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楚時歸

第八十四章 戰(zhàn)起東海(下)

楚時歸 顏夫子 2103 2017-08-31 21:34:55

  齊國臨淄,一座樸素卻占地極大的宅子之中。已經(jīng)年過七十的老者,花白著頭發(fā),盡管現(xiàn)在是中午,正是陽光最好的時候。但是,著老者卻是將眼睛幾乎貼在了剛剛傳來的信箋之上。

  放下手中的信箋,老者輕咳嗽了兩聲,隨后用著有些蒼老的聲音說道:“淮南軍到了哪里了?”

  “回老師,尚在東??ぶ?。只是,據(jù)郡守所說,淮南王親自坐鎮(zhèn)軍中,淮南軍攻勢異常兇猛。城中少糧,怕是堅持不了幾天。”

  大堂之下,一個看起來同樣有六十歲的將領(lǐng),神色之間,顯然有些著急。

  “惜之啊,不要急,坐下說?!必崮翐]揮手,示意道。

  那將軍顯然還想說什么,但蒯牧卻是再次呵斥道:“坐下!為將之人切記浮躁,不能只盯著一處,當初教你的,都忘了嗎?”

  “弟子不敢忘。只是,若是真讓淮南軍達到瑯琊,那咱們大齊的半壁江山可就丟了。如今臨淄附近,已經(jīng)無兵可派,失了東海,瑯琊必定同樣失守?。〉茏迂M能不著急?”

  大堂之上,高坐的蒯牧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

  這個弟子如今年歲也不小了,可以說同樣已經(jīng)是一只腳踏進棺材了。

  到了這個年紀,還是看透全局,資歷也就如此了。

  “若是我故去,何人可以扛下齊國??!”蒯牧心中不無悲傷地想著。

  “老師?老師?”

  “嗯。我聽著呢?!被剡^神來的蒯牧,雖然言語之間并沒有什么,但是神態(tài)之上卻是疲憊了不少。

  “那……當今之際,老師認為應(yīng)當怎么辦?是從趙國借兵,還是將薛郡的人撤下兩三萬,防備淮南軍?”

  “趙弱而齊強,現(xiàn)在燕國的已經(jīng)有了不臣之心,若是和漢國聯(lián)手,還要向趙國借兵抵擋一支淮南軍。那么此戰(zhàn)過后,不論勝敗。燕國必定棄齊投漢,就連趙國,或許都會身出二心啊!”

  “那老師的意思是要從薛郡撤一部分人?”

  蒯牧沒有急著回答這名弟子的問題,反倒是問道:“惜之啊,你覺得,這份信箋之上,可信幾層?”

  惜之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神情,說道:“哼!那楚人假扮的趙商,一看便是細作。這種人的話,怎么可信?”

  蒯牧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細作倒是未必,不過,這信上面所提及的增兵之事,定然事無稽之談。想必,這個時候東郡已經(jīng)蓄勢待發(fā)了吧?!?p>  “可是老師,東郡的五萬魏卒不足為慮,就算算上那四萬的楚軍,薛郡的五萬人,應(yīng)該是足夠了。而去,陛下那里……”

  “陛下那里我會去說。楚軍在東郡或許會有些動作,但是,翻不起浪來!”蒯牧的話,鏗鏘有力,雖然年邁,卻是底氣十足。

  “喏……”那將軍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應(yīng)下了。

  等到人走后,蒯牧終于是露出了一絲疲憊的神態(tài)來。

  “老師,這是從今年的新茶。”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恭敬地將一杯新茶放在了蒯牧的桌前。

  “你都聽見了?”蒯牧端起茶杯,輕酌了一口說道。

  “略知一二?!?p>  “說說看,你的想法。”

  青年沒有拒絕,很是隨意地就坐在了蒯牧的旁邊,說道:“弟子認為,楚軍的目的一定是薛郡。而且,應(yīng)該是為了薛郡之中囤積的糧食而來的?!?p>  蒯牧放下茶杯,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

  “繼續(xù)說?!?p>  “淮南軍雖然勢不可擋,且有淮南王坐鎮(zhèn),但正是淮南王身處軍中,弟子到是認為,不足為慮?!?p>  蒯牧閉上了眼睛,將背輕依在身后的木壁之上,像是在享受一般。

  “淮南軍不過三萬,彭城如今最多兵力不過萬余人。就算突破了東海,也絕不可能有勢力派出兵力駐守。只要周亞夫一勝,淮南王若不想被困在齊國,勢必撤軍。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蒯牧依舊沒有任何反應(yīng),像是睡著了一般。

  那青年看著蒯牧,眨了眨眼,繼續(xù)說道:“只是,令弟子沒有想通的是,楚軍會以何等方式,攻下薛郡。而且……”

  青年的聲音逐漸矮了下去,似乎有些不打確定,而陷入了思索之中。

  “而且,楚軍在東郡的掌兵人并不是季術(shù)的親信。此間必有蹊蹺!”蒯牧終于是睜開了眼,看著那青年,補充道。

  “弟子也是這么想的。”

  “楚軍若真是想要攻下薛郡,四萬楚軍加上五萬魏軍是不可能夠的。楚軍主力尚在河內(nèi),既然他們有了這種想法,必定是我們自己內(nèi)部出了問題?!?p>  “老師是認為,有人已經(jīng)投靠了楚國?”那青年的語氣頓時凝重了起來。

  蒯牧不置可否地閉上了眼,似乎是在思索著什么。

  這次,駐守薛郡的大多是齊國內(nèi)部老世家的人了。說起背叛齊國,蒯牧還真是不大愿意相信的。

  只是,同樣和季術(shù)以及楚皇夏澤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蒯牧,同樣不認為這二人會實無用之功。

  思來想去,似乎也只有這么一個合理的解釋。

  可是,猜測雖然是猜測,但也只能是猜測。

  身處臨淄的蒯牧雖然聲望極高,但是,還暫時管不到前線的人。

  而且,臨陣換將,也是兵家大忌。若是換對了還好,一旦換錯了,擾亂軍心不說,更是給人可乘之機。

  “糧食……糧食……”

  蒯牧嘴里不斷念叨著,起起伏伏幾十年的經(jīng)歷早就已經(jīng)告訴了他,一切的行動都定然有他的目的。

  行動和過程不重要,結(jié)果才是最重要的。

  “將薛郡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到武涉和魯縣,讓開中間的道路!”

  蒯牧的話,令那青年眼前一亮。

  既然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那就引你主動出擊好了。而且,將兵力聚集在兩個薛郡的南北重鎮(zhèn),也可以相互牽制,互成犄角,一舉兩得。

  如此一來,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或許,就連夏桓自己也沒想到,就在蒯牧的三言兩語之間,自己的謀劃已經(jīng)被人給猜得七七八八了。

  比起已經(jīng)不死為賊的蒯牧,還不到二十歲的夏桓,即便有著上一世的經(jīng)驗,但是,戰(zhàn)略之上的目光,依舊還是有所不如。

  若非因為從一開始,蒯牧便走上了錯誤的道路,恐怕,夏桓的這次冒險,就真的有死無生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