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朝第一昏君

第九章 開海禁海

明朝第一昏君 地奘 2510 2021-01-31 20:05:00

    第二天,朱厚照早早起床洗漱,準備參加早朝。

  抬頭看看滿天繁星,心中吐槽不已,這早朝真是坑爹,早朝早朝,也太早了點。

  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在凌晨3點,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

  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wěn)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真正實現(xiàn)了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后世那些心黑到骨子里的資本家,都不敢這么玩。

  當然這是洪武朝時的情況,作為開國皇帝,朱乞丐比誰都勤奮,每天能工作十二三個小時,且終日不斷。

  等到了朱棣就受不了,早朝時,雖說皇帝不用那么早起,但也是凌晨四點。

  他作為皇帝坐擁天下,權勢無雙,結果天天凌晨四點起床,天不亮就得爬起來上早朝,想睡個懶覺都不行,這皇帝當個什么意思。

  就將早朝的時間改成了夏季七點,冬季八點,自己不光能睡個懶覺,大臣們也能休息好。

  而且遇到刮風下雨,下雪,還體恤百官,準許四品以下官員不參加早朝。

  因為四品以下百官,上朝也沒有說話的資格,而且大半還要站在大殿外。

  奉天殿雖然大,但是一次也容納不了一千多人。

  即使如此,朱厚照依舊受不了,他前世上的是朝九晚五的班,早晨睡懶覺能睡到八點多,隨便吃點飯洗漱一下,卡著時間去不算晚。

  而現(xiàn)在五點多起床,換成誰能有精神,怪不得朱佑樘早逝,天天早朝,累不死才怪。

  等到早朝開始,看著下面這群文武百官,朱厚照不禁有些好笑。

  一群衣冠禽獸。

  衣冠禽獸這個詞是貶義還是褒義?

  后世當然是貶義,比喻品德敗壞的人。說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禽獸。

  其實不然,衣冠禽獸最初是褒義。

  “衣冠禽獸”一語來源于明代官員的服飾。

  明朝規(guī)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guī)定是:

  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鄉(xiāng)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云雁,五品繡白鷴,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贊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

  只是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文死諫,武死戰(zhàn)的從政理念被貪官佞臣徹底顛覆,官場腐敗,文官愛錢,武將怕死。

  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視其為匪盜瘟神。

  于是,“衣冠禽獸”一語開始有了貶義,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

  而現(xiàn)在,他面前就是一群衣冠禽獸。

  等到新鮮勁過去,更是在那里困的直打盹。

  臨朝參政,聽著不錯,奈何只是聽政,在那里旁聽這群大臣如何做事,想要參與,找不到突破口啊。

  忽聽有朝臣出班啟奏:“臣思海舶通商誠有利益于民生。蓋地產所出絲布藥材等貨,原屬平常之物,一至外國得價數(shù)倍,使外國之金銀歲入于我,百姓賴以充裕,賦餉賴以轉輸,豈非生財之大原……”

  朱厚照頓時精神一振,這是要開海,沒想到昨天才決定發(fā)展海運,今天就要商議開海行商之事。

  下方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御史大夫馬文禮出班奏道“片帆不得出海,此乃太祖規(guī)定,為的是防備???,秦大人無故開海,難道是要通倭不成?”

  出班啟奏的是工部給事中秦元,聞言也是心里苦,開海禁海之爭不是一天兩天,挑起的人從沒有好下場。

  可他是帝黨的人,聽從皇帝命令行事,皇帝讓他挑起開海禁海之爭,他不敢反抗。

  只能挑完頭,就趴地上做縮頭烏龜,任你隨便參奏,反正有陛下做后臺,沒人能扳倒他。

  有人出面譏諷:“馬大人何故如此嚴厲,開海有利于民,怎么就成了通倭?豈不知貨物運至國外,有數(shù)倍乃至十幾倍之利,一旦開海于百姓有利,于國家有利?!?p>  “我朝禁海乃是因倭亂橫行,一旦開海,倭亂再起,這責任誰擔?”

  雙方各執(zhí)一詞,爭吵半天,吵得不可開交,深深明白其中難度的朱厚照又怎會允許他們永遠爭吵下去。

  開??此坪唵?,又豈是那么容易,即使有孝宗支持,也不是那么容易,要不然也不會一直等到隆慶,方才開放海禁。

  看了眼坐在上首的朱佑樘,朱厚照起身拱手道“父皇,兒臣有話說。”

  “講?!?p>  “開海禁海,各執(zhí)一詞,依兒臣看,我大明乃天朝上國,物產豐富,無所不有,既有倭寇為患,自當禁海,以絕倭寇之患。

  而且片帆不得出海,當責令各水師巡視海疆,但有船只出海,一律擊沉。”

  馬文禮當即坐蠟,他反對開海,是因為家族進行海上走私,獲利無數(shù)。

  如果開海不僅有人跟其爭利,使家族獲得的利益降低,更會有市舶司收取關稅,在他身上割肉。

  你現(xiàn)在將船擊沉,那他不得賠死,有心想要在改變主意,可朝堂之上怎好忽然反悔,氣勢頓時消減幾分。

  “不管如何終是我大明百姓,怎能因走私便將船只擊沉?!?p>  “那便直接收歸國有,所有船員以走私論處。”

  你還不如直接沉了,馬文禮暗自吐槽。

  讓水師把船沉了,水師顧及走私船背后的主人,不一定敢干,干起來也沒那個動力,以免憑白得罪人。

  收歸國有,信不信他們比辦自己的事都用心。

  收歸國有,然后在其中上下其手,那利益可都是他們的。

  他急忙出面辯解:“殿下,怎可與民爭利,收歸國有豈不是鼓勵水師搜捕船只,利益驅動,臣恐水師指鹿為馬,將普通船只說成走私船,強行扣押?!?p>  “太祖有令,片帆不得出海,哪里來的正經船只。”

  馬文禮啞口無言,正如朱厚照所說,太祖有令,片帆不得出海,海面上哪里來的正經商船,根本沒有好吧,既然都是走私船,為何不能收歸國有。

  只能強辯道:“禁海之事,我大明數(shù)十年未曾提起,總要給百姓一個悔過的機會?!?p>  “天子犯法與民同罪,太祖連犯法的女婿都能斬,難不成到了現(xiàn)在,我堂堂大明就要顧及一些知法犯法之輩?”

  這一刻朱厚照很慶幸,朱元璋干過斬婿之事,當年他四女婿走私茶葉,然后被他給砍了,以正國法。

  現(xiàn)在說出來,那便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大明連犯法的駙馬都能斬,難道還要顧及一些知法犯法之輩。

  馬文禮無語,您說的好有道理,可當年那是什么情況,你不知道嗎?

  當時太祖都七十多歲,開始為后事考慮,擔心外戚勢大,影響朝政。

  畢竟東漢就是在外戚和宦官輪流執(zhí)政下走向的衰敗。

  歐陽倫不僅貪污、走私,還牽扯到了很多朝臣,很多朝廷勛貴都與之有關。

  為防止他死后,建文帝鎮(zhèn)不住這位姑父,外戚專權做大,這才砍了他。

  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可此事根本見不得光,他要是敢真的說,那就是誹謗太祖,別說自己,誅三族沒人敢反駁,甚至夷九族都有可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