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篇 橡果子
姥姥提到過橡子面兒,用她的紀(jì)年方式,應(yīng)該是“挨餓那陣兒”的事。說也奇怪,有很多當(dāng)時不懂的話,卻莫名其妙記得很牢。
第一次看到橡子,是在宮崎駿的動畫片里,唰唰的雨聲里姐妹兩個站在綠茵茵的樹林邊等爸爸,見旁邊的大龍貓淋雨,把傘舉到它的頭上。雨滴落在傘上的嘭嘭聲讓大龍貓欣喜萬分,送一包橡果子給小姑娘們表示感謝。
溫馨的畫面、包裝精巧的橡果子,完全沒想到就是姥姥口中苦難的橡子。
今年換一座山爬,剛走上山路,就看到路邊鋪了一片棕色的果子,起初以為是栗子,拿到手里,圓圓整整,光滑的木紋頭頂一個小帽子,原來是傳說中的橡果子。正欣賞著,旁邊的樹葉簌簌一片響,啪地一聲一顆橡果子落在不遠處,咕嚕嚕滾出好遠。
據(jù)說橡樹要長夠多少年才能結(jié)果,西方賦予它耐心、努力等種種寓意,挪威的百葉窗上畫橡果子,據(jù)說能夠避雷。我猜它們之所以長高才結(jié)果,是為了讓果子從更高的地方落下來摔裂外殼,有利于發(fā)芽。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人、樹都如此。
那天的山路兩邊不時傳來橡果子穿過枝葉落地的脆響,每一聲都激起一陣快樂的漣漪,一顆種子開始自己的新生活了。爬上一個坡,就在路邊挑一顆最大最圓的橡果子,瞄準(zhǔn)踢一腳,看它一路歡跳滾下山去。
對橡果子來說,那是一場意外又快樂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