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趙家,先家是晉國老牌貴族,在趙衰之前就有趙夙等祖先早已位列朝班,而箕氏原本只是本土的士人階級,受到晉文公簡拔才乍為卿大夫。
作為官一代,箕氏在貴族圈混得很一般,箕夫人在貴族圈更是邊緣人物。大家雖然都節(jié)儉不比奢侈,但貴族的氣質總是要hold??!
箕夫人買不到面食,在圈子里面看就是御下無能,無數鄙夷的目光聚焦在她身上,使她無地自容。
回到箕府,箕夫人沖著皮就是一頓斥責,把圈子里受到的窩囊氣全都撒在皮身上。皮是箕氏家奴之首。覬覦他位置的奴隸很多,立馬有人給箕夫人打小報告,說皮其實對主母心懷怨望。先前公子卬曾給府上遞過名帖,但被皮頂了回來。打小報告的人言之鑿鑿,還翻出了公子卬拜門時候的名帖為證。天地良心啊,皮只是把名帖收起來,等箕鄭父班師回朝的時候再匯報而已,并沒有怨懟之意。公子卬在拜門的時候,充其量只是個沒有中人介紹,身份可疑的人物,皮一個奴仆,哪有能力和資格去分辨真?zhèn)危?p> 他壓根看不出公子卬是個公子。雖然公子卬身上配有代表卿大夫身份的水蒼玉和黑玉帶。可在面條大賣的時候,黑玉帶粘上面粉,顯得陳舊無光,水蒼玉蒙塵看起來就像是普通河邊的石子。
箕夫人正在氣頭上,又被有心人一挑撥,哪里還會細想?皮臉上汗涔涔的。春秋的女人大多都是情緒的動物,在這個當口絕不會講道理,因此任何給自己的辯解和回護都會顯得蒼白無力。皮已經聽到主母牙齒相磨的聲音,看到額頭上暴露的青筋,生怕主母下一句就是把這個刁奴拖出去杖斃。春秋雖然已經是封建社會,但是烙印著深深的奴隸制度的痕跡。打死奴隸獲罪是漢朝的法律,而現在主母即便打死了皮,箕鄭父事后知道了也只會咕噥一句而已,難道他還會為了一個人形的牲畜而對相濡以沫的妻子求全責備么?
情急之下,皮只能冒險自保:“主母勿憂,我已經與宋人談妥,可以買下他們刀削面的配方。到時候,主上不僅可以天天吃廉價的面食,而且可以以此牟利,福及萬世子孫?!?p> 箕夫人屬狗臉的,一下子晴轉多云。真要是得到刀削面的秘方,那名媛圈原本瞧不起她的那些人,一定會高看她一眼,啊不,一百眼。到時候她手里攥著晉國各家士卿口食所系,誰要是再對她大喊大叫,就不賣面給他,讓他去啃沙石一樣的麥粒飯去。
皮一通扯謊,不僅保住了性命,還得到了主母的勉勵。可撒謊容易,圓謊難。皮在潛逃和收購配方之間躊躇不決。逃是不好逃的,他一個奴隸,又不會務工,不會種地,逃出去左右也不過餓死。萬一真能弄到配方呢?
皮雖然無文,但平常打著箕氏旗號,狐假虎威的事情沒有少做。
他第一個念頭,就是去窺探。公子卬的刀削面總不是憑空生成的吧?皮支使下面的仆人,去東市西市蹲點,看看宋國人都買了些什么原材料。要是原材料不復雜的話,興許自己就能復刻。
但是宋人買的東西,奴仆都如實記下,匯總給皮:麥子,樹皮,鹽,石灰,驢子,駑馬,朱砂……
皮越看越眩暈。因為公子卬不止買了面條的原料,收據需要樹皮和石灰來造紙,印刷需要朱砂等染料。
沒有人能從原材料上破解刀削面的配方。皮又動起了歪點子。卿大夫的惡奴欺負國人之家,輕車熟路。皮很快知道城里哪些工人在公子卬手底下做事。
皮帶著箕氏惡仆去威脅這些好人家,逼著他們去當商業(yè)間諜,刺探刀削面成面的工藝。
可是公子卬把核心的面粉,和面技術都放在城外,只有宋國人能接觸,分給城里晉國雇工的任務只不過是揉面,餳面,削面這些低端體力活。晉人怎么刺探也只知道刀削面是從一團白色的面團加工而來,而面團怎么做的,則無從知曉。
公子卬的路數讓皮無計可施。最終他不得不光明正大地和公子卬當面談談買斷的事宜。
要是面條沒有大賣,面條券沒有進化成金融產品的時候,公子卬當然樂意設備和技術被買斷??涩F在,他已經成為晉國的食品大亨。晉國的糧商都要仰公子卬的鼻息,因為除了他,再沒有購買小麥的大宗客戶了。公子卬隨便一句話,糧價都要抖三抖。
公子卬在城外的磨坊也越建越大,甚至收購了一部分野人的土地。驢子駑馬朝九晚五地為他拉磨,生意做大了,固定資產就是個大數字。
郊區(qū)的一部分野人和公子卬達成了明年上半年的購糧協議,明天他們的糧食全由公子卬收購,沒有中間商榨差價,而收稅的輿人也對公子卬點頭哈腰,因為協議里面,公子卬把野人的夏稅也包了。野人們納稅的時候往往要被輿人欺負,踢斛,淋尖,鬼秤,手段層出不窮。受輿人盤剝的野人往往要上交帳面稅率兩倍以上的糧食,現在你讓輿人欺一下公子卬試試?
輿人見了公子卬諂媚得和哈巴狗沒什么兩樣。他們多收的農稅其實只有七成進了自己口袋,他們認為挨家挨戶收糧,還要拉到城里,這樣的苦活累活,讓士人老爺干,有點補貼難道不合理嗎?剩下的踢斛淋尖都花在運輸的損耗,倉儲等方面。
公子卬包稅后,糧食的倉儲,運輸,都不用輿人干了。輿人只要把公子卬的面條券一收就可以交差了,運輸面條券可比運輸糧食容易的多,只要往衣袖里面一揣。而且公子卬很識趣,潛規(guī)則的七成,會一分不少地賞給輿人,而且給的是有檔次的刀削面,而非野人的破麥子。輿人工作變輕松了,但收入不減。
其實公子卬也很樂意。這中間他一點也不吃虧。他給輿人的看似和以往小麥的價值相當,實際上成本遠低于此。而且他可以永遠掌控晉都的一手糧價,本地糧商只能乖乖給他當狗,時間一長,這些糧商早晚都要倒閉或者被公子卬并購。輿人只有聽公子卬話,才能拿到七成的外快,因此晉國若有風吹草動,這些人會第一時間給公子卬通風報信,別人要搞公子卬躲不過輿人這些消息靈通的小人物。
盡管晉國很多實權人物都還沒還朝,但通過輿人的本地情報網絡,公子卬已經暗中給每一個晉國卿大夫都建立了檔案,他們之間的人物關系,家庭喜好,黑歷史等等。天下的官員大多瞞上不瞞下,卿大夫之間的矛盾,通尖,賄賂之事,都被公子卬收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