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過泰山路逢賊狂
書接上回
在劉備身旁的不是別人,正是未曾離開的趙云,畢竟趙云是跟隨劉備前來徐州的。如果要離開,也得要先和劉備客套一下??勺屭w云沒想到的是,居然在過來的時候,聽到了劉備和陳群的對話,特別是最后劉備輕聲說的那句話,讓趙云聽了個一清二楚。
此時,劉備回頭,見趙云就在身后,先是一愣,繼而很快轉(zhuǎn)換情緒道,“子龍何時來的?”
趙云禮節(jié)性的拱手道,“剛剛過來,正要與將軍話別?!?p> 劉備看趙云沒有異樣,這才暗暗松了一口氣道,“唉,此番出兵,多謝子龍相助了。如今又要和子龍分別,吾實在舍不得啊?!?p> 趙云此時已經(jīng)對于劉備的表演有了心理準(zhǔn)備,故而淡淡的道,“使君勿要難過,以后定有再見之日。還望使君善自珍重。在下先行告辭,回去整頓兵馬。”
劉備非常敏感的覺察到了趙云的冷淡,訕訕的道,“既如此,今晚吾在營中設(shè)宴,同子龍踐行,一醉方休?!?p> 趙云聽罷,拱手道,“不瞞使君,在下領(lǐng)兵期間從不飲酒,故而不敢領(lǐng)命。告辭?!?p> 言罷,瀟灑上馬,帶領(lǐng)護衛(wèi)徑行離開了。
劉備看著趙云離去的身影,眼中的陰郁之氣越發(fā)明顯,久久不曾動身。
話分兩頭,說說陶謙這邊。
經(jīng)過今天的試探,徐州一眾人等對于劉備的觀感大為改變。此時,陶謙正和手下重臣在認(rèn)真盤算著今后的事情。
陶謙先道,“此番又被田辰所料中,不知各位有何高見?!?p> 陳登現(xiàn)在對田辰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所以正色道,“劉備之野心昭然若揭。若非田博遠(yuǎn)事先點醒,恐怕我等皆要被劉備所騙。如今劉備要往豫州赴任,其手下只區(qū)區(qū)千余兵力,恐怕無法壓制豫州之地。陶公不妨從這里著手謀劃?!?p> 糜竺聽罷,點了點頭道,“元龍所言有理。我徐州目下雖然已經(jīng)解圍,但難說曹操會卷土重來,況且壽春袁術(shù)一直虎視眈眈,徐州依然強敵環(huán)肆,仍需外援輔助。劉備既已就任豫州,陶公對其有舉薦之恩,當(dāng)繼續(xù)與之結(jié)盟,以互為助力?!?p> 陶謙聞言,沉思良久道,“吾亦想如此。然則老朽已到病入膏肓之時,指不定哪天就一命嗚呼了。那么徐州的前途又當(dāng)如何,諸公可言否?”
陳群此時道,“陶公不必思慮過甚,還望善保貴體。至于徐州今后之事,吾以為當(dāng)順應(yīng)天時,若再得貴人輔助,當(dāng)可無虞?!标惾汗室庠谫F人這兩個字上面加重了語氣,意有所指。
在座都是人精,豈會聽不出其中的道理。
陶謙贊許的看著陳群,點了點頭,轉(zhuǎn)而對糜竺道,“子仲明日可代吾前往,送別北海與北平援軍,并給兩軍帶去糧草,以為出兵之資。對了,以吾個人名義,給太史將軍及田辰將軍各送五千金,聊表謝意,此外,趙云將軍那里也一樣?!?p> 糜竺躬身應(yīng)命。
陳登道,“陶公,劉備那邊如何處理?”
陶謙呵呵一笑道,“吾明日親自去送劉使君,吩咐下人也準(zhǔn)備好糧草。哼~,量其千余兵馬能拿多少呢?”
眾人一聽,立馬知道了陶謙的意思。
此番來援,北海兵馬毫無疑問當(dāng)居首功。特別是田辰的高瞻遠(yuǎn)矚,無形中讓徐州少走了很多的彎路。這些,都是拿錢財無法衡量的。至于說劉備那邊,名義上是他親自統(tǒng)兵前來,可實際上,其中的大頭卻是北平兵馬。如今,陶謙區(qū)別對待,任誰也挑不出理來。況且,劉備從一個小小的平原相,一躍成為鎮(zhèn)護一方的豫州牧,也算魚躍龍門了。如此的既得利益,比之錢帛更讓劉備滿意。至于說他能不能站住腳,那就不是陶謙要去理會的了。再說,要是劉備不能立足豫州,那么就會來求助于陶謙。這樣一來,陶謙就更能控制住劉備,何樂而不為呢?
籌謀已定,個人自去安排。一夜無話,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天。
太陽剛剛升起,郯城內(nèi)便熱鬧非凡。因為有三支兵馬將要離開,各回屬地。
自北門而出的,是北海與北平兩只兵馬,共計六千大軍。因為人數(shù)眾多,故而也就吸引了大部分郯城之人前來送行。雖然沒有陶謙親臨,但是徐州一眾高官幾乎盡皆前來,同田辰等人依依惜別,盡顯不舍。而郯城的百姓,也從各種渠道,得知此番解圍的最大功臣,就是那個其貌不揚的北海從事,聽聞是田橫的后人,義薄云天,頗有乃祖之風(fēng)。而且?guī)缀跏菃螁螒{借三寸不爛之舌,就把曹操給說走了,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當(dāng)然了,老百姓的心里非常明白,事情不會像是說的那么簡單。不過,既然能避免屠城之禍,保住一家性命,這對于樸實的平民來說,就是最大的恩德了。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東門處,由陶謙親自相送的,新任豫州牧劉備一行。只可惜,劉備這邊只有區(qū)區(qū)千余人,單單聲勢就比北門那邊弱了很多。而且,郯城百姓聽聞,劉備的手下對于徐州人,口出不遜,妄自尊大。因此前來送行的郯城百姓就屈指可數(shù)了。仔細(xì)看去,竟然發(fā)現(xiàn),維持秩序的徐州兵馬,倒是比圍觀的百姓還要多。這樣一來,劉備的離開不像是百姓歡送,倒像是被押解出境一般。
這樣的情況,也讓盡量保持親民形象,與陶謙有說有笑的劉備心中,憤懣不已。而張飛和關(guān)羽則是黑著臉色,一言不發(fā),明顯非常不爽。
不說劉備這邊如何郁悶,咱們單說北門這邊。
與徐州眾人話別后,田辰同太史慈跟隨趙云走在隊伍前面,身后是北平兵馬,再然后是管亥和紀(jì)靈統(tǒng)帥的北海兵馬。兩支隊伍,涇渭分明,互相在行軍中就開始比試了起來。
不同于北平兵馬略顯混亂的腳步聲。北海軍兵在管、紀(jì)二人帶領(lǐng)下,走著幾乎相同的步伐,就連踏出的腳步聲,都異常的整齊,使人一看就知此軍紀(jì)律嚴(yán)明,氣勢不凡。
這可得說一下田辰的功勞了。雖然后世的他沒有參過軍,但是對于這些簡單的軍訓(xùn)內(nèi)容還是了解的。所以,借助自己的超前見識,田辰就把自己對于練兵的一些粗略看法同太史慈和紀(jì)靈交流了一番。沒料想,二人聽罷皆大加贊賞,很快便投入到了實際訓(xùn)練中,而且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因為‘正歸軍’畢竟是黃巾軍轉(zhuǎn)換而來,所以沒有官軍的既成訓(xùn)練模式,更容易接受這種新式的訓(xùn)練方法,所以收效顯著。
趙云對于‘正歸軍’的表現(xiàn)嘖嘖稱奇,當(dāng)聽說是田辰的意見和方法后,不由得對自己這個剛剛結(jié)拜的義弟更加刮目相看。作為統(tǒng)兵的內(nèi)行,一眼就看出這支部隊的紀(jì)律性非常強。令行禁止,不管在什么時代的軍隊中,都是最最關(guān)鍵的鐵律。所謂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這可絕對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
而對于太史慈,趙云也是非常的敬重。他可是與張飛私下有過切磋的,非常清楚張飛的武藝究竟多強??稍诳戳颂反韧瑥堬w的較量之后,趙云自己也在換位思考,若是自己同太史慈單挑,會有幾成勝算。
太史慈倒沒有想那么多,他只知道,經(jīng)過與張飛的一番廝殺后,自己對于武藝的理解,又有了更高的進階。同時,他也在身邊的這個俊朗的白袍將軍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氣勢。雖然不是像張飛那樣的粗狂戾氣,卻還是讓太史慈不敢小覷。依太史慈的看法,這個叫趙云的人,恐怕武藝還要在張飛之上。所以,太史慈與趙云就有了非常多的交流,倒是把田辰晾在了一旁。
不過,田辰并不孤單,因為他身邊還有一個大才能與他談天論地。這個人就是陳群。
諸位看官會問,陳群怎么和田辰走到一起的?
實際上,很簡單。陳群本為潁川人士,若是要回家,恰好與劉備同路。但陳群不愿意再去趟劉備那灘渾水,故而尋了個理由,那就是田辰曾經(jīng)請他去同管寧一起,閱看那些諸子百家的典籍。所以,陳群就美其名曰與大軍同路,也好有個照應(yīng),跟隨這支軍馬一起往北海而來。
田辰高興還來不及呢,當(dāng)然不會拒絕這樣一位三國的大牛人同行。于是乎,倆人在路上胡侃亂論,興致盎然,好不自在。
田辰心中想著,若是能得此人相助,那自己心中一直搖擺不定的目標(biāo),也許就可以實現(xiàn)了。當(dāng)然,他是不會輕易把這個想法表露出來的。
主將們都這么親密無間,手下兵丁自然也就和諧異常。田辰和太史慈都把陶謙的贈金分發(fā)給了手下,趙云本也對這些不太看重,同樣把贈禮下發(fā)。這樣一來,兵丁就高興的不可名狀。每至村莊小城,常去購買雞鴨肉食,互相圍坐一起,吃喝聊天,開心不已。這也無形當(dāng)中增進了兩軍的感情,日后也成為了兩軍同仇敵愾的源動力。當(dāng)然,這是后話。
就這樣,一眾人馬晝行夜休,五日后,來到了泰山郡附近。
時值正午,大軍停歇,埋鍋造飯。
田辰與太史慈、趙云等人聚在一起,準(zhǔn)備分別時的最后一頓飯。因為從泰山郡開始,北平兵馬將向北偏西方向進發(fā),而北海兵馬則要往東偏北方向返回。通過這幾天的相處,幾人之間的感情日漸加深,此時倒有些依依惜別了。
正當(dāng)眾人準(zhǔn)備開飯時,忽然探馬來報,言有賊人在前方搶掠百姓,路劫平民。
田辰立刻向太史慈和趙云諫言,請二人率兵出發(fā),解救無辜。
二人自然不會推辭,雙方一商量,由太史慈和趙云,分別率領(lǐng)麾下各五百輕騎,先行前往迎敵。而管亥、紀(jì)靈等,則率領(lǐng)余下的步兵,隨后支援。
田辰則跟著太史慈同趙云一起,隨騎兵部隊而行。
一路疾馳,大約一刻鐘后,眾人遠(yuǎn)遠(yuǎn)看到,前方塵土飛揚,混亂不已。慘叫聲,怒喝聲,求饒聲等等,不絕于耳。
眾人見狀,無不怒從心起,加快速度,沖了過去。
待得距離百余步時,那邊的賊人似乎發(fā)現(xiàn)了他們,慌亂的開始集合,布陣,倒也稍有秩序。
等到田辰一行緩緩放慢速度,自有輕騎先行過去,大喝道,“大漢北??づc北平郡官兵在此,爾等還不速速棄械投降,否則皆死無葬身之地。”
只見對面一人哈哈大笑道,“小小郡兵,也敢如此大言不慚,難道沒聽過泰山賊之名嗎?”
“泰山賊?”田辰聽罷,陷入沉思,若是沒猜錯,那么這些人就是在歷史上被各方勢力競相爭取,實力讓曹操都不敢小覷的泰山賊寇了。
太史慈冷笑一聲道,“吾來問你,乃是何人手下?臧霸,孫觀、吳敦、尹禮、昌豨?誰是你的主子?”
那領(lǐng)頭的賊人一聽,對面這個年青的將領(lǐng),居然了解的這么詳細(xì),一時不敢說話了。
田辰見狀,心中有了計較,朗聲道,“回去告訴昌豨,就說齊郡田博遠(yuǎn)給他帶話,讓他好自為之,莫要再行害民之事,否則斷無歸路?!?p> “?。?!”那領(lǐng)頭的賊首,一聽田辰點破身份,色厲內(nèi)荏的道,“你怎知爺爺乃昌統(tǒng)領(lǐng)部下?”
田辰呵呵一笑道,“臧霸乃泰山豪強,孫觀與吳敦、尹禮皆為其部下,剿黃巾而起自然不會做劫掠百姓之事。至于那個昌豨,哼哼,反復(fù)無常之小人,為保實力,無所而不用其極。況且,敢在泰山郡城附近搶掠的,除了膽大包天的昌豨,吾實在想不到其他人了?!?p> “說的好!”
一聲大喝,從賊群中傳出,繼而陣型散開,一個長的相當(dāng)猥瑣的壯年男子從中走出,一身錦衣文袍,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
田辰看著那個人,心中有了計較,低聲對太史慈道,“子義大哥,若有機會,定要射殺此獠,免除后患。”
太史慈微微一愣,但是旋即不動聲色的輕輕“嗯”了一聲。
“你就是齊郡田辰?”昌豨大咧咧的看著田辰問道。
“正是本官?!碧锍降牡馈?p> 昌豨一聽田辰的話,陰險的笑著道,“老子奉勸你一句,速速帶領(lǐng)兵馬離開,省的兩下不好看?!?p> 田辰也呵呵笑著道,“我卻不知,官兵剿滅賊寇,乃天經(jīng)地義之事,有何不好看的?”
昌豨并無半點害怕,拽拽的從腰間拿下一物,向田辰一亮道,“田從事,你且看看這是什么?”
此正是:離開徐州返家鄉(xiāng),兩軍若友訴衷腸。不覺路徑泰山地,偶遇三國一餓狼。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笑談君
題外話,看書的多,評論的少,于情于理,都不太好。請君推薦,勞君收藏,愿得諸君,傾心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