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完本了。
按照原定計劃,應該是在35萬字左右的,結果還是超了。
這本書讓我有種得不償失的感覺。
網文是個非常吃天賦的行當,粗看可能覺得大家都差不多了,但動手寫之后才知道差距。所以我覺得寫得很累,非常累。
要查資料,這個就不多說了。
對于資料的甄別選擇也不講了。
對于讀者而言,你們不需要知道這過程有多痛,完全沒必要,你們只需要評價成品即可。
對于同行來說,這也不見得光彩,因為只有缺乏天賦不得已才去走這條路。
對成品不是特別滿意,可過程我很享受。
我黨領導的抗戰(zhàn)是個非常好的題材,深度廣度都不缺,尤其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對于江南抗戰(zhàn)不管是傳統(tǒng)文學還是網文都甚少涉及。
但從戰(zhàn)斗的激烈和殘酷程度而言,可歌可泣。
我當時就琢磨,作為一個寫手多少也要有點社會責任感,寫這個賺不到錢,甚至會挨罵。
我認。
也不后悔。
現(xiàn)在至少是寫出來,雖然是小說有很多虛構的地方,但我想內行的讀者應該能看出來,這里有大量紀實性的東西,但礙于各種原因語焉不詳處甚多,沒法細細拆解,也是遺憾。
然后也就明白了,為啥之前哪怕是傳統(tǒng)文學對這個題材都很少涉及的原因,確實太復雜,太一言難盡。
……
然而那些紀實資料,尤其是細節(jié)處對人的沖擊極大,我最無法忘記的就是朱志英妹妹的那句“到時候,我們就有樹葉子吃了……”這話我只看了一次,然后就再也無法忘記,時刻盤旋在腦子里。
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在春節(jié)最大的愿望竟然是以后能吃上樹葉子-這不是人間地獄,什么是人間地獄?
更可怕的是,這不是我杜撰的,而是來自某個私人的回憶。
看到時我就被震撼,完全無法忽視,最終化用到了書里。
書中經常有許多看起來多余的說明性文字,作為小說是可以刪掉的,但我還是留著,我總覺得這些文字能幫助各位去更好的了解那段歷史,了解歷史的人,才能走得更遠。
最后要感謝一下,現(xiàn)實頻道的主編拉拉林。
因為我的某些騷操作(具體我自己都忘了,但肯定是我的問題),導致這書歷史和軍事頻道都沒法收。
最終是拉總簽了下來,還給了一大堆推薦。
感謝我的責編小北,他/她對我照顧有加,搞定好多爛事。
慚愧,我都覺得對不起他們,因為這書既沒有熱度也沒法賺錢……
而人家工作都是有kpi的……
至于接下來我自己的安排。
首先《勝訴才是正義》要完本。
完本之后的新書,可能是老上海諜戰(zhàn)題材,也可能是其它,還沒有想好,這個是發(fā)到歷史或者軍事頻道的,娛樂性比較強。
至于相對嚴肅的,我是考慮寫點抗戰(zhàn)時期上海的事情,那種真實發(fā)生,但幾乎已經被遺忘的事情,這個工程量巨大,看我的精力和身體狀況是否允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