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明四年八月,吳國在王祺死于瘟疫之后,迅速派遣鎮(zhèn)南節(jié)度使劉信為虔州行營招討使,繼續(xù)率兵圍攻虔州,同時應(yīng)付三路援軍。
劉信的軍事才能遠勝于王祺,在仔細觀察了戰(zhàn)場局勢之后,劉信做出了圍城打援的策略。先繼續(xù)對虔州城采取牢牢包圍之態(tài)勢,然后再逐個擊破。
不過,還沒等劉信動手,吳越國的一路援軍先出問題了。吳越原本離虔州就遠,錢镠采取的策略是“圍魏救趙”,用攻打信州的方式來牽制劉信的軍隊,但運氣實在不佳,數(shù)萬吳越軍居然被信州的一千多守軍擊退,被迫退守汀州一帶,觀望局勢。
吳越的援軍威脅已經(jīng)解除,劉信兵分兩路分別對付楚地和閩地的軍隊。劉信派遣部將張宣率三千精兵突襲駐扎古亭的楚地援軍,大敗楚軍將領(lǐng)張可存。同時,劉信又派遣部將梁詮率兵攻擊駐扎雩都的閩地援軍。
吳越援軍和楚地援軍失敗的消息同時飄進駐守雩都的閩地援軍耳中,大家原本對吳國軍隊就頗為忌憚,又同時獲知了其余兩路友軍雙雙失利的消息,而且吳國軍隊又攜勝利之余威進攻雩都,這種仗沒法打,弄不好要客死他鄉(xiāng)。軍心不穩(wěn)的閩軍最終選擇了撤退。
三路援軍的敗退,讓滿懷希望的譚全播徹底絕望了。但堅決不服輸?shù)淖T全播繼續(xù)死守虔州,繼續(xù)阻擊吳軍。劉信數(shù)次攻城不克,居然心生撤軍之意。
而譚全播心生一計,派遣使者出城向劉信大肆行賄,希望劉信能夠撤軍,放虔州一條生路??粗鴺O其誘人的行賄禮品,劉信心動了,準備率軍返鄉(xiāng)。不料,徐溫的軍令及時趕到,要求劉信必須攻克虔州,否則就軍法處置。
貞明四年八月,劉信終于攻克虔州城,譚全播逃至雩都被俘,整個江西全部被吳國收入囊中,閩地從陸路進貢梁朝的進貢通道還是被切斷了。陸上進貢通道被切斷,王審知只能考慮從海路向梁朝進貢,雖然海上通道風險極高,弄不好就要葬身大海。面對如狼似虎的吳國,閩地顯得弱不禁風,閩王兢兢業(yè)業(yè)的同時,不得不為了閩地的安穩(wěn)向神靈祈福。
貞明五年,王審知某日夜晚做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夢,夢見數(shù)百名梵僧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這些梵僧們個個奕奕有光,所至處有雙檜,并池而秀。其中一位僧人上前對王審知說道:“王能飯吾于此地乎?”第二天,王審知根據(jù)夢中的記憶,找到了那些梵僧出現(xiàn)的地方,下令在此地修筑寺廟,并把寺廟中的池命名為“浴圣”,檜木命名為“息圣”。
當然,王審知并非心血來潮,就憑一個怪夢就大興土木,其實佛教在閩地早就已經(jīng)相當興盛了。之前,雖然有唐武宗的大規(guī)模滅佛,但唐宣宗及后面幾位唐朝皇帝都信奉佛教,并對之前毀壞的佛教寺廟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建修繕。閩地原本就有信奉鬼巫的習(xí)俗,佛教在閩地自然有生存的土壤和環(huán)境。
高僧廣智,原姓陳,是閩地的一位高僧,傳說其行走之間,一直有十二道身影跟隨,又傳說其在潭水中洗浴,整個潭水便會瞬間變暖。有一日,廣智在潭中洗浴,但潭水卻并不沒有變暖,而此時山中突然想起鞭抶聲,似乎在責怪廣智沒有使潭水變暖。廣智聞后,長嘆一聲,從此再也沒有下潭水洗浴。
王審知聞聽廣智的盛名,決定去拜訪廣智,并向廣智詢問道:“十世可知邪?”廣智平靜的回答道:“騎馬來,騎馬去,功下田,刀交運,井底座,二十年?!睆V智在光啟二年因病去世,謚號正覺禪師。
高僧文炬,號涅盤,原姓黃,是縣里的一名獄卒,但很不安心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沒事經(jīng)常跑到禪院去聽僧人們講課。時間久了,文炬居然深諳佛道,佛家名語出口成章,而且還學(xué)會了預(yù)測未來,出言成讖,極其準確,于是再也沒有什么可以阻擋文炬成為得道高僧,他很快成為閩地有名的僧人。
當時,文炬為了躲避戰(zhàn)亂,來到了莆田隱居,動不動就口出驚語預(yù)測未來。某日,文炬說道:“吾去世六十年后,當有無邊身菩薩來治此國,聽吾偈曰:小月走爍爍,千落及萬落,處處鳳離穴,家家種葵藿?!庇衷鴮σ厝苏f道:“無所居之地不動干戈?!毙≡伦?,暗指趙姓,爍爍,暗指火德王。王審知在泉州修建崇福院給文炬居住。光化元年文炬病逝,號慧日禪師。
高僧義存,原姓曾,泉州人,傳說其在襁褓之中時,便聞鐘梵聲,輒為動容,預(yù)示著這位將來又是一位高僧。果然,十二歲時,義存跟隨父親游覽莆田玉潤寺,見到慶元律師時,突然拜而說道:“我?guī)熞玻 ?。于是義存便出家于莆田玉潤寺,正式成為一名僧人,三十二歲時,曾到北方,到幽州寶剎寺受戒。
后義存開始云游四方,參禪說法,曾得到南宗五代傳人德山宣鑒的欣賞,被稱之為德山的衣缽傳人。但義存卻在咸通年間返回家鄉(xiāng)閩地,在古田象骨峰隱居,被朝廷封為真覺大師,成為當時屈指可數(shù)的禪宗名僧之一。
隨后,閩地開始陷入戰(zhàn)亂之中,一向喜歡寧靜和平的義存為了躲避戰(zhàn)亂,遷居到北方吳越一帶居住。三年后,當義存得知閩地已結(jié)束戰(zhàn)亂,便返回家鄉(xiāng),繼續(xù)在象骨峰居住。
王審知對于義存的返回極為重視,曾多次接待義存,并先后舍錢九十萬貫,幫助修筑象骨峰上的寺廟。象骨峰原本并不知名,王審知曾經(jīng)向義存詢問道:“象骨山何以奇?”義存答道:“山頂暑月猶有積雪?!蓖鯇徶犃T,若有所思道:“那就干脆稱它為雪峰山吧。于是,象骨峰便稱之為雪峰山,義存所居住的寺廟也便稱之為雪峰寺。雪峰寺由此開始聞名遐邇,成為著名的佛教名院之一。
義存返回閩地之時,王審知已經(jīng)接任兄長之職。王審知曾向義存詢問大摩所傳秘密心印。義存答道:“須是見性。”王審知又問道:“何以見性?”義存答道:“見自本性?”當然,王審知畢竟不是什么高僧,自然不明白佛家的一些偈言,還得繼續(xù)提問:“有形狀否?”義存答道:“見自本性,無物可見?!蓖鯇徶獩]有得到明確的答案,當然不肯停止,于是繼續(xù)提問:“備此一真心本無生滅,今此一身,從何而來?”義存答道:“從父母妄緣而生,便即傳命,身有輪回也?!?p> 靠著王審知的支持和幫助,義存和雪峰山寺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鼎盛時期,義存的弟子和門客高達一千五百余人,義存也被稱之為雪峰和尚。開平二年三月,義存得病,王審知立即安排醫(yī)生前往醫(yī)治,但義存卻選擇了拒絕,稱其無病,五月,義存去世,年八十七歲。
王審知雅重佛教、發(fā)展佛教,并不僅僅是和得道高僧們頻繁交流,不遺余力地大規(guī)模修建寺廟。閩地原本有二百多座寺廟,王審知主政閩地之后,開始大力提倡興建寺廟,后來一共修建了二百六十七座寺廟。除了福州城之外,諸如漳、泉、汀、建各州也開始興建寺廟,甚至包括建陽、浦城、松溪、崇安等縣城也是不甘落后,頻繁興建廟宇。
當時,各路藩鎮(zhèn)軍閥一直忙著爭奪天下,對于僧人超度并不感興趣,還嚴格限制僧人超度的數(shù)量,就連南方的吳國也仿效中原王朝,嚴格控制僧人的總體數(shù)量。王審知對此卻非常開明,完全不對僧人超度進行限制。光化元年,王審知在福州開元寺開戒壇,一次就超度僧人兩萬余人。天復(fù)二年,王審知又在開元寺超度僧人三千余人。僧人的數(shù)量在福建開始迅猛增長,這也顯示了王審知在閩地大力發(fā)展佛教的決心。
由于閩地已經(jīng)成為佛教僧人的一片安居樂土,各地的僧人們都選擇到閩地避禍定居。很多僧人會帶著自己收藏的大量佛教經(jīng)典文件來到閩地,并對此加以修繕完善。一時之間,閩地成佛教經(jīng)典文獻的重要聚集收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