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喝杯茶是如此的麻煩??!”王九心里暗暗嘆息了一聲。
但同時,王九也很清楚的知道,越這樣的麻煩,才越表明主人對客人的尊重。
此刻,王九正在云兒的帶領(lǐng)下,穿過后院的一個偏廳,要在品茗之前沐浴更衣。花大家的不在,云兒便大膽的打量起龍烈血來。王九覺得這個云兒很有意思,兩人年歲也相差不大,看到走在前面的云兒又忍不住偏過頭來打量自己,王九將嘴一撇,很是不屑的樣子。
云兒掩嘴笑道:“真是想不明白,為何想吃我家的溪里面的魚?!?p> 王九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也不知道為何會有如此想法。只是覺得不吃有些浪費了?!?p> 云兒正色道:“覺得你是個憊懶的家伙,年紀也不比我大幾歲,真不知道為何師傅如此看重你?”
王九道:“噢,是嗎?”
“怎么不是?我跟師傅那么多年了,還從來沒有見過她為了迎個客還要沐浴更衣。我還以為是哪個門派的達官貴人呢?!?p> “為什么就不能是一個如我這樣的人呢?”
“覺得你太年輕了!”云兒說著,瞅了一眼龍烈血,那意思就比較明顯了,“之前不知多少門派的江湖人士、達官貴人天南海北的跑過來找過我?guī)煾?,我從來沒有看到對誰如此慎重過,別說是出門相迎了。有好多人連門都不讓進,就算進來的,基本上也只是在前院,還從來沒有一個客人可以踏足后院的,你是第一個!”
“哦,這么說,你師傅花大家的本事很大啦,我還真是榮幸呢!”
大眼睛的云兒只是抬了抬雪白、尖尖的下巴,眼神驕傲的看了王九一眼,道:“你可知道我們是什么門派?”
“我還真不知道?!?p> “妙真門。我?guī)煾祷ù蠹业谋闶敲钫骈T的門主!”……
云兒將王九帶到浴房之內(nèi),在一個鶴形的銅香爐內(nèi)燃上尾指粗的一小截檀香就關(guān)了門出去了。
浴室內(nèi)立刻飄起了那特有的檀香味,味道很輕。
王九知道,在喝茶品茗之前焚香的香味要“淡而清”,濃郁的香味會影響人的味覺與嗅覺,為茶道所忌。但這種“淡而清”的香味卻能讓人身體放松,精神平靜而愉悅。
房間里的布置很簡單。一木桶,一屏風,一木案。木桶正冒著水氣,木案上整齊的放著一套衣服、一根腰帶還有一雙布鞋。
脫去了身上的衣服,王九坐到了木桶里,木桶里的水溫剛好,在那騰騰的水氣中,夾雜著的是一縷似有似無的檀香味,只一瞬間,王九的精神就放松了下來,縱馬十余里至這棲霞山桃花澗的疲勞瞬間無蹤……
小半截檀香還沒燃完,王九已經(jīng)沐浴完畢。
王九換上已經(jīng)準備好的衣服。衣褲都是棉麻、奶白色,很是清涼。小領(lǐng),無扣,大袖,長擺,還有一條寬寬的褲子,一雙麻鞋,把那腰帶一扎,王九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推開了房間的門。
云兒正在外面等著。
看到推門而出的龍烈血,云兒呆了一呆,熏香沐浴更衣后的王九,大袖飄飄,白衣博帶,神情淡雅中見三分嚴肅,態(tài)度雍容中顯幾分風流……
那衣服穿在王九身上竟然讓人感覺說不出的合適。
花大家的在品茗閣那里等著,看到王九在云生的帶領(lǐng)下緩緩走過來,眼中有一種難言的神采。
看到花大家的,王九拱手行禮。花大家的儀態(tài)萬千地還了一個萬福。
兩人均微微一笑,一起走進了品茗閣。
聰明人和聰明人在一起,有時候確實不需要說太多的話,就如此刻。
品茗閣不大,布置的東西也很少,但卻是簡約而不簡單。
品茗齋的西邊墻上,一扇窗。窗下,外面山坡上的一片桃林。遠處,是滿天火燒般的云浪。
正對著窗戶的是一張木桌,或許說是一段殘留于原地的樹樁。桌子的兩邊,是兩個竹編的軟塌。
最難得的是在品茗齋的南邊,一處天然的石壁,一股清泉自石壁涌出,順著兩道人工雕鑿的石槽在屋中繞了一個半圈,流到外面的小溪中……
品茗齋盡得“簡、樸、通、幽”四字真諦。
“請!”花大家的盤坐于桌子一邊的軟塌上。王九盤坐于另一邊。
“飲茶之道,先求正身、正心、正念,看來你已得個中三味了!”花大家的看著坐得筆直卻又感覺無比自然的王九道。
“花大賓的謬贊,王九受教!”
這時,云兒手捧一個玉罐走了進來,放至桌上退至門口。
花大家的揭開玉罐的封條,里面是一個草紙包的三寸大小的褐黑色茶餅,草紙已斑駁發(fā)黃,上書“大紅袍”三個小篆。
“這個玉盒中裝的便是號稱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狀元”之美譽,乃巖茶之王的大紅袍。此茶存于現(xiàn)今已十數(shù)年,此乃當年的貢茶。如今閩北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上僅存數(shù)株。如用其他罐子裝此茶,時間久了此茶會吸濕,或與罐味相混相沖。故用玉盒最好,陰涼干爽無味無蟲!今天奴家沒有什么好招待的,便一同與奴家飲一杯清茶吧!”
王九聽過武夷大紅袍的名堂,此茶母樹僅存數(shù)株,這還叫沒什么好招待的?
王九雖然不太懂茶,但也明白此茶絕對有市無價。況且單看那玉盒,已是價值不菲!
隨王九怎想,他還是低估了這一塊茶的價值。一直到二十年之后,當王九在一個茶葉拍賣會上再見到這種茶,并以一個夸張的價格拍到同樣的一塊后,王九才真正明白今天自己有多么的奢侈,跟這幾杯茶比起來,那些山珍野味,滿漢全席,實不足提!
茶之三味者,滋味、趣味與信仰之味。
茶之為飲,自口而入,為滋味。
古時陸羽著世上第一部《茶經(jīng)》,人們在品評滋味之余,念經(jīng)讀書,領(lǐng)略茶之第二味則為趣味。
茶之信仰之味則在道、儒、佛于一身,即儒冠、佛袈與道履。
道家萌芽初期,道士崇尚神仙,向往天人合一,茶為重要的祭品,是人道通向天道的橋梁。茶便有了濃郁的道味。
漢唐盛世,佛教入中華大地。信者云集,念佛打座無不以茶解困、凈心。久而久之,茶佛一家,禪茶一味。茶便成了呵護眾生,達至“般若”彼岸的工具。
儒家要求人們志高清廉,“君子之交淡如水”。賢士相聚,茶臨其境,寧靜而致遠!
“柴米油鹽醬醋茶”,為生存第一物質(zhì)所需,此“一昧”;“琴棋書畫詩酒茶”為修身養(yǎng)性、怡情悅志不可或缺的“二昧”;茶道、茶禮與禪茶,則為信仰所需的“三昧”。
茶之承載的三味與三昧,世上無物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