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太陽高照,云淡風輕。在尉氏父老的送別聲中,項王大軍又啟程,沿官道東去。
雁聲陣陣,打破旅途的寂靜。將士們扭頭仰望,人字的雁行正從頭頂掠過。
楚國大軍緩緩行進。戴蔥舉著項王令旗,順便牽著烏騅。
不用吆喝,烏騅馬也在旁邊或快或慢,與王車同速,偶爾望向項羽與虞美人。
“戴蔥,松了韁繩!”虞美人與烏騅馬對視了好幾次,忍不住想親近一下。
戴蔥扭頭看了虞美人一眼,笑著松開了烏騅馬的馬韁。
“騅兒,過來!”虞美人話還沒說完,烏騅馬已經(jīng)奔到王車旁邊,鼻子探向虞美人。騅兒是虞美人對烏騅馬日常的愛稱。
虞美人嬉笑著撫摸著烏騅的鬃毛以及長長的臉,愛憐著說,“瘦了!”
項羽這才仔細看自己心愛的馬,真瘦了!不覺內(nèi)心竟生出些傷悲。環(huán)顧四周,其實王車的御馬,所有楚軍的馬,沒有不瘦的。
玩鬧一陣后,虞美人才讓烏騅馬回隊。
可項羽沒有功夫與虞美人嬉鬧,很快心思就轉(zhuǎn)到了楚國的形勢。
灌嬰占領(lǐng)楚腹地,隨時可能攻打彭城,同時彭越作亂梁地。每想到此二人,項羽如鯁在喉。漢王使者把議和的約書給灌嬰傳到,灌嬰會交還城邑撤退嗎?雖然漢王從來不能信,這次也只好信了。
“彭城無信使至!”令尹靈常騎馬上來提醒項王。離開滎陽后,楚君臣都笑逐顏開,只有他這兩天一副苦瓜臉,時刻關(guān)注各地的信使。亞父離開后,他就是個悲觀者,總覺得形勢不妙。鴻溝之約,他一直不以為然。
“然也!”項羽回應(yīng)。大家都關(guān)心彭城,將領(lǐng)們的家眷多在彭城。灌嬰降淮南,奪下邳,隨時可圍攻彭城,眾人自然想知道情況。
當然灌嬰駐扎彭城下的消息只在高層將領(lǐng)中流傳,下面吏卒是一無所知的,否則肯定影響軍心。
等待盼望中,一天就這么過去了。日暮沿大路安營扎寨,一切按部就班。
晨起鼓響,大軍又開拔。
“大王,壽春信使至!”靈常和使者一齊奔到項羽車邊。
項羽看過密信,然后遞給靈常。
“劉賈突然率兵馬擊壽春!”靈常心頭一驚,大事不好。
“劉季,果然無賴小人!言而無信!”項羽心中大罵,但還是按捺住性子,告訴靈常,“到陽夏再議!”
項羽的怒氣還沒有消,彭城黃校尉奔來。
“稟大王!”黃校尉氣喘吁吁,額頭是汗珠,臉上是淚珠。
“往旁邊稟報!”一看就不是好消息,機智的靈常拉著黃校尉前往十丈開外的樹下。項羽急忙跳下車,奔過去。
“大王,彭城已降漢!臣仆死命逃出!”黃校尉說著大哭起來。
“何時?”彭城令也是自己親信,怎么會?項羽還不想相信。
“三日前!四周城邑盡為漢據(jù)!”
“啊啊啊”項羽氣得七竅生煙,腳跺地,手握劍柄,恨不得生吞活剝劉季,從頭到尾都是詐!
陳嬰,桓楚,季布,鐘離眛等也趕過來。聞信都氣憤填膺,又被劉季騙了!看來他是存心要滅楚啊!
“不可對外人言!”靈常叮囑黃校尉一下,就讓跟過來的項莊帶領(lǐng)黃校尉出去飲食。
“彭城難歸,唯有壽春可據(jù)!”項羽眼睛定定看著前方,緩緩說道。
“壽春怕也難保?!膘`常心里暗想,卻沒有說出口。周殷空有大司馬之名,未必能對付漢軍。
“劉賈無名小輩,大司馬無憂!”項羽對周殷的能力還是認可的。
“人心難測,大王宜早思慮!”鐘離眛一直就看不上周殷,沒怎么打仗還當上大司馬。
“到陽夏再議,如何?”陳嬰知道大勢不好,需要眾人好好計議。但現(xiàn)在路上,大軍前行,諸將停留反而不便。
“善,諸君陽夏再議!”項羽一錘定音。
諸將各回本部,督促兵馬前進。
日暮,大軍在陽夏城下扎營。按約,陽夏城在鴻溝以東,依然屬于楚。
士卒早就困乏,飽餐之后都迅速進入夢鄉(xiāng)。
來不及享用當?shù)亻L吏送來的羊酒,項羽就召集眾將議事。令尹靈常,柱國陳嬰,將軍桓楚,鐘離眛,季布,丁固,南宮壽,周凌,項莊,司徒薛公,中大夫鄭君等齊集項王大帳。
眾將剛聚齊,昌邑的使者就撞了進來。原來彭越復下昌邑旁二十馀城,得谷十馀萬斛。那可是剛籌集給項王的軍糧,如此楚軍就要有斷糧之憂!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危機四伏。漢軍在楚內(nèi)地攻城略地,楚軍眼看要失國。商議的最后,楚君臣就一個心愿,趕緊歸國!不要在邊界耽擱,必須揮師殲滅在楚國搗亂的漢軍灌嬰劉賈之流。
陽夏現(xiàn)在就成了邊城,為了防止將來漢軍來騷擾,當然要派將軍鎮(zhèn)守此城。
“何人可守陽夏?”大事議畢后,項羽問詢諸君。
“周將軍可!”陳嬰搶著回答。周凌溫文爾雅,老成持重,在楚軍一直不顯山不露水。資歷不如陳嬰,桓楚,勇猛遜于年輕輩的鐘離昧,季布。
“在下恐難勝任。”周凌謙遜地婉拒。
“非周將軍不可。”眾人七嘴八舌,俱薦周凌。
項羽也覺得將軍周凌最合適,既然諸將也這么說,自然趕緊定下來,“周將軍領(lǐng)五千士卒駐守陽夏,以防漢軍!”
楚國內(nèi)現(xiàn)在一片亂局,還等著自己回去收拾。滅劉賈,攻灌嬰,都需要鐘離昧,季布這些猛將,而陳嬰,桓楚等老資格又不適合獨守邊城。掰著指頭算來算去,就留下周凌合適。
“奉命!”周凌也是跟隨項羽爭戰(zhàn)的老將,當即應(yīng)諾。受命后隨即回大營點齊人馬,準備明日進駐陽夏城。
只有靈常與鐘離昧看著離開的周凌,隱隱覺得不妥,但又說不出所以然。
明日,楚大軍晨起,振隊離開陽夏,往固陵而去。周將軍領(lǐng)五千人馬留下來,他們將負責守衛(wèi)陽夏城,未來楚國的邊城。
怕陽夏令誤會,周凌留四千兵馬城外候命,自己先率一千人進入陽夏縣城,去縣庭找縣令商討城守交接事宜。
周凌先出示項王的命令,然后談駐軍安排。既然是項王的指令,縣令當然樂意執(zhí)行,表示等會讓縣尉去與周將軍部下接洽。
雖然是初見,賓主相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時間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陽夏令甚至熱情地表示晚上置宴,與周將軍暢飲。
約莫一個時辰,有兵卒慌忙沖進縣庭報周凌,“稟將軍,漢軍前來奪城!”
“快,關(guān)城門,上城墻!”這完全出乎意料,周凌沖出縣庭,跳上馬,揮動劍,指揮軍士上城,準備守城。此刻他根本來不及考慮城外候命的四千人馬。
但是晚了,漢軍已經(jīng)占領(lǐng)陽夏城西門,順著里巷往縣庭殺來。喊殺聲此起彼伏,越來越近。
原來昨日樊噲受命領(lǐng)一萬漢軍來攻陽夏,哪知陽夏毫無防備。清晨先順手牽羊俘虜了城外待命的四千楚軍人馬,然后兵不血刃地突破西門,殺向城里。
“西門失守,快逃!”潰散而來的兵卒丟盔棄甲,驚慌地向周凌喊叫,自顧自向東奔跑。
“豈有此理!還未守就丟,為何?”周凌騎在馬上,心有不甘。
“將軍,再不跑就來不及了。”左右焦急地催促周凌。
“快,往東門!”周凌終于看到由遠而近的漢旗,以及越來越高的喊殺聲。知道無可挽回,撥轉(zhuǎn)馬頭,隨人流奔逃。
不到一個時辰,陽夏城就被樊噲人馬輕松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