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畫壁的故事最早見于唐代文人薛用弱的
《集異記》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三位著名的唐代詩人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據(jù)故事描述,他們?nèi)艘蝗仗旌⒀?,共同來到旗亭(酒樓)小飲。正好有十幾個梨園伶人和四位著名的歌妓也來到旗亭表演。三位詩人決定通過觀察伶人們唱的詩歌來評判誰的詩最多,以此來決定誰更出色。他們在墻壁上劃了符號來計算數(shù)字。然而,伶人們唱了三曲,卻沒有唱到王之渙的詩。最后,最美的伶人唱了王之渙的
《涼州詞》
,三位詩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就是當(dāng)時的三位名家。這個故事展現(xiàn)了盛唐時期詩人們的豪放爭衡和知己相契的精神風(fēng)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