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份,小宋在日本給我?guī)Я耸中?,是名為mary's的巧克力,這個牌子我聽過,是模仿比利時的mary所創(chuàng)立的品牌,我有個每年圣誕節(jié)都會寄巧克力的朋友阿藍,我曾向阿藍承諾,每年寄一個不同牌子的巧克力給她,這個習慣持續(xù)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年。不過我選給阿藍的都是歐洲手工巧克力,日本牌子我所熟知的是明治、六花亭、格力高等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品牌,他們的出品與其說是巧克力,不如說是巧克力制品更為恰當,反而不在考慮之列。
但是小宋的饋贈,我還是心存感激的,我想過要一顆顆仔細品嘗,然而實在太低估日本人吃甜的能力了,僅僅吃了三顆,我就因甜膩而???。
品嘗的第一款是經(jīng)典的心型款式,按日語翻譯過來叫牛奶之心,巧克力細膩度一般,和幼滑無半點關系,有著極高的甜度和濃郁的香精味,回味很酸。整體來說比不上超市常見的瑞士蓮,同為工廠產(chǎn)物,瑞士蓮至少沒有玩具般的廉價感。
第二顆芒果巧克力,一樣硬而甜膩,中間芒果夾心的滋味被掩蓋得微乎極微,僅僅在最后吃到一點不自然的芒香精味。
到了第三顆,因為前兩枚太甜,我寄望了杏仁杯巧克力,期盼杏仁苦香能緩解之前的甜膩,這枚確實好很多,雖然回味依舊有討厭的酸味,好在堅果讓本身平庸的巧克力增色不少。不過吃了三顆就基本可以推測出mary's無論工藝還是創(chuàng)意都沒有特別過人之處。
但mary's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卻是頗有傳奇色彩。在日本,將西方情人節(jié)文化和商業(yè)巧妙結合在一起,使其變成女孩子贈送巧克力表白愛意日子的推動者正是mary's的創(chuàng)始人原堅太郎,他在1958年的2月14日首次在東京的百貨店進行了巧克力促銷,雖然銷售額只有微薄的170日元,但原堅太郎并沒有放棄,到了20世紀70年代,情人節(jié)終于成了日本的特色節(jié)日。所以,mary's一開始就是為情竇初開的少女準備的,奈何我和藍都到了被人叫叔叔阿姨的年紀了,也像某些虛偽的成年人一樣,會貪圖一點所謂的品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