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九如頌

第三十二章 杜家

九如頌 東皇龍珠子 2059 2019-10-26 21:17:01

  周九如聽到那位郎君再一次長嘆道:“準(zhǔn)確地來說,以前我不明白,我對你的好,到底是同情憐惜多一點,還是愛戀多一點?”

  “自打我聽說,你被你母親帶去了京城,我像是卸下重?fù)?dān)般渾身輕松。這時,我才明白,一直以來,我都把你當(dāng)成了我的責(zé)任?!?p>  “所以阿月,你也要學(xué)會看清自己的內(nèi)心,你對我,到底是從小習(xí)慣使然的依賴,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慕?”

  “我……我不知道……”又開始哭了。

  “這哭包,還真是個菟絲花。”洞外偷聽的周九如,撇了撇嘴,很是不屑。

  “以前,我一想著讀書考功名,根本不懂世間的人情世故,也沒有好好的教導(dǎo)你,是我的不是?!?p>  “生而為人,我們應(yīng)當(dāng)尊國法,守禮法。既然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們都應(yīng)該遵從。”

  “小叔叔,母親和盧伯母在觀音殿聽浮云大師講經(jīng),這會也該散了,我要回去了?!卑⒃卤苤鼐洼p,很明顯不想再聽這位郎君的說教。

  “好吧,我先送你下山?!?p>  很快,周九如就聽到了細(xì)碎的腳步聲,逐漸地臨近洞口。

  她心中還在納悶,到底是誰家的女郎,如此的不知禮數(shù)?

  樂水已經(jīng)帶著她,飛到了旁邊山崖的半腰,纖細(xì)的身子緊緊地貼著嶙峋的石塊。

  洞內(nèi)的一男一女很快就走了出來,千年千月一著急,也不管叢林葉子上那蟲啊刺的,轉(zhuǎn)身就鉆了進(jìn)去。

  一位梳著雙螺髻的小娘子走在前頭,十三四歲的模樣,個子不高,瓜子臉,肌膚瑩白,眼神怯怯,紅的跟兔子似的,看起來有些靦腆。

  落后幾步的少年郎君,大約十六七歲,身穿淺藍(lán)袍衫,柳眉星目,非常俊挺。

  待他們走遠(yuǎn),她吩咐樂水:“你去給我查查,這倆不懂規(guī)矩的,到底是誰家的?”

  這京中除了母后的外家,難道還有其他的盧姓人家?

  ……

  第二天,午膳過后。

  周九如躺在床上小憩,千月輕手輕腳地走了進(jìn)來,稟道:“公主,樂水回來了?!?p>  “這么快?”周九如有些驚訝,坐直了身子,“叫她進(jìn)來回話。”

  進(jìn)屋行完了禮,樂水便把查出來的事情,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平述了一遍。

  “昨日的少年郎君,乃禮部尚書杜縝的堂弟杜緹,今年十七歲。

  與他一起的那位小娘子,閨名杜寧月,是杜縝和杜緹的侄女。剛滿十四歲,跟公主您還沾親帶故的,是盧二夫人夏氏的女兒?!?p>  周九如一聽,就明白了。

  夏氏,閨名玉娘,原是杜縝的堂弟媳婦,后改嫁周九如的二表舅盧志永為妻。

  杜縝金州人,他祖父有三子,到了他父親這一代,人丁不旺,每房都只有一個獨苗。

  二房唐老太太青年守寡,很是孤苦,便去善堂抱養(yǎng)了一個孩子,取名杜純。

  夏氏是唐老太太妹妹的女兒,與杜純從小就有婚約。

  父母去世后,她和弟弟夏榮,便被姨母接到了杜府撫養(yǎng)。

  及笄后嫁于杜純?yōu)閶D,第二年便生下了長子杜文全,兩年后又生了女兒杜寧月。

  杜家二房后繼有人,唐老太太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

  她樂呵呵的對長房侄子杜縝,感慨道:“即使現(xiàn)在我死了,也有臉去見你二叔了?!?p>  誰也沒想到,不幸來得如此之快。

  夏氏懷第三胎時,杜純應(yīng)好友之邀到錢塘江觀潮,不慎掉入江中送了命,夏氏也因此小產(chǎn)。

  唐老太太哭得傷心欲絕,青年喪夫,老年喪子,人生最痛苦的兩件事都讓她趕上了。

  她老了,活一天算一天,但她不想讓夏氏也過這樣的日子。孝期一過,她就派身邊的老仆請長房的杜縝夫婦過來說話。

  見到杜縝和他的夫人王氏,唐老太太也不兜圈子,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道:“逝者不歸,生者卻還要繼續(xù)活下去。二房既有了香火延續(xù),玉娘也沒必要在杜家守一輩子,趁她還年輕,找個人讓她嫁了吧!”

  “王氏,你是長嫂,這事就勞煩你了。兵慌馬亂的,也不講究什么門當(dāng)戶對,挑個家風(fēng)嚴(yán)謹(jǐn),溫良敦厚的男人,能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就行?!?p>  因戰(zhàn)亂人口驟減,連官府都支持寡婦改嫁,何況這是二房的家務(wù)事,杜縝和王氏身為晚輩,實在不便多言。

  見老太太心意已決,夫妻倆便應(yīng)承了下來。

  王氏辛苦張羅的人選,夏氏因舍不得孩子,都被她以各種借口搪塞,不了了之。

  再一次吐血后,唐老太太擔(dān)心自己死了,外甥女就真的不能再嫁了。

  就有些遷怒杜縝和王氏,說他倆沒盡心。

  王氏的妹妹嫁在魯?shù)孛鲜祥L房為長媳,時常來信傾訴世家宗婦的不易。王氏回信以夏氏之事,報怨了幾句,小門小戶也有道不盡的煩惱。

  事有湊巧,孟王氏回信說道,夫家伯娘盧氏的娘家二侄兒儀表堂堂,卻婚姻多舛。

  元配難產(chǎn)死去,孩子也沒能活下來,續(xù)弦又是難產(chǎn)而亡,留下一個女兒,有長嫂陳氏抱養(yǎng)。

  再定親還沒娶進(jìn)門,女方又生病死了。

  接連死了兩任妻子,一個未婚妻,盧二郎這克妻的名聲算是坐實了,眼看著過了而立之年,還是孤身一人。

  族里上了歲數(shù)的長輩提議,不如求娶生育順利,身體康健的寡婦。

  夏氏這條件,還真勉強夠得上。

  盧家乃百年世族,杜家只能算是出過官身的大戶人家,夏家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不過是金州地方上的富戶。

  盧二郎性格溫和,又一表人才,這門親事不論怎么看,都是高攀了的。

  唐老太太不再由著夏氏的性子,以姨母之名應(yīng)了婚事,果斷地讓她改嫁,還陪了豐厚的嫁妝。

  魯?shù)佚R州雖然離浙地的金州很遠(yuǎn),又因戰(zhàn)亂,書信常不能及時帶到。唐老太太仍堅持兩月一封書信寄給夏氏,鼓勵她在夫家好好生活,不要牽掛孩子們。

  夏氏果然不負(fù)眾望,嫁入盧府一年零幾個月,就順利產(chǎn)下一子。

  

東皇龍珠子

重新修過,昨晚困的不行,沒時間改,大家可以重新下載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