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無有門

無有門

石亞輝 著

  • 奇幻

    類型
  • 2020-04-10上架
  • 163298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前序

無有門 石亞輝 496 2020-04-07 01:27:39

  宇宙只是一顆粒子。

  宇宙只是其中一顆粒子,

  那么粒子之外還有粒子,

  粒子之內還有粒子。

  清末,慈禧原本秘煉制長生藥,結果卻事與愿違。后來青城山無意中出現(xiàn)了幾只吸血鬼,他們不老的身體一直活到了二十一世紀。并一直用自己冷靜的眼光,看著這個世界的時代變遷。

  幾位主人翁是鬼是人,走的是善道。而其他幾人走上了鬼道。雖并不是他們的本意,但他們還是被諸多現(xiàn)實問題牽引著,成為儒釋道下的吸血鬼。有些人做著人事,有些人做著鬼事,而有人被看作吸血鬼,卻又是這個時代潛在的至善者。

  在某一段輪回里,走在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歧途里,也固然一直想打破這些。在無有空間里,他們從這里開始,從這里結束。不希望習慣在已知和未知中生存,但也逐漸習慣著這么地走。當遍讀了易經、圣經、古蘭經、儒釋道,及其他一些古今中外哲學、學說,仍發(fā)現(xiàn)有諸多平衡點需被找尋,仍有大量問題不能被解決。故事在清末再一次被展開。

  未來他們的后輩發(fā)現(xiàn),葉子里有宇宙,雪花里有宇宙。我們的太陽系、銀河系,及我們的宇宙,或在雪花里,亦或是在葉子里,舜息萬變。之后他們及后輩們,遁入至微世界,飛越天空,穿越宇宙。從而,走過世間的倉促,體會涅槃寂靜中的微妙,見識天空之外的天空,宇宙之外的宇宙。

  然后輩思:佛里有哲學,宇宙里有科學。那么佛與宇宙是什么關系呢,哲學與科學又是什么關系。

  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也一歲一枯榮。

  一粒塵埃,內部也有著完整的宇宙。而我們也住在塵埃里。

  他們發(fā)現(xiàn),超級顯微鏡和超級望遠鏡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世界。

  事物皆由原子構成,人類與動植物如是。宇宙之大,至今我們也不知道宇宙的盡頭在哪里?

  其實處處是宇宙,每一顆原子放大后就是一個宇宙。雖聽起來有些荒誕,但卻有跡可循。

  宇宙星體一刻不停地旋轉著,月球圍繞著地球公轉,地球繞著太陽轉。此外,在太陽系之外還有銀河系,銀河系也在轉。宇宙墻之外還有宇宙。之外還有之外。

  決定星體旋轉的條件是引力,引力小的物體被引力大的物體吸引著,并繞其旋轉。而在原子內部,質子和中子則圍繞原子核旋轉,這一規(guī)律就如同宇宙星辰。之內還有之內。

  太陽系內的行星圍繞太陽運行,在經典物理學中的解釋是因為行星受到了太陽的引力作用,而圍繞太陽運行。按照廣義相對論的理論,太陽周圍的時空被太陽巨大的質量影響,形成時空彎曲,而行星則是按照其測地線運動。

  量子力學則認為,引力是由于兩個粒子交換引力子導致的。

  力、暗物質、反物質、時間、光速來自于哪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太陽燃燒完了會成為黑洞,黑洞吸收到一定量會成為恒星。

  也許太陽本就是另一時空對的黑洞,黑洞本就是另一時空的恒星。

  地球、木星、太陽都有較大的質量,而宇宙里也有負能量,所以,以前有科學家算出宇宙的質量只有28克。也有人認為,宇宙大爆炸前的奇點也是28克。

  而現(xiàn)看來,宇宙的質量為零。如同伏羲的八卦圖,黑白運轉,相加為零。

  在一段時期里,西方發(fā)達國家一度在往外研究得更廣,而東方發(fā)達國家在往內研究得更深。我們將用比現(xiàn)有再放大千萬億倍的顯微鏡,去看物體。用更高倍望遠鏡,瞭望宇宙墻之外。也用我們天然的眼睛看周圍世界。

  至微世界和至宏世界,是一樣的形態(tài)。

  那么,宇宙地圖可絢爛地在我們眼前綻開。時間與空間,沒有開端、終點、邊界。我所處世界的現(xiàn)在,相對論、量子力學類似的理論,已經匯集成了統(tǒng)一理論,在統(tǒng)一理論下,產生出一個無有門。通過無有門,此次瞬間,來到清朝末年。我們將先從此時展開。

  《無有門》是一部集奇幻、科幻、荒誕、現(xiàn)實于一體的奇科幻小說。小說落筆于二零一一年八月,構思框架確定于二零一二年,收筆于二零二零年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