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這一日,太后領(lǐng)著皇后與眾妃這會兒在宮門口送皇帝出征。六皇子段世坤看到身穿戎裝的皇帝和李氏之后就叫了起來,嚷道:“父皇好威風!母妃好威風!”
皇帝抱起了六皇子,然后看向了李氏笑了一笑。這是李氏的小兒子,也是皇帝如今最小的兒子。這有好幾年了,后宮還一個皇子都沒多過。
洛依塵緊了緊自己的披風,系好了結(jié)扣,規(guī)規(guī)矩矩的站在李氏側(cè)后。她對著宮門,看著后宮這群女人,頓時覺得心情好了很多。這群女人一輩子也出不了宮門了,但她可以。
六皇子高聲跟皇帝道:“父皇母妃,一定要早些回來,等父皇回來的時候,世坤去城外接父皇,好不好?”
見皇帝不說話,他又嚷道:“父皇,你一定要早點回來?!绷首颖е实鄣牟弊硬环?,非要皇帝給他的一個答案。
皇帝蹲下身,把小兒子放到了地上,道:“父皇不是跟你說過,沙場之事,父皇答應不了你什么?!绷首语@然不滿意皇帝的這句話,求助一般地看向了李氏。
李氏看著小兒子,小聲道:“世坤,父皇和母妃一定會回來的?!彼f完,又看向一旁的長子,卻見段世宇仍舊維持這不變的笑意,讓李氏十分的不舒服。
順著李氏的目光,皇帝也看向世宇,只見他還是那副云淡風輕的樣子。李氏心里一沉,她一向不喜歡這個兒子,如今倒是覺得忽略太過了。怎么,這會兒竟覺得世寧身上有一種洛依塵的感覺?
皇帝站起身,把六皇子交給了世宇,道:“跟著你三皇兄吧,你母妃不在宮里,你要搬去南苑了,一定要好生聽你皇兄的話。”
段世宇牽起了六皇子的手,有御林軍的將軍給皇帝牽來了戰(zhàn)馬,皇帝轉(zhuǎn)身要上馬。李氏已經(jīng)翻身上了馬,見皇帝還沒上馬,又趕忙跳下來。
原來是太后又叫了皇帝一聲,說了兩句囑托的話。等太后說完,皇帝才翻身上了馬。李氏也跟在后頭上了馬,看了洛依塵一眼,發(fā)覺她翻身上馬的速度并不比旁人慢,這才將將放了些心。
其實李氏一直是看不起洛依塵的,她總覺得一個嬌小姐上了戰(zhàn)場就是拖油瓶。哪怕是個懂武功的,到時候見了死人,也不知道會怕成什么樣子。
因為段世宇還要跟著去城門見朝臣,便將六皇子交給了一旁的嬤嬤,緊跟著也上了馬,往城門去。
洛依塵坐在馬上,馬蹄踩過金黃的落葉,她抬頭看一眼天空,天空藍天白云,幾行飛鳥。如果能就這么不回來了,該有多好。
太后見皇帝走了,回頭命侍衛(wèi)道:“把內(nèi)宮門關(guān)上,都回去吧?!碧髱е屎蠡仡^往內(nèi)宮走,輕輕地對眾妃嬪說了一聲。
內(nèi)宮門在她們的身后緩緩關(guān)閉,眾妃嬪看著面前再次緊閉了的大門,沒什么太大的感想。對她們來說,從踏進這帝宮那一日開始,她們就注定要在這里生老病死了,宮外的世界,于她們而言,早已無關(guān)緊要了。
皇帝由一萬御林軍護衛(wèi)著,一路快馬出了京都北城門。北上的大軍,朝中的文武百官,京城百姓,已經(jīng)在這里等侯多時了。
見皇帝到了后,要隨駕出征的段世林和段世原一起走到了皇帝的馬前?;实巯铝笋R,對眾人的跪地行禮,只是點了一下頭,道了一聲平身后,便邁步走到了左右丞相的面前。
張謙和才正信見皇帝站在了自己的面前,忙又要下跪?;实垭p手把他們一扶,道:“丞相,世宇初次理政,經(jīng)驗尚淺,朕走之后,朝政之事,你們要多辛苦了?!?p> 這二人忙道:“臣不敢當,皇上,臣一定幫著三皇子打理好朝政,等待皇上得勝歸來。”皇帝拍一下張謙的肩膀,眾臣聽了皇帝的話后,都清楚了,在三皇子與左右二丞之間,皇帝還是更相信這兩個老臣。
李輔國這時走到了皇帝的面前,躬身道:“皇上,大軍已經(jīng)悉數(shù)到齊?!彼f完就站在那里,等著皇帝發(fā)話。
皇帝點了點頭,回頭又看看留下的段世宇,道:“你留朝理政,不可肆意妄為,遇事要多聽朝臣們的意見,若是讓朕知道你們在朝中獨斷專行,朕回朝之后,定不輕饒?!?p> 世宇心中道,說什么監(jiān)國理政,不過就是看門狗罷了。真正的奏折,還都是要送到前線去的。但看著皇帝,世宇還是跪下道:“兒臣遵旨?!?p> 洛依塵這會兒是百無聊賴,自然能注意到世宇的表情變化。這個三皇子,還真是有趣兒。不枉救了他一命,否則竟不知,李氏這么個實誠人,能教出這么個小狐貍。
皇帝又看了看世林和世原,跟李輔國道:“出發(fā)吧?!被实弁情T那里看了一眼,前來給他送行的京城百姓,扶老攜幼,直到這兒都還跪在地上沒有起身。
號角聲響起,三聲炮響之后,大軍往北而去。眾臣又一次跪在地上,與百姓們一起跪送皇帝與大軍北征。
初秋的天氣還不算涼,但大軍是往北走的,本來就是秋天,再往北去就冷的更快了。一個月后,大軍到了朔州城。李氏此時還是一身單衣,若不是甲胄加身,她是半點沒發(fā)覺天兒涼。還是因著盔甲上的鐵片有些凍手,李氏才驚覺已是深秋。
抵達朔州之前,雖也遇到過幾次匈奴人的先鋒,但也不過是小打小鬧。匈奴人只是想搶些糧食,并不想跟大軍對抗,故而好幾次都是虛晃一下便退去。
直到到了朔州城附近,洛依塵才真正了解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或者說,是她自以為了解。被匈奴人防火燒毀的村莊還彌漫著燒焦的味道,餓殍遍地,還有許多人拖家?guī)Э陔y逃。
眼前的一幕幕洛依塵根本沒有見識過,她心目中的戰(zhàn)爭,還停留在兩軍對陣,攻城守城這樣理想的打法。而不是像現(xiàn)在,沒有看到什么大的對陣,甚至連敵軍的影子都沒看到時,只看到百姓流離失所。
其實她并不心疼這所謂的黎民蒼生,她只是想不通,都已經(jīng)到了這個地步,為什么這些愚民還是覺得皇帝是個圣明君主。
這話還是洛依塵在路上偶然聽到的,一個十幾歲的逃難少年在抱怨朝廷戰(zhàn)事不利,而周遭那些上了年紀的人卻在替皇帝開脫。
這些愚民口中一直強調(diào)皇帝親征,愛民如子,不惜親上戰(zhàn)場,也要解民倒懸,救蒼生于水火。
聽了他們的話,李氏倒是一派理所當然,因為在她心里,皇帝就是一個圣主明君。而對于想了許多天的洛依塵來說,這次出征,只是皇帝掌控人心的一種手段罷了。
起先洛依塵不明白,但在朔州城里安定下來之后,她忽然就想明白了?;实鄢稣?,一為史書工筆,想要青史留名;二為掌控朝局,在百官面前立威;三為天下人心,讓所有未經(jīng)教化的愚民相信他的愛民如子。
對于這些,段凌肅是半點也沒想到,他此刻只是想著,匈奴人這樣兇悍,此次不知能不能打贏。聽聞當年皇祖父也曾與北地蒙古的游牧民族打過,戰(zhàn)局何其慘烈。
大軍安營扎寨之后,皇帝一行人也住進了朔州城的驛館里。而后便是召見守城將領(lǐng),以及熟悉戰(zhàn)況。
這些都與洛依塵無關(guān),她需要做的就是一個親兵的工作,鋪床疊被,洗衣送飯。飯都有火頭軍做好,洛依塵只需要去領(lǐng)會來就行。也是皇帝自己找事兒,非要以身作則,與將士們同吃同住。
洛依塵心中不屑的很,說什么同吃同住,有本事你別住驛館,有本事領(lǐng)回來的飯你別倒了重做,有本事你別帶著自家女人上戰(zhàn)場。
“今兒中午的飯好了嗎?”洛依塵心里千萬個不情愿的來替皇帝領(lǐng)飯,李氏就可以坐在他旁邊召見將領(lǐng),偏偏她連那些將軍的面兒都見不到,只能跟一群做飯的小兵為伍。
因著洛依塵每日三餐都要來領(lǐng)飯,那些火頭軍也算是跟她混熟了,自然不在乎她到底是正五品的嬪,還是正六品的將軍,只當是皇帝跟前兒伺候的一個女人罷了。
“這就好,你先等一會兒,今兒安了營,給諸位加菜?!币粋€四十歲上下的老兵又倒了一筐菜葉子進鍋里,洛依塵看得反胃,卻也不能說什么。
就這樣做出來的飯,不怨皇帝不肯吃,就連李氏這樣的人,也是味同嚼蠟,難以下咽。更不要說一向挑剔的鈺嬪娘娘,那是看了就惡心,寧肯餓著,也不想吃他們做的飯。
這么些天了,除了開始的幾天吃了大鍋飯,后來一直是隨行伺候皇帝的王公公在伺候完皇帝辦正事后,再開一個小灶,專門給這幾個挑剔的主子做飯吃。
這也不怨洛依塵和李昱欣拿喬,而是她們做出來的飯還不如大鍋飯。也只有王公公,打小兒伺候人伺候慣了,如今跟著皇帝出來,先是要跟在身邊兒伺候筆墨,傳遞文書,再便是要打點一切生活起居,斷不能讓皇帝委屈了。
段凌肅和兩個皇子這些日子是跟在后軍,后軍押送糧草,皇帝還是放心自己人來做。李將軍乃是先鋒官,后軍的事情便不得不交給那三個人,雖說他們一個個的都沒那個經(jīng)驗,但身份尚在,也能壓得住。
還沒等洛依塵想明白所有的事情,匈奴大軍就開始攻白城關(guān)了。皇帝當即下旨大軍急行,趕往白城。只可惜,匈奴人也并不想在這里耗著,只是虛晃了這么一場,便退回了之前攻下的永康城。等皇帝到了白城關(guān),匈奴人早就沒影了。
如今的戰(zhàn)局也簡單,匈奴人之前已經(jīng)拿下兩城,一個是永康城,一個是更遠一點的興安城。洛依塵之前所在的朔州城,再往前也就是白城關(guān),而關(guān)外,已經(jīng)是匈奴人的地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