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六
進入那傳送門,并不是立刻就出現(xiàn)在了另外一個空間里,傳送門內是一段翹曲空間的走廊,周圍能夠看見被扭曲的空間在流走。
慕煙緊緊跟在返回的衛(wèi)士背后,怕自己如果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永遠丟在這個傳送的空間里面。
快有一段路程后,迎面而來了另外一隊衛(wèi)士,看樣子是接替這一支的衛(wèi)士,但是……這個傳送走廊十分狹窄,根本無法容納兩隊衛(wèi)士錯身前進,這究竟要怎么交替?
當兩隊漸漸靠近的時候,慕煙發(fā)現(xiàn)兩隊衛(wèi)士竟然偏移了本來的路線,他們似乎是拋棄了重力一樣,一左一右竟然將兩面的“墻壁”作為了踏足點,好似重力被撕裂開來,各自成為了兩支隊伍的支點。
兩支隊伍腳踩“墻壁”,腦袋之間相互交錯,不帶任何停滯地順利交錯,完成交替。
“好奇妙的感覺。”本來慕煙以為自己無法像他們那樣飛檐走壁,準備好使用備用方案了,結果當自己嘗試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也能夠做到。
看來正常的空間遠離在這個走廊里面并不適用。
錯身而過的衛(wèi)士立刻返回了正常的重力方向,然后繼續(xù)前行,而緊跟在身后的慕煙,也隨著他們離開了這個扭曲的走廊,來到了新的地方,這里,應該就是圣尼古拉斯丁圣域。
而初來圣尼古拉斯丁的一刻,慕煙還是露出來驚訝的表情,出來的地方也是一座廢棄的教堂,在圣光的修復下成為了聯(lián)結的通道,這一點并不稀奇,慕煙奇的是,周圍依舊是空曠的草地,和卡爾米勒外圍一樣的環(huán)境,但有著比卡爾米勒更多的斷壁殘垣和廢墟遺址。
如果說卡爾米勒的廢墟,是人為遺棄后,在時間的摧殘下變成了那副模樣;那圣尼古拉斯丁的廢墟,怎么看都像是被戰(zhàn)火破壞所致。
走過許多的廢墟后,慕煙還發(fā)現(xiàn),這些廢墟的傷疤,似乎都是“蠻力”導致的,換而言之,造成這些傷疤的可不是什么火炮導彈之類的熱兵器,而更像是投石機、弩炮、沖車這種古老的攻城武器。
抵達這里后,慕煙便停止了和衛(wèi)士一同前行,因為不需要了。雖然這里和卡爾米勒一樣屬于外圍,但是圣尼古拉斯丁的核心領域,慕煙已經看見了,不像卡爾米勒那樣,就光明正大地坐落在那里。
作為一個東方人,慕煙已經見識過許多形形色色的基督教派圣域了,這也是一件夠自豪的事情,畢竟許多基督教派的神職,一生都未必能夠見到三個圣域。
而且每個圣域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說梵蒂岡的圣彼得圣域,這個天主教派的心臟圣域,無論是走廊還是房間都裝飾地濃郁的宗教氣息,而且極盡奢華,里面每一件常見的宗教裝飾,在現(xiàn)世怕不是頗具價值;圣米歇爾圣域更像是一座隱秘的學府,就像是《哈利波特》中那霍格伍茲一般,畢竟那曾經是盛名一時的修道院;再比如莫斯科的圣瓦西里圣域,就頗有斯拉夫的蒼涼的藝術氣息,或者說倫敦的大英圖書館圣域,全部都是典藏的書籍,似乎是想要成為一個能夠媲美亞歷山大圖書館一樣的存在。
而說到這里慕煙再看圣尼古拉斯丁的圣域,竟然是建立在陡峭山脈上的一座巨大的,中世紀風格的歐式城堡,城堡塔樓頂端還豎立著似乎是代表天主教派的旗幟。
建立在高地的城堡、滿是戰(zhàn)場痕跡的廢墟、以及作為天主教派西方的屏障,毫無疑問,圣尼古拉斯丁圣域的本質,自始至終就是一座要塞。
什么圣彼得的權威,什么圣米歇爾的學識,在這里都要給圣尼古拉斯丁的軍事讓步。
怪不得那時隨行的修女說圣尼古拉斯丁的衛(wèi)士實力可能要比那些征戰(zhàn)的騎士要強,這也不是沒有依據的。
慕煙找到一處較高的地方,拿出來了望遠鏡仔細觀察這座城堡:它建立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之上,外圍還有一圈壕溝?這種設計直接杜絕了那些企圖攀登峭壁進入城堡的家伙的念想,如果想要進攻這座城堡,那么唯一的通道就是正大門的那段山路,也就是要冒著槍林彈雨強行攻破正門。
而且那正門的路可不是平的,而是一個斜坡。
在古代,怕也只有那些巨型的投石機才有效果。
城垛上竟然還能夠看見巡邏的衛(wèi)士,每個塔樓的窗戶也有位置站崗,監(jiān)視著城堡周圍的任何情況。
這讓慕煙不禁懷疑,這座城堡,難道一直處在臨戰(zhàn)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