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亂入南宋

0071章 豁出老臉

亂入南宋 冷氏子興 2129 2017-07-21 11:21:38

  趙汝愚自打致仕以來,臨安那邊就再無音信。官家準奏、韓相公最大的勁敵一退,整個中樞,除了幾個清流老臣,皆是他韓相公的人。

  李伯言自然沒興趣去管這些,眼下最看重的,就是老潘家的那二十間鋪子。潘陸豐說不動,潘老太公更是沒戲,李伯言只好出了個餿主意。一面私下聯(lián)系了一個黃庭觀的老道士,去忽悠老潘家,另一面,則是做著趙汝愚的思想工作。

  “不成,你讓我收一個資質愚鈍的紈绔子弟,這今后若是傳出去,老夫臉面何存?”

  李伯言訕訕一笑,道:“先生您莫要動怒,權當收了個端茶遞水的書童便是,更何況潘超本性不壞,稍加打磨,也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不是?”

  “關鍵是老夫何必要受這個氣?還讓老夫上門親自去收徒,你當老夫致仕后,就這么掉身份?”

  “……”

  “這也是為了永州的發(fā)展著想。”

  趙汝愚怒氣沖沖,道:“你又想那這個蒙我不成!你跟老夫說說,這收潘家那塊黑炭,跟永州發(fā)展有和關系!”

  “先生您覺得,永州這塊土地上,能養(yǎng)活多少人?”

  “十萬戶吧?!壁w汝愚在中樞上干過幾年,臨安不過四十萬戶,永州這樣不發(fā)達的州縣,能夠養(yǎng)民十萬戶,足矣。

  李伯言搖頭道:“趙相公低估了,在學生看來,六十萬戶,才是一個小目標?!?p>  “哈哈,大郎啊,你這話,連伯崇都不敢說,信口雌黃,信口雌黃啊?!?p>  李伯言知道趙汝愚不信,便道:“先生您覺得,如今我的莊子上,能夠養(yǎng)活多少人?”

  “你?”趙汝愚想起之前有良田千頃,卻被敗光大半,便道:“五百戶罷了?!?p>  “如今,在下莊子上,已經有佃戶一千戶,工匠五百戶,客戶九百,是先生您估計的近四倍。”

  趙汝愚眉頭一皺,問道:“這么多?你拿什么養(yǎng)活他們?”

  “是啊,我拿什么養(yǎng)活他們?”

  趙汝愚鼻子動了動,“看來大郎的課業(yè)是時候提上日程了。”看著李伯言賣關子的樣子,趙汝愚好氣,真想一棒子打在他頭上。

  “……”

  范念德公務繁忙,最近沒來管李伯言,以為逃過一劫,這是又要再度被讀書支配?

  “先生,莊上用來耕種的田,不過六百頃,供六百戶耕種,已是足矣,不過李家莊子上,每戶分攤的田地不過六十畝,供一千戶耕種。”

  “你又是代繳戶稅,又是代繳丁稅,其他幾個同樣免去丁稅戶稅的大戶,恨不得一個人掰開當兩個人使,你這樣子,還有收成?”

  李伯言笑道:“為什么沒有?莊子上的工匠雖有五百戶,然而后頭的作坊,靠著五百戶人來運作遠遠不夠,從原料挖掘、運輸、加工、成品、檢驗包裝,光靠這些工匠,是無法完成的,所以這些佃戶,除了農忙時,還到莊上的作坊出工勞作,當然,都是有額外工錢補貼。還有另外收攏的九百客戶,這些人,都經過一個月的培訓,每日分布在永州的大街小巷,替天上人間送貨?!?p>  趙汝愚越來越搞不懂李伯言到底要表達什么了,便問道:“你蓄養(yǎng)了這么多工匠、佃戶,丁戶稅都落在你身上,在商言商,還有什么利潤?”

  “先生還記得當初伯言說的永州模式?”

  “這便是了?”

  李伯言搖頭笑道:“這還僅僅是一小部分?!?p>  他拿起一邊的玻璃瓶,說道:“就拿這只琉璃瓶來說,如今市面上的價格,已經跌落到了八百文。然而刨去成本五百文,學生的利潤在三百文上下。”

  “三百文,你還要替這兩千四百戶代繳丁戶稅。”

  李伯言笑道:“這些已經算在了那五百文之內,包括田稅還有商稅?!?p>  噗!

  趙汝愚一口水噴了出來。

  “什么?就……咳咳,就這個琉璃瓶,你凈賺三百文?還把近三千戶的丁戶稅都算上了?”趙汝愚心里一合計,感情這要是黑心點的商人,一個琉璃瓶,還能賺六七百文?

  李伯言點了點頭,道:“沒錯?!?p>  趙汝愚很想靜一靜,李伯言這個新模式,他還不是很明白,為什么會這么賺錢,但是有一點他算是明白了,那就是這個模式,他能養(yǎng)活很多人。

  李伯言說道:“我朝自開國以來,農田賦稅并不重,但還是不少人無田可耕,這是為何?先生應該很明白,這些商賈貴人有了錢,兼并土地。所以很多客戶看似朝廷并無重稅,實際上呢,朝廷在商人身上收得的重稅,最后還是落在了這些平民百姓身上?!?p>  “你這個永州模式……”

  “就像這個瓶子,倘若一個人做一個琉璃瓶,從選料、加工,再到成品兜售,可能費時費力,最后還兜售不出去,這就是在浪費時間,但是我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現(xiàn),到了最后,還能銷售出去,這些人的價值便得以體現(xiàn),其實瓶子原料不過在一百文,這剩余的四百文,則是均攤到了為這個瓶子付出價值的人身上了?!?p>  李伯言的這個永州模式,最核心的要點就是在聚勢。

  不管是天上人間的二樓,還是如今要做的淘寶,就是盡可能的將所有人共同創(chuàng)造的價值給銷售出去,東風物流是渠道,淘寶中轉倉便是銷售的門面。

  “你說了這么多,這跟潘家那塊黑炭有什么關系?”

  李伯言說道:“現(xiàn)在生產已經步入正軌,若是要打開銷路,當然不可或缺的便是門面了。潘家在柳子街的二十間連鋪,一直用來當糧倉,學生想要接手,奈何潘老太公認為是聚文氣的寶地,不肯出讓,學生這才想請您幫忙,就當是為永州模式犧牲一下?!?p>  “那為何要選在柳子街?”

  “永州可通湘江,北連長江,南下可連靈渠,接廣地,此等重要樞紐,當然是要選重要的位置,柳子街那二十連鋪,別無二選?!?p>  趙汝愚輕嘆一口氣,“你讓老夫考慮考慮?!?p>  “先生,莫要猶豫了!”

  “老夫……配合你……”

  自治平三年后,科試三年一屆,百余年間,才出過幾十個狀元,狀元能夠官職中樞的,又有多少人。

  如今,老相公外加狀元郎的趙汝愚,為了李伯言的永州模式也是豁出去老臉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