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重生之商女好嫁

第二十六回 緣由

重生之商女好嫁 熊貓?zhí)介L 2169 2019-11-19 10:00:00

  李氏斷斷續(xù)續(xù),邊說邊流淚。許是這十幾年哭得太多了,也就變成了熟練工種,嗚咽之間眼眶里的淚珠不要錢似的滾落個不停。李太太聽到這里,氣得差點沒摔了茶盞,直道,“姓孫的欺人太甚!”又不禁指著小姑子道,“妹妹,你真真糊涂!”

  “你可知道你父親臨死,眼睛還直直得望著門外,盼你回來送他一程!”

  “哪怕孫家強留,但凡差人送封信來,你有父親,有兄弟,何至于淪落為妾?”

  李氏聽著嫂子一席話,淚更如水一樣地涌出來,哭道,“琳瑯不孝??!”

  李太太心里既罵小姑子蠢,又可憐她一世受磋磨。既怒其不爭,也哀其不幸。只是眼下再說這些也是無益,只待她稍稍收了淚珠子,才又問道,“你先前既不肯告與我們知道,如何這次又特特的回京來了?”

  這一問又惹得李氏抽噎起來。

  那姓孫的不肯辭原配,自不是因為什么夫妻恩愛,情意無限。實是因為原配出身乃是漢陽早年的綠林世家,到她父輩那會兒雖已沒落,但仍有江湖豪客的氣派,更兼兄弟眾多。

  一個個孔武有力,殺人放火勾當雖不至于,但揍他個半死實不在話下,萬一手頭再重點……姓孫的但凡敢休妻,原配先讓他小命休一休。

  那姓孫的欺軟怕硬,這邊畏懼原配威勢,那邊又管不住自己風流,招惹了李氏,欺她不敢告知父兄,就以妾充數(shù)。

  原配自然知道姓孫的是什么貨色,多個妾也不算什么大事,更兼這個妾還自帶銀錢傍身,也不用她養(yǎng)活,就只當沒看見。

  李氏從一開始的憤恨,到后來的無奈,性子也就被慢慢磨平了。待有了兒子,更門也不大出了。只一心教養(yǎng),這輩子也唯有盼他出頭罷了。

  那原配自有三個兒子,最小的都比立哥兒大五歲,所以倒也沒嫌立哥兒礙眼。雖沒什么善待,卻也沒下辣手,也只當沒看見。

  至于那姓孫的,自落榜后,平日里不是與三五狐朋狗友一起喝酒罵考官,就是從李氏這要了銀子去楚館秦樓的姑娘們身上找慰籍。

  三年后再上京城,不出意外,果然又是落榜。

  自那以后,他就越發(fā)放浪形骸的不像了,到后來更連考場都不進了。只道,“醉里且貪歡笑,要愁哪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者全無是處?!睍膊豢戳?,只一心當那閑散快活神仙。

  轉(zhuǎn)眼去年年底,也不知是黃湯灌多了,還是青樓姑娘的身上力氣使多了,姓孫的糊里糊涂的就去了。

  原配熬了這么多年,終于輪到兒子當家,好不自在。給了50兩銀子,算是分給立哥兒的家產(chǎn),客客氣氣得打發(fā)李氏走人。畢竟作妾的,想作未亡人也輪不上,既然姓孫的走了,那就別賴在這個家里了。

  李氏當年陪嫁的銀子,這二十年早散盡了,拿著這50兩銀子,如何好過日子?兒子也算出息,如今已得中秀才,訪師求學,更得大把花費。

  為了兒子的前程,左右思量,李氏這才只好再回京城,投奔哥哥。說到這,李氏含淚對李太太道,“我縱有萬般不是,也只好厚著臉皮,求哥哥嫂子收留了?!?p>  李太太聽到這,心下已是全明白了。為母則強,小姑子糊涂了一輩子,終了還是為了兒子,才肯回的京城。若只為她自己,估計寧可老死在漢陽,也再不回來丟人現(xiàn)眼了。

  再看一旁的立哥兒,見他早蹲下身,一手扶著母親,低低勸慰,一手拿著帕子,替她擦眼淚。

  倒是個孝順的好兒子。

  李太太心知李四平雖對這個妹妹不聞不問那么多年,但親兄妹的血脈總是剪不斷,更兼年紀大了,人老多情。再多的氣,這二十年也該生完了。

  為而也不待李四平回話,就徑自作主道,“妹妹這叫什么話?既然來了就住下。李府以前是你自己家,現(xiàn)在也還當自己家?!?p>  又寬解小姑子道,“再過幾日,正好你二嫂他們也要從嘉興過來,一大家子骨肉團聚,有多少歡喜?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你們兄弟姐妹分開了這么多年,如今還有什么想不開的?”

  “至于立哥兒,我家志遠虛長幾歲,幾年前中了舉,現(xiàn)在家里攻書。立哥兒想溫習學問,也暫可從志遠那借書來看?!?p>  說到這,李太太臉上又是藏不住的喜氣,“還得告訴妹妹個好事。恐怕你還不知道,你走后的第三年,你二哥就中了二榜進士,拜在了如今的戶部侍郎蔡嘉義門下。現(xiàn)因擔任嘉興郡丞得力,已選了戶部主事,不日就要進京赴任了。等他來了有閑,指點下孩子們文章,那是再妥當不過了?!?p>  李氏聽到這,也是喜不自勝。單看碼頭上李府家下人等的穿著氣派,再看一路走來院子的陳設(shè)擺放,就知道李府如今的興盛發(fā)達。

  因家里是商戶門第,那時姓孫的沒少嫌棄。再沒想到這些年,姓孫的屢試不第,二哥卻一舉越過龍門。如今已然這般出息,這般厲害了!

  一時間,孫氏心頭翻過無數(shù)浪頭,有為娘家終于發(fā)達的歡喜,有為自己走錯路的悔恨——當年只要按著父兄安排,有這樣的娘家撐著,她在夫家什么樣的好日子過不得?

  只是“悔恨”這件事這十幾年早已經(jīng)折磨的她麻木了,現(xiàn)如今再多也只是一晃而過,總是歡喜占據(jù)了她的心房。

  要知道李氏一路走來也是忐忑,既怕娘家嫌她有辱門楣,不讓進門,又怕娘家力薄勢弱,有心幫襯也無錢無力。

  如今見嫂子仁善,娘家勢大,一顆心終于放下了。

  待到晚間,李四平回府,兄妹之間多少悲欣交加且不去說,李太太也招呼志遠、志敬、志成、青妍并周氏、錢氏及小一輩的與李氏母子見過。

  李氏雖然來得突然,但不過母子二人。另有一個當年的陪嫁丫頭,嫁給了孫府的一個小廝鄭光,這次也一并進京。一行統(tǒng)共不過四口人,西院那三間側(cè)房倒也很住的下。

  李四平生意場上逢場作戲雖然不少,家里也有兩房妾室,但與陳氏這數(shù)十年夫妻情分不是假的。見老妻這些日子給弟弟、妹妹事事操心,安排的樣樣妥帖,再沒有可挑揀的,夜間人散后,也放下白日里一家之主架子,多少溫言軟語謝過且不提,只知道第二日一向覺少的陳氏竟難得的起晚了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