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微博發(fā)送完畢后,閔希正打算回到教室,卻接到一個電話:
“喂,老大,總部的地形勘測出了點問題?!?p> 在預計建造宿舍的地址上,準備打地基時,卻挖到了一些石塊,導致原本預設的新型地基無法正常放置。
這個城中村是從上世紀就一直留存至今的,改革開放后就在原有的土地上進行的加蓋,并沒有處理底下的土質地基情況。
閔希在了解這一點后,讓鄭國乾先饒過那片有問題的,先建造其他土地上的工程。
至于那片有厚厚的硬石塊的地,她卻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
有關于地質方面的知識,閔希也是上一世了解的,有些土地表面的土質較硬,地下很有可能潛藏著一些礦產(chǎn)或者天然氣。
當然,假如底下的土質一如地表土質那么穩(wěn)定,也極可能成為能量柱的選址。
所以,當時閔希就讓施工隊饒過那一片土地,先建造其他地方。
而她則需要想方設法尋找些地質方面的專業(yè)人員,幫忙勘測一下底下土質。
總部在建造前,原主并沒有對土地進行勘測,似乎從沒有想過地底下可能的情況,但她卻對這個時代的地質很感興趣。
如果說,這個時代太陽能是第一大資源,那對閔希來說,地心里面的能量假如能利用起來,絕對是重要性不低于太陽能的資源。
因為地底下的資源,和太陽能資源,本就同屬宇宙大爆發(fā)之后的產(chǎn)物。
如果太陽能能源來源于太陽,那么能量柱能源,就來源于地底的“小太陽”。
千萬年后,地底資源的開發(fā)接近完善,但能量柱一經(jīng)面世,哪怕無法成為能源主流,卻依舊熱度空前高漲,只因能量柱所代表的能源轉化效率,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九十七。
而在此刻還未到達一級文明的時代,即便是太陽能也最多只能穩(wěn)定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能源的轉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文明的發(fā)展速度以及未來潛力。
假如在一級文明的現(xiàn)在,就利用上轉化效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能源,那么將必然影響整個時代的發(fā)展進程。
所以能量柱不僅僅是閔希前世的執(zhí)念,對于這個時代而言,也是絕對有利的科技產(chǎn)物。
當然,如同海洋溫差能源使用不知節(jié)制,會造成惡劣影響一樣,任何事物,過猶不及,閔希自然知道輕重。
況且這個時代乃至上一世,除了她之外,并沒有人知道能量柱的所有核心技術,只要她能時刻把握開發(fā)資源的度,在真正的后世科技到來之前,能量柱必然是利大于弊的。
在后世,太陽能轉化效率也會逐步提高,能量柱因其能源的限制性,也最終會被取代。
可以說,她的團隊即使在星際時代研發(fā)出了能量柱,也并不能取代太陽能,只能作為“明星產(chǎn)品”錦上添花罷了。
但在這個時代,能量柱一旦開發(fā)出來,卻是雪中送炭。
只不過,原身似乎沒有接觸過地質勘測專業(yè)人員,而她自己也沒有相關工具和人手,這可如何是好?
天貓不會飛
感謝危機関頭,傷沉默的推薦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