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我的童年我的村

第十四章 幾個不同尋常的人

我的童年我的村 慕唐純 2507 2020-12-18 11:14:03

  1、跛子三

  跛子三之所以叫跛子三(我們將跛字念作掰),是因為他腿跛手跨(手畸形),排行第三,大家反倒忘了他的真名。而我們都叫他三公。

  三公天生殘疾,全身佝僂瘦小,四肢細如木棍,雙腕內勾,雙腿彎曲只能保持蹲姿。但他經過練習,借助交替移動家人為他定制的一對小板凳,可以挪動前行,速度還不算太慢。他甚至還用不太靈活的雙手學會了一項技能,那就是剃頭。他也是整個唐家唯一的剃頭匠。

  他和弟弟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弟弟一家保障他基本的生活,也負責為他采買或維修工具。他平時也不閑著,把剃刀磨得錚亮,定期給推子上油潤滑,還會幫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打掃衛(wèi)生,剁豬菜,燒火等。

  哪家需要剃頭了,會一大早把他請到家里。路途稍遠的可能會由男主人抱著走上一段路。到達后一家老小就在自家門前輪流完成剃頭。除工具由三公提供外,主家要自行負責清洗,以及做一頓比平時稍講究些的油茶早餐。

  家里人少的,會在有空的時候到他家里來剃頭。他將人引進他的臥室,自己先借助凳子爬上正常高度的老式木床,然后讓人坐在床邊的高凳上開始剃頭工作。安靜而有些昏暗的屋子里,只有手動推子工作時的咔嚓聲,以及兩人偶爾的對話。剃完頭,客人一般會給一點錢作為他的酬勞,這點錢并不會比起外邊的理發(fā)店多。

  后來隨著經濟的改善和審美的變化,找他剃頭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變少了。而他也在加速地老去,直到在我外出讀書的某一天溘然長逝。聽說,埋葬他的不是棺材,而是一口瓦缸。他瘦小的身子裝在一米來高的瓦缸里恰到好處。連同他那一套帶給過很多人清爽與體面的剃頭用具,被埋在某一個荒涼的山坡,再也無人提起。

  2、癲子仙

  癲子仙兄弟二人,他是老幺。剛成年時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做了一些破壞社會主義生產和威脅勞動人民安全的事情,不久被收入監(jiān)牢,讓村里過上了很長一段平靜安然的時光。

  正在大家快忘了他時,在我上小學不久,癲子仙被放回來了。開始看上去也并無異常。哥哥讓他住在隔壁的老屋里,生產隊為他分了糧食。

  但很快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有一天他在菜木樹前的空地里用風車吹剛打的稻谷,他竟然沒有將籮筐放在出料口下接著,而是任由吹凈的稻谷流在泥地上。旁人好心提醒,他也充耳不聞。

  一天晚上,村子突然緊張起來。大家都在說癲子仙要出來殺人了。遠處不時傳來令人恐怖的聲響和狗吠聲。家家關門閉戶,我和家人躲在門后,大氣都不敢出。大門除上了閂子,還用木頭頂著,父親甚至拿了把刀在門后等待。

  生產隊出面了,幾個得力干將在后半夜將癲子仙趕到了他家堂屋的樓上。一番對峙過后,最終用步槍結束了他癲狂的生命。那時候生產隊還有武裝保衛(wèi)的職能,所以負責人手上還有可以致命的槍支,他們有時還用這些槍上山打野豬。槍響過后,汩汩濃血從樓板縫隙和邊緣流下,一直流到地面,隨后被用石灰掩蓋。直到幾天后,我們壯著膽子去偷偷瞄上一眼,那種陰森肅殺的氣氛仍讓我們不寒而栗。

  公安隨后前來做了例行的調查,卻不了了之。甚至不知道是誰開的槍。其實大家對打死癲子仙是拍手稱快的,自然無人去捅破那層窗戶紙。死者被草草埋葬,槍支被收繳,村子復歸平靜。

  3、劉老師

  這個劉老師是有名字的。我上一年級時,他是五年級的語文老師。也是劉家兩個老教師中稍年輕的一個,但也六十多歲了。

  有一次我們的語文老師沒來,本來教五年級的劉老師來給我們代課。他教我們讀“春天來了”那篇課文,完全不著調的普通話讓我們哄堂大笑。

  我上三年級后兩個老劉老師都退休了。因為我的一個弟弟跟這個劉老師的外孫結成了老同,我家與他們成了親戚,我和劉老師也就親近了起來。劉老師早年喪妻,兩個女兒遠嫁外村,只他一人獨自住在劉家老學校邊上的一間兩房小屋里,一間作為臥室,一間作為灶屋。他在西邊山墻下挖了個三四米見方的小魚塘,從流經屋后的那條穿村而過的水溝里引水,養(yǎng)上泥鰍和紅鯉魚。魚塘西邊種上了芭蕉,后來長得高大繁茂,芭蕉葉甚至蔭蔽了魚塘和住房。房前屋檐下,種滿了美人蕉、芍藥、月季等花卉,一年四季鮮花盛開。東邊原屬校舍的一間屋子,被當成了雞舍,門口寫著“閑人免進賢人進,盜者莫來道者來”的對聯(lián)。他的毛筆字龍飛鳳舞,亦常常成為他人門上的對聯(lián)。

  我經常到他家去玩,最喜歡去他房里看書。在當時,他并不算多的書是我的精神源泉。他的床前,正對魚塘的窗下放著一張八仙桌,亦是他的書桌,窗邊靠床位置,一個小小的木柜放著他主要的書籍,其中有一些是他在大隊中學當語文老師時的課本。在那個大干快上的時代,每個縣都有大學(五七干校),每個公社都有高中,每個大隊都有初中,老師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每次來,我都會捧起一本書看,甚至把那些初中的書都看完了。

  劉老師還會拉二胡,后來他與一些人組織了一支鼓樂隊,不時還參加些紅白喜事的奏樂,包括參加我祖父去世時的葬禮。

  他一說起傳統(tǒng)文化來就滔滔不絕,雖然偶爾也會露出一些破綻。他仿佛這個村莊里的陶淵明,在下里巴人世俗風塵的包圍中,努力地的過著一種陽春白雪充滿詩意的生活。但這種生活又與周圍的一切融為一體,并不顯得突兀,而是這個村莊一道亮麗而和諧的風景。只是這種風景,在他之后,已成追憶。

  4.余金屘

  余金屘親兄弟二人,他是老幺,所以名字里有個“屘”字。兄弟分家后,就跟母親一起住。

  他身材粗短,高不過一米五,但卻肥頭大耳,身寬體胖。這樣的體形在普遍因飲食簡單而身形瘦削的村民中顯得與眾不同。在夏天,他還總喜歡袒胸露乳,那肚量簡直就是豬八戒或者彌勒佛的翻版。

  盡管身材很矮,但他仍努力地維持著基本正常的勞作。一般人挑畚箕都是用扁擔穿過最頂端的繩圈,他只能用圓木棒從中間開口間穿過。分量沒有別人多,但壓在肩上的時間可不少。類似的情形也體現(xiàn)在其他方面,他用適合自己的工具和方式與土地和命運抗爭,換來還算過得去的收成與回饋,維持了母子兩人衣食無憂的生活。

  他是一個樂天派。即使生活艱難,他也要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特別是一頭濃發(fā),總是被他梳得整整齊齊,油光可鑒。大多時候他都不怒不怨,嘻嘻哈哈,不是和人打個招呼,就是偶爾開個玩笑。前面說他身寬體胖,其實正確的說法是心寬體胖,說的就是他,不一樣的余金屘。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