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傍晚的月光

第五張 身世(上)

傍晚的月光 淡了J撒把鹽 1030 2019-05-07 10:09:43

  方連森去世后,方淼青并沒有跟隨方少鴻一同出國,而是去了重慶念大學。這志愿書是根據她外公余志饒的建議來填的,倘若方連森還活著,這事橫豎是輪不到余志饒來做主的。

  說起這余志繞,其實早在和方連森成為親家之前,他是隨著老婆李懷年一起叫哥的。李懷念的父親是方連森的親舅舅,方連森自幼喪母,和這舅舅格外親近。

  所以說白了,方少鴻和余桐是近親,這門婚事當初方連森是極力反對的。方連森處事獨斷,但偏偏兒子的婚事沒有讓自己如意,這也間接導致了他中老年階段的脾氣愈發(fā)專橫暴躁,在他掌控的領地里,沒有人敢輕易說上一個“不”字。

  當初余桐不是沒有想過帶上女兒一同出國,但方連森早早就撂下話,若余桐敢把孫女帶走,他死后絕不留一塊錢給方少鴻。

  方淼青拖著兩個碩大的拉桿箱,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在那個嶄新而陌生的環(huán)境里,她養(yǎng)成了每周給陳耳寫信的習慣。雖然他們互相都有對方的手機號碼和QQ,但她覺得把那些不咸不淡的話寫在紙上會顯得不那么尷尬突兀。在等待回信的過程中,又可以讓她不緊不慢地籌備出些新的話題來。

  陳耳高考發(fā)揮失常,復讀了一年才考進了自己理想的大學,但他性格務實,自覺避開了喜歡的專業(yè),應家人要求選了當時緊俏的計算機系,并在即將畢業(yè)時順利考取了研究生。

  倆人天南地北地通著信,扯一些各自校園BBS上看到的逸聞趣事。方淼青會因為糾結加入哪個社團而向陳耳征求意見,對方也會耐心幫著分析各中利弊。慢慢地,哪怕是在買東西時拿不定主意,方淼青都會把這份猶豫攢起來寫進信里傳達給對方。

  方淼青是在大四那年冬天得知陳耳身世的。

  方淼青寒假回上海的時候,倆人相約見面。陳耳帶她去了一家頗有文藝氣息的咖啡館,一走進店里,撲面而來的舊書味兒實實在在地壓制住了咖啡香,挑高的屋內全是書架,一排排發(fā)黃的舊書足足從一樓連綿到了三層的閣樓。

  陳耳研究生即將畢業(yè),他卯足了勁想和朋友一起創(chuàng)業(yè),但沒想遭到了家人的極力反對。倆人對坐在略顯昏暗的咖啡館里,陳耳把內心的矛盾和焦慮用異常平和的語調講述了出來,就如同在念一則時政新聞一般。

  方淼青聽完,很想說出一些言簡意賅又能發(fā)人深省的話來,但她的手指在舊時樟木箱做的咖啡桌下扣了又扣,直到有木屑開始掉落,依然找不出一句合意的話來。她假裝鎮(zhèn)定地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咖啡,抬起頭沖著陳耳笑了笑。

  “你也覺得我很幼稚吧?其實我自己也知道?!标惗冻鰩е敢獾男θ?,隨即低下了頭,方淼青看到他長長的脖頸上系著一根藍色的繩子。

  傍晚的太陽從書架的縫隙里悉悉索索地照進來,有一絲正好打在陳耳的臉上,方淼青看得出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