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云渡山的缺舟一帆渡,依照九界佛皇書信的指引,前往滅度梵宇。
“嗯?此地就是滅度梵宇的入口嗎?”
來到滅度梵宇外的缺舟一帆渡解除化光,仔細打量著四周。
只見梵香縈繞之中,佛窟莊嚴,隱隱有佛音低唱,一派安寧祥和。
“嗯,佛香縈繞,果然是釋迦寶地?!比敝垡环纱蛄苛艘幌滤闹芨叽笄f嚴的佛窟寶相,隨后便取出九界佛皇的書信。
“此信上有佛皇一縷佛氣,照信中所言,將書信擲出,即會有人接應,嗯————”
缺舟一帆渡沉吟一下,依照信中所言,將書信朝空中一擲。
空間產(chǎn)生細微的波動,信件在空中消失。
“嗯,果然是結界?!比敝垡环梢娏?,點了點頭,其實從來到此地時他就察覺到周圍有著強大的結界護持。
缺舟等待了一會,不多時,空間便再度產(chǎn)生了波動。
缺舟抬頭一看,只見空中空間扭曲,產(chǎn)生一個通道,同時伴隨佛音梵唱,一股濃郁蓮香撲鼻而來,通道之內(nèi),一道莊嚴慈穆之聲響起:
“佛友來訪,宗佛有失遠迎,失禮失禮?!?p> “嗯?宗佛?”
缺舟一帆渡聞言,心中憶起與九界佛皇相交的數(shù)千年間,曾多次提及滅度梵宇之主乃是宗佛,乃是一名得道真佛。
隨即缺舟行禮道:“冒昧來訪,是貧僧失禮才是,在下缺舟一帆渡?!?p> 通道內(nèi)的聲音道:“既是佛皇好友,不必如此禮數(shù),請進入吧?!?p> 隨即,通道光芒大放,梵音高響,蓮香飄逸,代表主人對缺舟的歡迎。
“缺舟冒昧了!”缺舟一帆渡行了一禮,隨后身上金光大放,化作一朵金色蓮華飛入通道之中。
而在滅度梵宇之內(nèi),象征滅度梵宇最高領導權的涅槃萬因頂上,一團金色光球之中一人盤膝打坐,頭戴金頂蓮冠,身披金縷法衣,長須銀發(fā),老態(tài)莊嚴,威德中帶有幾分慈祥,周身佛氣縈繞,高深莫測。
此人正是滅度梵宇之主——宗佛。
宗佛收好手中佛皇書信,對于缺舟的到來,內(nèi)心升起幾分期許。
他在佛門中輩分極高,與九界佛皇玉織翔、佛首帝如來、天佛尊這三大佛教源流平輩相交,連佛劍分說都是他的晚輩。
平時他亦常與佛皇書信往來,其中佛皇也曾數(shù)度提起缺舟一帆渡,言其佛法精深,能為超凡,更心系蒼生,曾與梵天共同封印佛業(yè)雙身,更不惜耗費元功為梵天療傷。
種種事跡,雖然未曾見面,但卻讓宗佛對這位與梵天、佛皇都平輩相交的佛友神交已久。
佛門中人的交友點都很簡單,只要身懷大智慧,精通佛法,為人處世心懷蒼生,基本上都能親切的稱呼一聲“佛友”。
如今缺舟到來,宗佛不敢怠慢,身上金芒大放,放出自身佛氣,傳音道:“佛友,請往涅槃萬因頂一敘吧!”
剛進入滅度梵宇通道的缺舟感受到這股雄渾佛氣指引,便朝著涅槃萬因頂?shù)姆较蝻w去。
不多時,涅槃萬因頂上一朵金色蓮華大放,從中便走出一道慈祥俊逸的得道身影,身披白衣,肩負文殊,手持天人,長發(fā)輕飄,伴隨梵香蓮唱,緩緩而落:
“千年共修,缺舟一帆。無邊沉淪,法海渡航?!?p> “佛友,缺舟冒昧來訪,失禮了?!?p> 缺舟一帆渡緩緩落地,手持天人笛,微微躬身向此地主人行了一禮。
隨即懸空在涅槃萬因頂上的金色光球也同樣光芒大方,宗佛輕吟詩號,亦然現(xiàn)出真身,禮貌待客:
“穢生三昧植凈蓮,法心不染一燈禪。脫解六道修羅變,佛自涅槃度魔緣?!?p> 宗佛現(xiàn)出真身落地,向缺舟躬身回禮道:“佛友不必多禮,滅度梵宇,因緣聚滅,佛友受佛皇引薦來次,便是有緣,當為貴客,是吾等失禮才是?!?p> 缺舟眼見宗佛一身佛氣渾厚,不亞于九界佛皇與梵天,心知對方能為超凡,贊許道:“早聞佛皇提及滅度創(chuàng)者宗佛,能為超凡,佛法精深,更兼慈憫持重,乃是得道高僧,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宗佛撫須道:“阿彌陀佛,老衲只是浮有虛名,倒是聽聞佛友曾與梵天并肩作戰(zhàn),共滅佛業(yè)雙身,為蒼生除了一大禍害,功德無量。今日一見,佛友佛氣盈滿,修為更是至臻圓融,果然非凡?!?p> “不過…………”宗佛話鋒一轉(zhuǎn)道:“吾眼觀佛友,雖然禪學精深,心中卻仍有一絲掛礙?!?p> “嗯…………”缺舟一帆渡聞言,心知此行已然進入正題,開口回答道:“無掛礙,卻有執(zhí)著。”
宗佛撫須道:“且問佛友,執(zhí)從何來?”
缺舟單掌行了一禮,道:“不昧前因,不見本來。”
宗佛道:“前因如夢,佛友何必執(zhí)著于此,放下,方得大自在?!?p> “唉!”缺舟嘆息一聲:“吾知曉,但人生于世,皆有其執(zhí)著。吾不見前因,便不知果報,因果難明,心魔難解矣?!?p> 宗佛道:“因果輾轉(zhuǎn),知是心魔,不知亦是心魔,若佛友前世為魔,佛友當如何自處?”
缺舟聞言,佛眼一闔,道:“如是,我斬!”
四字一出,缺舟雙眼一睜,滿目堅決,頓時讓人感到一股舍身伏魔的大毅力。
穿越而來的缺舟是一個沒有過去的人,他不知自己的身世,不知自己從何而來,也不知要往何處去。
他對身世的唯一印象就是一個叫缺舟一帆渡的名字,甚至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的真名。
他雖然疑慮自己的過去,但他對自己的信仰卻并不迷茫。
因為他是一名佛修,他的腦海中有著無數(shù)的佛法知識,禪學智慧,且為此深受開悟,篤信不疑。
佛度眾生,缺舟雖然是一個沒有過去的人,但身為佛修的他同樣有著一顆普度眾生的心。
不管前世如何,今生他都將為蒼生福祉而行。
若他的前世為魔,如是我斬!
若他曾罪業(yè)深重,如是我斬!
若他于蒼生有害,如是我斬!
心中雖有執(zhí)著,卻無掛礙,缺舟渡世之心,一如梵天、佛皇,百世不改。
宗佛聽了缺舟的回答,輕撫長須,微微點頭,對于缺舟的回答十分滿意,心中對缺舟好感更是大升。
若非此行目的不在此,他定要與缺舟促膝長談,酣暢淋漓的共論一番佛法。
隨即,宗佛開口道:“如此,佛友已得般若矣。”
缺舟一帆渡雙掌合十,向宗佛行禮道:“佛皇信中所言,宗佛有一法,可助缺舟了斷前因,還請宗佛援手,缺舟謝過?!?p> 宗佛頷首道:“不必多禮,佛友心俱大智慧,更有護世之心,單憑此點,縱無佛皇之請,宗佛也定要助佛友一程。請佛友在此靜心打坐,讓吾稍作準備。”
缺舟頷首道:“有勞佛友。”
隨后,缺舟便在涅槃萬因頂靜心打坐,與此同時,宗佛召集來將近萬名僧人,皆手持木魚念珠,一一圍繞缺舟而坐,密密麻麻,竟然一路坐到涅槃萬因頂?shù)纳较隆?p> 這些僧人皆是能為深厚,佛法精深之人,其中隱約可見幾名帶發(fā)修行者,乃是滅度梵宇中的佛法翹楚。
其中一名喚作問菩提的青年應師命來此,看到如此大的陣仗,不由對坐在涅槃萬因頂中心的缺舟一帆渡產(chǎn)生好奇:“究竟是何人?竟讓宗佛如此勞師動眾,引萬僧來此誦經(jīng)施法?”
而在萬僧召集坐好之后,另一名身披佛衣,修為高深的帶發(fā)禪師亦來到宗佛身邊,躬身行禮道:“稟宗佛,萬僧召集完畢,施法所需物品事宜亦準備妥當了,隨時可以施法?!?p> “嗯,如禪,有勞了。”宗佛點點頭,轉(zhuǎn)頭看向靜坐中的缺舟一帆渡,介紹道:“佛友,此為吾徒靜如禪,在滅度梵宇之中任經(jīng)師一職?!?p> 靜如禪見宗佛竟對缺舟以“佛友”稱呼,心中一驚,但很快鎮(zhèn)定下來向缺舟恭敬行禮道:“晚輩靜如禪,見過前輩?!?p> 聞言,靜坐中的缺舟佛眼一睜,看了靜如禪一眼,點點頭道:“佛緣深厚,能為不凡,宗佛收的好璞玉。”
“哈,還需雕琢?!弊诜鹨娮约旱母咄奖环鹩颜J可,心中亦是歡喜,繼續(xù)就事解釋道:“佛友,佛皇所言吾了斷前因之法,乃是吾滅度梵宇秘招——渡世三昧?!?p> “此招具有渡化之能,受招者,見前因,憶本來,破愛恨貪癡,悟水月般若?;蚰苤鹩研迯陀洃洠瑧浧鹎皦m往事?!?p> 宗佛撫須解釋道:“但此招會影響佛友之潛意識,佛友能為深厚,一旦潛意識受到刺激,恐有變故,邃吾召集萬僧,在此誦經(jīng)加持佛力,以防變數(shù)?!?p> 缺舟點點頭,道:“原來如此,勞佛友費心了?!?p> 宗佛道:“事不宜遲,請佛友靜心凝神,吾即刻為佛友發(fā)招?!?p> “好,多謝佛友?!?p> 聞言,缺舟佛眼一闔,靜心凝神,心無外物,迅速入定。
一旁靜如禪見了,便指揮眾僧焚香誦經(jīng),一時間涅槃萬因頂上梵音高唱,經(jīng)聲不絕,一股恢弘佛力緩緩匯聚。
缺舟能順利找回記憶嗎?敬請期待《霹靂之苦境大智慧》第四章: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