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間指針定格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這一年,江南的春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些。池塘里的水變得暖和起來,水塘邊上,漿洗衣物的喜仔奶奶,她那簍里的衣服也多了幾件!喜仔的媽媽懷胎十個月,熬過寒冷的臘月,村子上同一批還腆著肚子的孕婦不多了,如鄰家的孩子冬娃,早都摟著他母親吮吸幾十天了,喜仔在他娘的肚里安靜得仍不見動靜。
上年,偉大領(lǐng)袖離開了深愛他的人民,人民還沒有完全從悲痛的氛圍中走出來。不久,恢復高考的消息在全村各個角落傳揚開來,住在祠堂邊上幾個來自城里的下放青年最近沒事的時候也不出來了。時代在嬗變!農(nóng)村的年還是如往年一樣,在寂靜的歲月里令人激動。除夕,夜晚中的鞭炮聲音稀稀拉拉地從遠處傳來,為寂靜鄉(xiāng)村增添了些許樂趣和年味,村上的老人都說是城里人偷偷地燃放的。喜仔出生的村子,我們暫且簡稱它為C村,走山路出村,離縣城有四十多公里。但趟過離村莊幾里遠的河再翻過一道山梁,似乎又很近,黃昏或清晨,站在村東頭的大壩上,能清楚地聽到經(jīng)過縣治的綠皮火車“咣當!咣當!”的回響。
少年喜仔在田間干活時,每每聽到那火車熟悉的嗚嗚的轟鳴聲,循著聲音,他都要起身久久地張望那個陌生而又向往的地方........
靜謐的鄉(xiāng)村日漸躁動起來,因為春天來了。喜仔也從他娘的肚里姍姍來遲與這個陌生世界相遇!村上年齡相仿的小孩有十幾個,村東頭的學堂里滿滿坐著的都是同姓的親戚,孩子們彼此間有叫叔的,也有叫公的,正所謂“搖籃里的爺爺,拄拐棍的孫子”。因為沒有實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村莊上串門走動最多的是孕婦和在奶孩的媽媽們。C村有人口近四五百人,百十戶人家的房子固定一個朝向,鱗次櫛比地分布于山坡上,村莊置于江南水鄉(xiāng)任何一個地方也算個大村莊了!村里的人大多還有相同的姓氏和輩份,而且大多數(shù)有共同的祖先,當太陽升起來,或月亮爬上樹梢時,人們喊著彼此十分熟悉的名字,聲音在村頭村尾響著。
江南水鄉(xiāng),山勢起伏,池塘遍野。C村依山而建。C村北面,一條無名小溪繞著村子自北向南一年四季不停地流淌著,小溪又被村民常喚作堰。一塊長長的青石板架在小溪上,它一頭連著村莊,另一頭連著菜地和山林,每年夏季漲洪水的時候,石板橋被水沖了很遠,在褪水時才被找回來重新安放于原來的地方。小時候,喜仔每次從青石板上走過,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橋會從中間斷裂開,實際上從橋上走過的人太多了,甚至還有體型龐大的耕牛。C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莊,祖輩自中原遷來此地有六七百年歷史!溪邊最大的古樟都圍著村子生長了上百年。郁郁蔥蔥、高大挺拔的樟樹,淘氣的小孩避雨時都喜歡鉆進它底下的樹洞里,但喜仔膽小,偶爾一次鉆了進去,卻仰頭發(fā)現(xiàn)了洞中有蛇,自此斷了再進去的念想。村前,有一口方形的大池塘,清晨薄霧起來時,年輕的媽媽們或者早起的村人就蹲在池塘邊的石板上漿洗衣物和農(nóng)具,池塘邊也是全村的消息起源地,哪家小孩昨晚尿床的事能傳遍全村,更別說鄰里或婆媳及夫婦之間的矛盾糾紛。
“三仔昨晚出去一直沒有回來,細婆家的小秀也不見啦!”
“是哦,大清早的大秋嬸就在偷偷地找,房前屋后,就差沒有上屋檐,嗐,你別說,就她家煩心事多,”
“大秋奶也可憐的,兩個娃不會是私奔了吧?”
池塘不僅是大人的漿洗地,也是夏日里孩童的樂園。夏日傍晚,火辣辣的太陽還沒有沉下山去,池塘便被游泳的孩童占領(lǐng)了,浸泡在水里,不捱到母親們喚吃晚飯的時間,他們決不爬上岸。夜幕降臨,從莊稼地里勞動歸來的大人們來洗澡,看著滿池塘的孩子光光溜溜的屁股,都沒法子下水,便撒謊說,
“冬娃!喜仔!你媽喊你吃飯了!”。
鄰里間糾紛不斷,幾乎涵蓋了農(nóng)田灌溉、小孩貪吃偷瓜果、屋前屋后的地基使用等等方方面面,但互幫互助并不因為鄰里之間的矛盾而少了。春耕或“雙搶”農(nóng)忙時節(jié),遠親不如近鄰,大家早早相互約定好在哪一天來幫忙拔、插秧。
清早,天色漸亮,喜仔的奶奶就趕早熬了一大鍋紅薯粥,早飯時,奶奶讓喜仔出門喚大人們回來吃早飯,喜仔不用下地,就站在村東頭的大壩上,對著遠方自家的水田,扯開嗓子喊幾嗓子:爸誒!媽誒!開飯啦!吃飯哦——
聲音在風中拖得很長、很長。
幫忙拔秧、插秧的左鄰右舍,聞到聲音!抬頭便從清涼的水稻田里抽腳上岸。他們在池塘邊洗洗腳、胡亂地抹抹臉后就圍著一大桌子開始吃飯!鄰居們也都來了,人多力量大,大家坐的坐,站的站,吃著笑著,滿屋的歡聲笑語。不用多久,他們丟下碗筷便又匆匆趕著下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