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紅籠倩影1 附篇
臘月二五二六,小年那幾天。
“三隊,三隊,跳秧歌嘞,莫來的抓緊來呀,莫來的抓緊來啊~”
晚上七八點,喇叭里又吆喝嘍,叫跳秧歌的去練習(xí)。吆喝嘞人兒是我們胡同里面一家的爺們,年齡不小,有六七十了。
七八歲的年紀(jì)記得不多,每逢年頭這喇叭里都是他吆喝。由此,反到心里估摸著過年氣氛變化大的首先不是家里怎么怎么,而是街里的活動。
那是街里一個老房子,我也不知道是誰的,土屋木窗戶,里頭擱的都是獅子頭、大頭、衣服,鑼鼓以及花船。
我最早的記憶顯得那里雜草叢生,用個木柵欄門擋著,一幫小孩偶爾會在里面玩。
秧歌隊練習(xí)的時候,有很多小孩都去湊熱鬧玩兒。我就扒拉著窗戶往里看,里頭白生生的,顯得特別的干凈,不像外面是土墻。院子里的土地兒都規(guī)規(guī)整整。
老土房外面就是后街祠堂,就一間,有三層黃色琉璃瓦檐,兩邊有兩顆松樹。樹上纏繞著彩燈,祠堂頂上掛著大一點的彩燈。
臨近年三十。外面撒核桃、糖了,快去拾了啊。又很人都聚集在祠堂側(cè)前方的一座兩層小樓邊兒。
我們小孩都去看熱鬧了。那時候,人們都還不怎么富裕。撒核桃是個稀罕事,所以有不少人都有去,但我只是看熱鬧勁兒,不去擠人群里撿。
有核桃,有硬糖,有軟糖,有花生酥。
沒去撿,怎么知道有這些糖果呢?我沒去撿,總有人去撿,說話呀。
年頭聽說要唱幾天戲,街里坑邊都搭戲臺了。
一說有戲唱給神的,一說有戲唱給人的。這年頭的戲估計就是唱給神的,但我琢磨的是唱給村里的祖先的。
年兒這幾天好不容易攢著零碎錢、冒著勇氣買了個玩具手槍,還擔(dān)驚受怕...
戲臺底下是空,黑乎乎,但又有光亮,我們好幾個人都在底下貓著腰玩。
幾個人合伙商量著玩槍戰(zhàn),不許打頭眼,打中身體算數(shù)。我們在坑邊、磚摞、戲臺底下躲躲藏藏。
有一個小孩,我不認(rèn)識,好像是從外面回老家過年的。穿的衣服看著挺新潮的,手里拿的玩具槍也是大個長槍,樣式吸引人。
看著自己手里拿的手槍,心里也是羨慕。不過這想法被我另一個想法壓沒了,因為他打的槍沒我準(zhǔn)!這!就是我自豪的地方!
一手拿槍,啪啪兩槍,嘣到對面另一伙躲身的墻頭上,然后作樣低頭躲下來。還繞墻頭包圍敵人!
我們打槍,也放炮——鞭炮。
一塊錢一把兒的鞭炮,還有擦炮,那時候膽子多大啊,那時候似乎天不怕地不怕。捻子短,點著了,來不及扔,鞭炮炸手上了,也不哭,這樣似乎證明了自己的膽子。
我是把一個炮竹從有炸藥的地方掰開,成V字狀放到地上,后面一個炮竹也是這樣,就是捻子接住第一個炮竹的斷口,好讓炸藥能呲著了。這東西沒人給你說,哎,自己玩著玩著就玩著了。
終于到了除夕那一天。
街道一邊的電線上都掛滿了紅燈籠,祠堂前面一片拉滿了彩旗。
鑼鼓、秧歌、獅子、腰鼓和花船隊,首先是在祠堂前跳一遍,然后是繞著前后街巡回幾遍,讓村里的人熱鬧熱鬧。
有很多小孩跟著看,有的是在里面扮演大頭或者小女孩。
我就在祠堂遠(yuǎn)遠(yuǎn)看了看跳花船。
上了年紀(jì)的老婆兒子們抹粉涂紅,穿綠戴花。那繡花鞋淺點輕搖,花船兒的紅花綠葉船首翹,身蕩漾。跟著砰砰的咚咚的鑼鼓、踩著點。
留下鞭炮撒的紅色街道...
藍(lán)冰風(fēng)
時隔兩三月,今天上線一更。 新老書友求個推薦票,(此書不建議投資) 沒票的捧個書架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