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丞相可攻略

第六章 玉壺知素結(jié)

丞相可攻略 左藝舞 2076 2017-07-30 12:38:53

  回京路上,晨光漸至。

  寧清寒掛心寧千亦的傷情,隨行照料,龍長之惦記他們這幾日的近況,想要詢問究竟,也便與兩人同乘一輛車。

  馬車兩側(cè)整齊地排列著兩隊佩刀的守衛(wèi)。

  “我知道寧大人過世后你們會從江南趕來,那幾天便多有留意,”龍長之道,“可算著時日已過,還不見寧少爺來京。沒幾日,有人來報說在京郊林中發(fā)現(xiàn)了一片尸骨,我前去查看,清理現(xiàn)場時從車內(nèi)遺留的包裹里找到了當時寧府從京城寄給你們的書信,我確定他們是寧家的人,也猜到你們遭遇了危險,但我沒有發(fā)現(xiàn)寧少爺,于是將這件事稟明了皇上,同時日夜派人找尋你們的下落?!?p>  “龍將軍費心了,若不是您,我們恐怕沒有辦法順利趕到京城?!鼻搴\謝道。

  龍長之沒有在意,“說起來,那些刺客是什么人,你們可有頭緒么?”

  清寒心中忖度,片刻,卻是答道,“沒有。”

  “看得出行李包裹被翻動過,但里面的財物卻幾無遺失,可見他們是另有目的,”龍長之在寧千亦和寧清寒之間看了看,“下手狠毒直取性命,你們平時可有結(jié)怨的人?”

  千亦似乎能明白清寒不肯言明的隱情,便說道,“龍將軍,我們常年居住江南,與人無杵,確實想不到跟誰會有如此深仇大恨?!?p>  龍長之強韌的手掌握起,“不論如何,我一定會奏請皇上嚴加調(diào)查,絕不讓寧家人白白送命。”

  *

  抵達盈國京城時已至傍晚,達達的馬車踏過盈都一片炊煙和樂。

  車駕停在寧府大門外,清寒將千亦扶下車,府宅寬闊的門櫞上,一派沉重的白色抵入眼簾。

  清寒攙著千亦的手臂步履急迫,穿過下人緩緩打開的府門,幾乎是踉蹌著向宅內(nèi)奔去,千亦被他用力抓著,步伐緊隨。

  入門徑直便是正堂,幾個下人迎了出來,撲通跪地,為首一位年紀大的婦人聲音哽咽,“少爺,您可回來了!”

  清寒四下不顧,一步邁入堂內(nèi),靈柩停在正廳的位置,前方的供桌上端放靈牌靈位,兩側(cè)挽聯(lián)高掛,湮沒般的肅穆黑白。

  “老爺!”清寒猛地跪下,幾日隱忍的淚水終于攀上面龐。

  龍長之跟著進來,對著靈柩鞠了三個躬。

  此時寧千亦站在靈堂前,心中隱約波動,她是不認識這位寧老爺?shù)模粗@滿屋的悲殤之色,竟泛起莫名的滋味,一時只是怔立。

  龍長之過來拍拍她的肩膀,“請節(jié)哀?!?p>  便轉(zhuǎn)身離開了。

  她和清寒就這樣一站一跪,兀自沉寂。

  許久,清寒言道,“周嫂,長途勞頓,帶主子去休息吧?!弊⒛快`位的眼光卻無一刻偏轉(zhuǎn)。

  候在門口的婦人上前,袖口擦了擦眼角,攙了千亦向外走去,千亦轉(zhuǎn)身看著直矗如一尊傷痕累累的石雕的寧清寒,腳步頓了一刻,卻不知該說什么,即默下聲,跟從周嫂走出廳堂。

  天色漸晚,寧家的院落只有疏燈幾盞,夜風吹過庭間清朗的枝葉,透出安然的寧靜。

  同周嫂穿過宛轉(zhuǎn)的回廊,千亦問道,“我們這是去哪里?”

  “去少爺?shù)膸?。”周嫂聲音慈愛,“雖然少爺很久沒有回來了,可廂房都是定期打掃的?!?p>  她想了想,“還有別的地方么?我想去看看?!?p>  周嫂停下腳步,約莫著她是想念寧老爺了,點了點頭,“我?guī)ダ蠣數(shù)臅??!?p>  經(jīng)過幾間屋室,寧府的各處都是淡光隱約,偏這書房一室通明,堪比正堂。寧千亦駐足門前,門額上題著三個字,“解帶齋”。

  她不由有些困惑,自語道,“不是臥室才寬衣解帶么?”

  周嫂笑了,“少爺怎么忘了,老爺題這名字是取自詩句‘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小時候少爺和小姐就因為解不出這齋名而被老爺罰了呢,要是老爺知道少爺還沒長記性……”

  說到這里,周嫂突然停住,眼中又泛出淚來。

  千亦也一晌靜默。

  “我能進去看看么?”她問。

  周嫂掩去淚光,將門推開,“少爺請?!?p>  書房即是古代文人書房的布置了,寬闊的金絲楠木書案上置文房四寶,配以碧玉的筆格、玉荷葉筆洗和水晶獸形鎮(zhèn)紙,可見主人對于文房用具之講究。

  書案的后面立著一整架的書籍,幾上的銅爐里還焚著繚繞清香,仿佛在室內(nèi)添了一把琴音,四處清供著幾盆菖蒲、蘭花,高雅絕俗,意韻非常。

  她打量墻上的書法畫作,眼前的一幅圖十分有趣,竟畫了一只白玉壺。

  迫于方才門前的經(jīng)驗,這回她沒敢擅自開口。

  “以前老爺令少爺小姐寅時起床讀書,都要先讓你們面對這玉壺站一會兒,靜思自省,”周嫂嘆口氣,“一晃都十多年過去了……”

  千亦看著畫中白璧無瑕的玉壺,壺身皓立、壺腹圓潤,凝脂般的玉料像鋪開了一樣,在頸部緩緩收束起碗形口,加上壺蓋,又在邊緣開出一個壺嘴,通體光素無紋,琢磨精細。而最富情致的是壺把手,竟是不知何處伸來的一彎臘梅花枝,作者用了半寫實半寫意的手法,那花枝好似還在蔓延生長一般,綻放的清梅攀著壺身附上玉蓋,疏影淡秀,畫家工筆琢成,令那暗浮的幽香身在畫外也尚可感應到。

  她凝視半晌,冷不丁冒出一句,“三更半夜對著壺,不會想要起夜么?”

  周嫂掩住嘴笑起來,“小姐小時候就總是這么抱怨,少爺竟還記得呢……”

  千亦怔了一怔,心頭掠過奇異的感覺。

  恍惚間,她只手向畫作撫去,指尖輕柔摩挲,仿佛摸到了白玉冰涼的觸感,紙頁的邊緣題著一首詩:

  玉壺知素結(jié),止水復中澄。堅白能虛受,清寒得自凝。

  “少爺和小姐在家的時候很短……”周嫂聲音遙遠地說著,“夫人早逝,你們剛滿十歲就被老爺送回江南老家去了,以后更是每年都不見得回來一次,唉……算上去也沒能團聚多少日子啊……”

  “為什么不讓我們在京城生活呢?”千亦問。

  “因為老爺不想少爺小姐卷進權(quán)利的爭斗中。”一個緘沉的聲音此時邁進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