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居士,貧道這廂有禮了。”
馬車行至蟠香寺,林流剛剛從馬車里下來,就看見一誠住持領著幾個道姑站在蟠香寺的大門。
這讓眾人大驚,就連林流也十分驚訝,難不成這一誠住持還真算出來什么嗎?
不由得上前一步,對著一誠住持施禮后,便迫不及待問道:“活神仙可是特意在等小子?”
一誠住持“福生無量天尊,貧道當擔不起‘活神仙’之稱,不過為有緣人指點迷津而已。小居士身懷天機,對此種種皆可不必驚慌,這世間一草一木,皆為天定,一飲一啄,皆為前緣?!?p> 林流眼睛閃了閃,可現(xiàn)在眾人的目光都放在他身上,倒也沒有讓林流多思的時間,再次對一誠住持行禮道:“還請活神仙教小子?!?p> 大家都算是在姑蘇城里有頭有臉的人自然不可能一直站著蟠香寺的大門說話,那多掉價,因此略說了幾句后就進了蟠香寺內(nèi),到了內(nèi)室林流再次對著一誠住持拜倒“還請活神仙為小子解惑?!?p> 一誠住持接過自己衣缽傳人遞過來的紙放在案上并未開口說話,而是從身后的立柜里慎重的取出一個木匣來。
打開木匣只見里面放著一張泛黃的宣紙,展開,林流定眼一看差點從蒲團上蹦了起來。
只見那宣紙上面用水墨畫著的就是姑蘇城和城郊的全景俯視圖,而那用朱紅勾勒出來的線條亦然是剛剛林流拿出來交給年紀道姑紙上面畫著的大陣。
也是林流那不靠譜的金手指系統(tǒng)頁面顯示的讓林家全族體弱多病英年早逝子嗣不豐的大陣。
一旁的林老爺?shù)热艘舶l(fā)現(xiàn)了這個“巧合”。
“這是……”
林流閉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壓下心中的怒火,這老/處/女/滅/絕/師/太既然早就知道了這事那為什么不告訴林家人了?害得他穿越過來收拾這個爛攤子。而且據(jù)林流了解因為子嗣不豐的原因林家這幾十年來都一直在做好事并未有什么仗勢欺人的事情發(fā)生,不符合惡人不救的人之常情。
心里雖然極為憤怒,可這個時候林流還要靠這滅/絕/師/太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這個時候也只能忍了!而且從這事也能看得出來,這天底下能人異士很多,有些人未必會怕那裝神弄鬼的警幻仙姑和一僧一道,眼前這位就是其中一個,或許……
“還請活神仙指教!”林流的心思止不住的亂想著,但表面上卻十分恭敬的對著一誠住持叩首道。
“此陣名曰‘聚陰陣’,想必小居士之前也曾摸索過此陣。此陣沒有在任何地方有過記載,因為但凡有記載的地方皆被我道門所毀。此陣原本并未什么不妥之處,只是卻被有些人利用,為了以防萬一我道門在幾百年前便做出將此陣毀掉的決定。”一誠住持慎重其事說道。
“聚陰陣?”眾人不解。
但林流卻一瞬間明白了這前因后果,那警幻仙姑果真不是什么神仙,而是妖魔鬼怪。
他下意識一臉深沉的說道:“這陣法要是用來害人的話,有一個別名,叫‘聚陰養(yǎng)鬼陣’,活神仙小子可說得對否?”
養(yǎng)鬼!
別說林老爺和林太太,就算如今才六歲的林如海也反應了過來。
這世間也不乏喜歡走邪門歪道的人,尤其是苗疆滇國的巫祝之術可是源遠流長基本上就沒有被斷絕傳承的巨大危機,林老爺在守孝之前是隨著林老太爺四處做官的,對于這方面的事情也聽說過,不過這種事情說起來多半是后宅陰司,比如有兒子的小妾詛咒嫡子死。
敢像面前這個直接以整個姑蘇城和城郊為布做陣法的,林老爺這么多年來還只見過這一例,但從這其中也能看得出來,布下這陣法的人所謀甚大,這已經(jīng)不是林家一家人的問題了,而是有人要針對這個姑蘇城,乃至于整個仲國!
畢竟這可不單單只是害人,中間還養(yǎng)了鬼,用整個姑蘇城來養(yǎng)成的鬼,而且還養(yǎng)了近百年了,誰知這鬼不知道已經(jīng)養(yǎng)成什么模樣了,指不一定就能跑去皇宮殺死皇上了。別看表面上在華夏的土地上神權大不過皇權,但實際上就算是皇上對這方面也很是忌諱,生辰八字那是不得輕易告訴別人的,就連自己慶生搞個萬壽節(jié),都要打眼迷,舉辦三天,讓人不知道皇上到底是在哪一天出生,以防被人知道到在背地里做小動作。
一誠住持面對這么嚴肅的事情竟然還能笑得出來“小居士果是有緣之人,難怪這近百年來只小居士一人得到此機緣。”
林流聞言想吐血,屁個機緣,要是可以選擇打死他都不要這份機緣,他如今只想保住自己的小命,沒有什么比自己的小命更重要。
“此事怕是沒有這么簡單吧!”林老爺?shù)降自诠賵錾匣爝^,混得還不賴,考慮的事情比較全面。那幕后之人竟然敢如此大大咧咧布下這么一個陣法,不怕別人毀壞,必然是有所依仗。
一誠住持輕咳了兩聲說道:“姑蘇城山南水北,山南水北皆為陰,再加上這聚陰陣便成了陰氣極重之地。對于常人來說身上陰氣重就體弱多病思緒不寧,對于整個姑蘇城而言陰氣重就喜下雨?!?p> 林老爺和林太太瞬間睜大了雙眼,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姑蘇人,縱然因為父親做官的原因在其他地方混過,但是對于姑蘇城的事情還是知知甚祥的。姑蘇城的確近百年特別喜歡下雨,一年下來平均四五天就有一場雨。
而且一誠住持不說還沒人發(fā)現(xiàn),一說林老爺就頓時想到了一件事,自從宋朝開始尤其是經(jīng)過了宋明的繁榮昌盛后,這科考主力軍就一直是江南之地,每三年一次殿試每次至少一甲里有一個人會是江南學子,甚至于直接包攬一甲三名也不是沒有的事情。
仲國開國到現(xiàn)在也有近百年了,舉辦過的殿試也有三十多場,可一甲里就沒有一個是祖籍姑蘇的學子,要知道姑蘇也是江南文壇盛行之地,沒道理近百年時間一個一甲都出不了,這真是讓人細思極恐呀!
圓瓜
PS:感謝【咸客】童鞋的打賞,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