊涂。

  西夏使者固然關(guān)乎和談大局,但不是一個禁軍將領(lǐng)該操的心,更不能因此忘了本身職責。

  當然了,也許曹儀只是想息事寧人,若是尋常百姓,可能也就認慫了,但偏偏遇到個硬茬。

  高繼宣不知道楊浩的來歷,但荊王趙元儼站在其背后,意味就不同了。

  更嚴重的是西夏人竟然在東京街頭公然拔刀,這還了得?

  管你什么使臣和談,高繼宣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一個駐守京畿的禁軍將領(lǐng)職責所在,該做什么?

  但凡有一個百姓傷亡在西賊刀下,捧日軍便難逃罪責,何況八王爺在場,若有沖撞閃失……

  這個鍋,誰都背不動。

  所以高繼宣果斷派出楊懷玉,帶著大隊兵馬前去,以護駕之名約束黨項人……

  東京城中調(diào)動兵馬,雖說是在職權(quán)以內(nèi),但畢竟敏感,且茲事體大,必須第一時間奏報官家。

  ……

  高繼宣進宮的時候,趙禎正在垂拱殿與宰相們議事。

  議題正是——宋夏和談。

  西夏使臣今日到京,提出了李元昊的和談前提條件:割地、不稱臣、弛鹽禁、至京市易、自立年號。

  除此之外,西夏更獅子大開口,提出歲幣要求:銀三十萬、絹二十萬、茶十萬。

  宰相們異口同聲,拒絕了所謂的前提條件。

  這是原則性問題,黨項從最早的定難五州開始的,便是大宋臣子,而今想要不稱臣,割地自立,與大宋平起平坐。

  開什么玩笑?

  名分面子,這是大宋最為看中的東西,至關(guān)重要。

  雖說西北之地早就被黨項占據(jù),但名義上仍舊是宋土宋臣,若是答允元昊的條件,等若國土淪喪。

  青史昭昭,這個罪名皇帝趙禎背不起,也沒有哪個臣子能擔責。

  故而在原則性問題上,大宋君臣立場一致,爭議主要在歲幣的數(shù)量上。

  宰相們一致認為,李元昊是務實之人,對虛名不慎在乎,重點還是實際利益。

  那些所謂的前提條件,可能就是用來“勒索”大宋,多要歲幣的籌碼……

  當然了,肯定也是李元昊野心的一部分,若能成功,自是求之不得。

  但對于歲幣的數(shù)額,宰相們的態(tài)度卻不盡相同。

  雖然西夏獅子大開口,但晏殊言下之意,似乎可以接受。

  范仲淹和韓琦雖然也盼望著早日停戰(zhàn),朝野安穩(wěn)利于新政推行,但堅決反對如此高數(shù)額的歲幣。

  大宋原本給遼國的歲幣才三十萬,前兩年趁著宋夏交戰(zhàn),李元昊慫恿遼主,大軍壓境又訛去了二十萬。

  已然有五十萬之巨,如果再給西夏這么多,大宋的財政壓力可想而知。

  三司使陳執(zhí)中沒有明確表態(tài),只是陳述一個事實——沒那么多錢。

  那怎么辦?

  和談不成,只能繼續(xù)戰(zhàn)爭。

  但晏殊、章得象等人卻不贊成,理由很簡單,開戰(zhàn)所需的軍餉、錢糧數(shù)額更巨,恐怕遠超歲幣數(shù)額。

  這還是能打贏的前提下,如果輸了,或是曠日持久,后果越發(fā)不堪。

  鑒于先前西北三戰(zhàn)皆敗,還不如花錢買和平更實在。

  “稚圭,你能保證率軍出征一定能贏?”

  韓琦再次反對之時,一句反問便讓他啞口無言。

  好水川之敗,此生奇恥大辱,讓他根本沒有反駁的底氣與資本。

  樞密使夏竦聞言也悄然閉嘴,好水川戰(zhàn)后,投降西夏,為李元昊參謀軍機的落第秀才張元曾提詩一首。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同是敗軍之將,何以言戰(zhàn)?

  唯獨范仲淹據(jù)理力爭:“為暫安西北,歲賜并非不能給,但如此巨額數(shù)目,決不可應允?!?p>  “要不范相公、韓相公去和西賊談談?你二人在西北抗賊,西賊膽驚骨寒,沒準能震懾使者,降低歲賜。”

  參知政事賈昌朝好似打個圓場,范仲淹和韓琦卻皆是心中一動,老狐貍不安好心,這是給他們挖坑啊!

  御座上的皇帝趙禎也心知肚明,見到宰執(zhí)之臣因此爭執(zhí)不休,心中不由煩悶。

  恰在此時,都知王守忠進殿向趙禎耳語幾句。

  “諸卿繼續(xù)討論,朕…去去就來?!?p>  趙禎撂下一句話,在一群宰相的詫然注視下,快步離去。

  宰相們猜測發(fā)生何事之時,趙禎已經(jīng)到了文德殿,高繼宣已經(jīng)等候多時。

  “高卿匆匆入宮,發(fā)生何事?”

  “回官家,西夏使者在上土橋頭縱馬,還欲行兇傷人?!?p>  “竟有此事?”

  “據(jù)悉是西賊縱馬,險些傷及一名女童,被其兄救下,然后要求西賊致歉,起了沖突…八王爺也在現(xiàn)場。”

  “八皇叔也在?”

  “八王爺在附近一家食肆用餐,受到驚擾…其侍衛(wèi)出手救人,與黨項人有過交手…西賊言辭辱及王爺…”

  上土橋…食肆…少年郎,荊王恰好在。

  幾個熟悉的關(guān)鍵詞蹦入腦海,趙禎眉頭一動,追問道:“詳情如何?”

  聽高繼宣說清楚來龍去脈之后,趙禎沉默片刻,點頭道:“高卿處置甚為妥當,及時約束西賊,保護八皇叔,維持秩序,安定民心,甚好?!?p>  “此乃臣分內(nèi)之責,而今楊懷玉已經(jīng)將西賊‘護送’回驛館,臣會加派兵馬‘護衛(wèi)’?!?p>  “嗯,記住了,東京城里,容不得任何人囂張撒野?!?p>  趙禎有些憤怒,天子腳下,這般猖狂,讓他這個皇帝的臉面往哪放?

  “是!”

  臨了,趙禎又補充一句:“對了,既然八皇叔喜歡去品嘗美食,你平日派些人手到上土橋一帶巡視,勿使人生事?!?p>  高繼宣微微錯愕,保護八王爺不該是增派隨行護衛(wèi)嗎?為何要巡視上土橋,莫非……

  “遵旨!”

  聰明人不該多問,高繼宣欣然領(lǐng)命,告退離去。

  趙禎又沉默了片刻,喚過王守忠:“去垂拱殿傳旨…”

  ……

  一眾宰相等候許久,官家未歸,只來了王守忠。

  “諸位相公請回吧,官家不過來了?!?p>  “敢問王都知,發(fā)生何事?”

  “也沒什么,西賊在上土橋縱馬,拔刀傷人,驚擾了荊王…”

  一句簡單的回答,模糊不清,但聽到“西賊拔刀”和“驚擾荊王”這等關(guān)鍵詞,諸位宰相心中皆是一驚。

  這能叫沒什么?

  王守忠輕輕一笑,續(xù)道:“對了,官家旨意,曹儀遷耀州觀察使,楊懷玉進捧日軍都虞候,煩請政事堂擬旨下發(fā)?!?p>  這……

  突發(fā)情況,突然的人事變動,事情絕不簡單。

  幾位宰相一回官署,便立即派人前去打聽,事情的前因后果迅速一目了然。

  也真是巧了,宮中剛在討論歲賜,西夏人便在街頭行兇,偏不巧把八王爺卷了進去……

  西賊驚擾荊王,好像有些牽強,但侍衛(wèi)與西賊動手,使臣辱罵八王爺,都確有其事。

  和談的節(jié)骨眼上,此事自然越發(fā)敏感。

  這也就罷了,重點還是官家的態(tài)度。

  曹儀是皇后的堂兄弟,只因偏袒西賊,官家便不講情面,將其調(diào)任出京,多少有貶謫意味。

  而且還是耀州…關(guān)中腹地,距離西夏不遠的地方,官家此舉頗有深意??!

  反倒是及時前往,強勢約束西賊,護衛(wèi)荊王的楊懷玉升了官,其中意味深長……

  幾位宰相頓時心里有數(shù)。

  范仲淹與韓琦心領(lǐng)神會的同時,也都留意到一個細節(jié)。

  上土橋、食肆、少年!

  范仲淹悠悠道:“稚圭啊,晌午之后若無其他事,可愿往上土橋一行?”

  “好啊,八王爺流連的食肆,豈能不去品嘗一番?”韓琦心領(lǐng)神會。

  “叫上永叔,一道前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