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生隨即引臧霸協(xié)同吳敦、尹禮、孫觀、及孫觀之兄孫康往見曹操,曹操當即任命臧霸為瑯邪相,又各任用吳敦等人,后來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與袁紹相拒,而臧霸領“泰山軍”數(shù)萬精兵防御青州,使曹操不用顧念東面戰(zhàn)線,能專心應付袁紹。
………
待眾人散去,公孫離這才打開大師兄宇文絕交給自己的盒子,原來盒中放的是那柄自己當年上山拜師時,王越送給自己的“含章劍”
公孫離想起當時師父王越贈劍時說:“你那幾位師兄找我要了幾回,我都沒舍得給,今日就贈予你了?!?p> 想來是大師兄宇文絕是怕二師兄看到師父的寶劍贈給了自己,從而心生怨恨,這才讓我回去打開。
告別嚴生之后,公孫離和關鳳收拾好一切,關鳳重新扎好發(fā)束,仍是那副男兒裝扮,當即騎馬往張遼大營趕去,天微亮時方到。
待到曹營,公孫離道明身份,軍士遂引見張遼。
公孫離特來相助,張遼自然高興,但對于勸降關羽之事仍無半點法子。
公孫離見張遼愁容滿面,便直言道:“不知有什么可以為將軍效勞?”
張遼道:“徐州已被收復,但關云長卻被軍師用計圍困在土城,我家主公愛才,欲招攬云長,我與他本是故交,知他與劉備、張飛三人兄弟情深,自是寧死不降,我恐主公降罪于云長,使他丟了性命,故而自告奮勇前來勸降,如今已圍困三日,云長連夜幾番沖下山來皆被亂箭射回,我怕日子一長,主公沒了耐心,云長恐有性命之憂??!”
關鳳在一旁聽到其父被困,三番突圍皆被亂箭射回,不由心中掛念,舉止失措起來。
張遼見狀,遂問道:“這位是……”
公孫離聽張遼說與關羽本是故交,又說得情深意切,當下也不隱瞞,說道:“這位是關將軍之女,關鳳?!?p> 張遼聞言大喜,說道:“若有云長親人在側,可同我一起面見云長,說明其中利害,或可保全性命。”
主意已定,張遼遂決定前往土城,邀公孫離、關鳳一同前往。
三人三騎出曹營奔西面而去,公孫離不禁問道:“張將軍孤身前往不帶一兵一卒,難道不怕那關羽趁機發(fā)難,以將軍性命要挾,以此突圍嗎?”
張遼聞言,忽哈哈大笑,尚未言語,只聽關鳳沒好氣說道:“我父親乃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這般下三濫的手段,恐怕只有你這位白馬會的少主才做的出來!”
公孫離十多年未下山對于當今形勢并不了解,也不明白他們口中的關云長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一番話顯得自己“小人之心”不說,還得罪了關鳳,一時不知所言。
張遼聽關鳳言語間雖有責怪之意,卻不生氣,知他二人關系不同一般,便說道:“關姑娘說的沒錯,關云長何等的英雄,怎屑于一時手段而喪一世之英明。”
公孫離聞言心中暗想,從師父、嚴先生口中所說,關云長是位大英雄,連曹司空都敬佩不已,如今連張遼將軍也如此認同,自己心中不禁也多了幾分敬意,更期待見上一見。
待到正午時分,乃至土城,說是土城,其實就是關羽軍士就地取材,用石頭和泥土修筑的簡易城堡。
只見土城上一眾軍士見有生人到來,立馬張弓搭箭,詢問:“來者何人!在敢上前格殺勿論!”
張遼喝道:“勞煩通稟你家將軍,就說故人張遼來見?!?p> 那校尉遂去通報,而城樓上警惕未減,個個士兵橫眉冷目,如臨大敵,如果公孫離三人若有異動,定能讓他們命喪當場。
張遼微微點頭,對公孫離輕聲說道:“你看看這些士兵,剛從下邳城戰(zhàn)敗,又被圍困在此三日,糧草不濟,卻依然士氣不減,全無敗軍之像,單是這一點,可見關云長領軍之道?!?p> 公孫離對于他們這些武將的帶兵之道一竅不通,對于張遼所言,也不以為然,只覺得既然張遼這樣評價,那么關云長確實是位英雄。
過不多時,那校尉來稟,引三人到中軍大帳相見。
初進大帳,只看眼前那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眉臥蠶,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鳳眼生威,臥蠶似霧,英氣逼人,霸氣十足。
公孫離自下山以來未逢敵手,心中自有些傲氣,但在關云長面前,自己竟被這股無形的氣勢所折服,無形中竟感到些許壓迫感。
關羽開門見山說道:“文遠欲來和我為敵嗎?”
張遼搖頭道:“非也,只是掛念故人舊日之情特來相見?!?p> 關羽道:“那你是來勸降我的嗎?”
張遼道:“不是,昔日我與呂布在白門樓,險被曹公所殺,蒙云長兄美言救我,更向曹公舉薦,張遼才得以有今日。而今日云長兄有難,我又豈能見死不救?”
關羽道:“那文遠是來助我的嗎?”
張遼搖頭:“亦不是?!?p> 關羽直言道:“既不助我,來此何干?”
張遼說道:“如今你兄長玄德不知存亡!,三弟翼德未知生死。前日曹公已破下邳,軍民盡無傷害,更差人護衛(wèi)玄德家眷不許驚憂,如此相待,特來告之,令愛在此,云長無需憂慮?!?p> 關鳳這時含淚上前,跪倒在關羽之前,泣道:“父親……”
因關鳳仍是之前那副女扮男裝的打扮,所以關羽并未認出。
關羽將她扶起,柔聲道:“鳳兒…你跑到哪里去了……怎么…怎么這副打扮?”
關鳳道:“大伯讓父親你去鎮(zhèn)守下邳,女兒聽父親的話,留在徐州隨伯母學些女紅,可那日曹軍攻破城池,大伯和三叔出城御敵都失散了,整個徐州一片混亂,我本想帶著兩位伯母到下邳城,沒想到中途又遇追兵,打斗間和兩位伯母失散了,一路逃亡,直到今日相會?!?p> 關羽面露苦色,對張遼道:“文遠欲使小女相挾,要我歸降乎?關某今雖處絕地,但視死如歸,文遠這便下山,關某即刻下山迎戰(zhàn),城若破,有死而已,有何懼哉!”
公孫離聽到此處,心說張遼將軍恐關羽拒降而亡,良苦用心勸誡,沒想到這關羽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以為張遼會拿關鳳要挾他歸降,當下心中不岔,說道:“關將軍,張遼將軍幾次三番,好心相勸,將軍你不領情便罷了,怎么還詆毀張遼將軍。先前來時,張遼將軍未帶一兵一卒,我恐其遭你毒手,可張遼將軍言‘關云長乃當世英雄,恥于手段低劣’,如今看來,關云長不過是一‘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俗人罷!”
張遼喝止道:“住口,關將軍面前,豈容你多言?!?p> 關羽聞言,只一撫須,靜心道:“文遠為人,我豈不知?只是如今各為其主,文遠對曹操是忠,對我是義,為救我性命,難免陷入忠義難兩全的境地,我若降,則可成全文遠之忠義,于我兄長則是不忠不義。我若不降,則害文遠于不義之徒,為今只有一死,文遠不必為我費心,亦不會為忠義之節(jié)所左右?!?p> 公孫離聞言震驚,此人將生死置之度外,為其忠義忘乎所以,當即心中膜拜,自知方才言語有失,真正持“小人之心”者乃是自己,心中慚愧,不敢在言。
張遼聞言大笑道:“云長此言豈不為天下所笑乎?”
關羽不解,問道:“關某仗忠義而死,安得為天下所笑?”
張遼道:“云長今日若死,其罪有三?!?p> 關羽道:“且說我有那三罪?!?p> 張遼說道:“當初云長與兄長劉備立桃園之誓,共同生死;今劉備方敗而云長即死,倘若劉備某日復出欲求云長相助而不得,豈不負當年之盟誓乎?此罪一也?!?p> “劉備以家眷付托于云長,云長今日若死,二位夫人無所依賴,則負劉備依托之重,此罪二也?!?p> “云長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與劉備匡扶漢室,只想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此罪三也。云長有此三罪,我不可不告?!?p> 關羽沉吟片刻,說道:“文遠說我有此三罪,要我怎樣?”
張遼道:“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則必死;徒死無益不如且降曹公;來日若是打聽到劉備音信,知他在何處,可即刻投之。一者可以保二位夫人無憂,二者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云長宜詳之?!?p> 關羽說道:“文遠言有三便,關某亦有三約,若能答應,我當即卸甲;如其不允,吾寧受三罪而死?!?p> 張遼問道:“曹公寬洪大量何所不容,愿聞三事?!?p> 關羽說道:“其一,吾與兄長設誓共扶漢室,吾今乃是降漢不降曹;其二,我兩位嫂嫂住處請給俸祿瞻養(yǎng),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其三,若得知兄長下落,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望文遠急急回報,說明緣由?!?p> 張遼得聞關羽肯降,大喜過望,遂留關鳳、公孫離在此,獨自一人前往曹操大營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