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異世中興大明

第廿四章:官軍韓城剿流賊;洪諺演大敗王左掛(二)

異世中興大明 史河拾珠 2004 2020-06-29 02:37:35

  流賊進到八十步,原明軍降將降卒開始彎弓搭箭射擊城頭官軍,守軍開始出現(xiàn)傷亡,洪諺演寶劍斜指,城上弓箭手開始反擊,有悍賊將云梯搭上城頭,守軍馬上用撓鉤推翻云梯,將流賊摔得骨斷筋折,問時滾木擂石砸翻云梯,將流賊砸成肉餅。

  但流賊畢竟人多勢眾,終于登上城頭,守軍長槍手立即上前突刺,將流賊趕下城墻,城上城下血流成河。面對流賊悍不畏死的攻擊,要不是洪諺演鐵腕治軍,昨天剛在大河灘斬了五十名逃卒,用鮮血給他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加之翁城藏兵洞還有兩千精銳家丁督戰(zhàn),這些輔兵早就崩潰了。

  洪諺演見誘敵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也不做無謂的犧牲,寶劍歸鞘,掌旗官令旗一展,城頭守軍有序撤退。

  “城破了!”有悍賊打開南城門,流賊潮水般涌進城來,王左掛進城一看,登時傻了眼:“面前不是寬闊的街道,而是沙袋壘起的翁城?!薄吧袭斄?!快撤!”撤?進了翁的王八還有逃走的?藏兵洞里兩千精銳啟動翻板,流賊如下餃子般落入餡阱,被刀劍竹簽當場刺死的還好,僥幸未死的發(fā)出不似入聲的慘叫,令人毛骨悚然。

  官軍出了藏兵洞,也不浪費槍彈,弓箭三輪覆蓋射擊,翁城中已無站著的流賊,匪首王左掛也被射成了刺猬。

  正如所有的警匪片一樣,警察總是在匪徒火并后姍姍來遲。

  就在洪諺演南門大勝,西北兩門即將失陷時,揚鶴率領官軍從韓城四面包抄而來。李鴻基、張敬軒見勢不妙,早就備用小船帶著心腹渡過大河,其他流賊就沒那么好命了,連二匪首苗美都被趕下大河喂了王八。剩下的全被官軍剿滅,由于陜西缺糧,在楊鶴等官員默許下,官軍將流賊斬盡殺絕,沒有留下一個降俘。

  戰(zhàn)后楊鶴首先上奏為洪諺演請功,建炎帝龍心大悅,加封洪諺演為陜西總督,全面負責陜西的剿賊。

  李鴻基逃過大河,輾轉(zhuǎn)到了河南,投奔他的姑父高迎祥,在他手下?lián)巍瓣J將”,發(fā)誓將造反大業(yè)進行到底。

  張敬軒逃到山西,覺得和這些“豬隊友”混在一起遲早沒命,便誰也不投奔,扯起“八大王”的大旗,獨立山頭,很快在流賊中闖出了諾大名頭。

  洪諺演就任陜西總督,面對赤地千里的陜西,撫民就讓他焦頭爛額,也沒心思過河剿賊,鬧了七、八年的西北流賊之亂,詭異地平靜了下來。不過有心人都知道:這不過是暴風雨的前夜。

  建炎八年,高迎祥等十三家流賊匯聚河南滎陽,召開大會。會上“闖將”李鴻基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zhàn)”的戰(zhàn)略方針,表現(xiàn)出卓越的軍事才能。

  會后,“闖王”高迎祥率“闖將”李鴻基、“八大王”張敬軒等流賊十多萬人東征,準備襲擊大明文帝父兄陵寢所在——中都鳳陽府。

  此時“八大王”張敬軒的流賊隊伍兵力最強,成為東征的主力軍。連破河南固始和安徽霍邱等縣,兵鋒直指中都鳳陽城。

  建炎九年正月的一天,鳳陽大霧迷漫,能見度不足50米,張敬軒率流賊躡足潛蹤包圍了鳳陽城。等到鳳陽守將朱國能發(fā)現(xiàn)賊蹤,已為時已晚,兩萬明軍不到半天便被張敬軒部全殲,朱國能戰(zhàn)死。

  危難時刻,總漕(負責漕運的官員)楊一鵬挺身而出,組織兩千潰兵和民眾與流賊英勇戰(zhàn)斗,怎奈因缺乏軍事訓練,被流賊一一斬殺。

  由于鳳陽沒有高大的城墻,很快被流賊占領。張敬軒指揮流賊前往城南七公里處埋葬文帝父兄的明皇陵,一把火燒光了地面建筑,并把皇陵裁種三十萬株松柏撥除焚毀。張敬軒部流賊還殺死守陵太監(jiān)六十余人,并釋放關押在皇陵的皇族犯宗一百六十多人。

  中都留守朱國正城破后率部和流賊英勇巷戰(zhàn),斬賊二十七人,最后力竭,被流賊亂刃分尸。指揮包文達大呼酣戰(zhàn),力竭被俘,流賊令他脫甲投降,他不但不從還破口大罵流賊。被砍掉左臂,仍不屈服,最后被砍掉了腦袋。

  張敬軒部將“掃地王”、“太平王”部攻入鳳陽府,知府顏應暄為了活命,脫掉官服混入罪犯之中,但仍被認出來亂棍打死。流賊還殺死鳳陽府文官六人,武將四十四人。焚毀房屋數(shù)千間,殘殺無辜百姓兩萬人。

  張敬軒下令屠城“三日不封刀”,流賊還剖開孕婦肚子,將嬰兒挑在馬槊上,奸淫擄掠無惡不作,所犯最行磬竹難書,堪稱神州大陸上世紀倭寇“南京大屠殺”的祖師。

  駐守南京的明軍得知鳳陽被破,馬上發(fā)兵增援,各地也紛紛出兵,張敬軒率部向廬州退卻,在廬州東郊逍遙津飛虎橋被廬州王朱慈炅的大明中興軍打得落花流水,向桐城方向狼狽逃竄。

  建炎帝得知皇陵被燒,馬上穿上喪服到太廟哭嚎請罪,殺了鳳陽巡城御史,并把早已待罪在家的五省總督判了死罪。

  建炎十七年,李鴻基破了燕京城,曾派人和建炎帝議和:要朝廷割陜西為其駐地,賠償軍費十萬兩,五萬也行。李部歸順朝廷,但聽調(diào)不聽宣,立即開赴山海關,忇助吳三桂抗擊燕虜。

  建炎帝眼前閃現(xiàn)鳳陽皇陵被燒的火光,加之顧忌“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的武帝祖訓,最終沒有答應,在煤山歪脖子樹上自溢殉國,前明就此滅亡,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面對明軍大軍云集,“闖王”高迎祥率部逃出鳳陽,在皖南落入前來增援鳳陽的陜西總督洪諺演的埋伏圈,被生擒活捉,押往燕京,建炎帝下旨在菜市口將賊首高迎祥凌遲處死。

  高迎祥余部擁“闖將”李鴻基為新“闖王”,率部逃入河南伏牛山區(qū),扛起殺官造反的大旗,決心把造反大業(yè)進行到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