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歸家
饒是玄天師心思厚重,此刻不由激動起來。
儒家七十二院以許都、長安、洛陽三大書院為首,兩百年來,每隔一兩代,都要出現(xiàn)一兩個驚艷絕才的年輕人。
一百年前的桓家老祖,八十年年前的董儒之,四十年前的王戟,二十年的紫衣裴東來,如今的達(dá)溪輕柔、燕白駒、桓媛、劉長安,那個不是大魏人杰?
常言道人杰地靈,可是玄天師卻認(rèn)為這個詞應(yīng)該是地靈人杰才對,因為地有靈氣,所以人杰輩出!
長安、洛陽,曾經(jīng)是大漢國都,沾染大漢氣運(yùn),自是不凡;許都,大魏國都,如今大魏昌盛,氣運(yùn)更是不凡。
儒家占據(jù)三地,開設(shè)書院,占盡了地利人和,若培養(yǎng)不出幾個像樣的天才的來,都對不起這三塊寶地??!
如今魏帝允許道家于許都、長安、洛陽開設(shè)道觀,可與儒家平分氣運(yùn),道家便可如那儒家,百年不衰!
兩百年前,魏明帝一紙文書,儒家由此成為天下九流之首;如今魏帝大開宮門,與道人論道,那么道門昌盛的機(jī)會也來了。
回到欽天監(jiān),玄天師依舊激動難奈,運(yùn)轉(zhuǎn)幾遍靜心法訣,才平復(fù)心中的激動。
這里機(jī)緣,可其中也有大風(fēng)險!
魏帝屈尊紆貴,為道家助長聲勢,自然不是真的喜歡道法玄術(shù)。
儒家居高望遠(yuǎn),諸子百家難以抗衡,更不敢抗衡,所以儒家聲威更重,所以魏帝擺明車馬,支持道家,就是為了讓儒道相爭,讓諸子百家群起而攻之,讓天下多百家之言,而非儒家一家之言。
這件事,若是道家做的漂亮,必被魏帝重用,興衰榮辱,自此和大魏息息相關(guān),顯赫一時,力壓儒家,也并非不可能。
可是若有魏帝支持,道家依舊輸給儒家,那就是道家無能,讓魏帝失了顏面,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皇恩永絕便是必然之事,儒家沒有沒落,道家便要先一蹶不振了。
玄天師思忖許久,無數(shù)道門自腦海中閃過,最終奮筆疾書,轉(zhuǎn)眼之間,就寫成三封書信,隨后叫來了太玄子。
“我乃大魏國師,不得王詔,不得輕易出許都,你替我去送幾封信?!毙鞄熣f道!
“送去那里?”太玄子問道。
“鐘南山、正一觀,逍遙宗!”
玄天師說出三個道觀名字,皆是道門勝地!
“師尊是想讓這三家在許都、長安、洛陽立道觀嗎?”太玄子問道。
“對,就是這三家,有疑問嗎?”玄天師笑問道。
“終南山是我道家玄門,可是正一觀是道家道門,道門一直以來,都有無不為與無為之爭,便是玄道之爭。”
太玄子說道:“師尊為何要如此抬舉正一觀呢?”
“你懂什么?”
玄天師笑道:“玄道之爭,不過是道法理念不同,雖有爭斗,但正一觀終究是我道家之人?!?p> “況且儒家興盛,豈是我道家玄門一脈便可以抗衡的?”
玄天師笑道:“此刻玄道合力,打倒儒家,而后爭道,才是明智之舉啊!”
“那逍遙宗又算什么?”
太玄子說道:“逍遙宗雖然是道門中人,可是不在玄道兩邊,縱情山水之間,自詡世外高人,清心寡欲,不過問紅塵之事,怎么會下山立觀,沾染人間煙火呢?”
“你啊,格局始終小了!”
玄天師說道:“人有私心,道人也是人,怎么可能沒有私心呢?”
“此事事關(guān)道門興衰,逍遙宗也是道門的一部分,怎么可能置身事外了?”
玄天師繼續(xù)說道:“終南山、正一觀,終究是世俗之中,沾染了煙火氣,行事多有私心,難免為利而行!”
“逍遙宗不同,那是真的無為不爭,讓他們在許都立觀,陛下對道門,也放心一些!”
太玄子點點頭,便不在多問,接過書信,便離去了。
當(dāng)桓騎再次走到大魏皇宮的時候,夜色已經(jīng)深了,走出大魏皇宮,桓騎便看見飄然獨立的桓媛。
蕭少商見狀,和桓騎打個招呼,約好三天后,同去大魏十三道,便自行離開了。
桓騎走近桓媛,臉上便露出燦爛的笑容。
“阿姐,這是等我嗎?”
桓騎笑道:“讓桓家掌上明珠等我,你這是讓我罪大惡極,要被桓家那些護(hù)短的家伙收拾的啊!”
桓媛不為所動,冷聲問道:“說好了的,我去太醫(yī)院接你回府,我去的時候,你為何不在?”
“此刻深夜出宮,莫非是你躲著我?”
桓媛說道:“不想回桓家,大可以直說,我不會為難你,所以你沒必要騙我!”
“姐姐,你這可是真冤枉我了!”
桓騎解釋說道:“武斗結(jié)束之后,陛下召見,陪陛下說說話,吃頓飯,這時間就耽擱了!”
“這一點,御膳房可以作證,我還吃了不少了!”
“哦,那是我誤會你了!”
桓媛走向馬車,招呼桓騎說道:“走吧,今日得知你回府,父親準(zhǔn)備了家宴,大家都在等你了!”
桓騎登上馬車,車夫駕駛馬車,緩緩向桓府而出。
桓府距離大魏皇宮不遠(yuǎn),沒過多久,就到了桓府門口。
桓騎下車,守在門口的門衛(wèi)便匆匆跑進(jìn)桓府之中,口中大喊:“桓騎少爺回來了!”
當(dāng)桓家眾人出現(xiàn)在桓府門口的時候,桓騎已經(jīng)將桓媛扶下馬車,可是不知為何,桓媛的眼眶微動,修長的睫毛也有些濕潤,顯然是剛剛哭過。
這一路少過來,桓媛非要問桓騎過去七年的生活,桓騎招架不住,只得如實相告。
可是故事沒講幾個,桓媛便心疼不已,因而落淚,嚇得桓騎費(fèi)盡渾身解數(shù),才讓桓媛好不容易收住眼淚。
“淦,桓騎小兒,狗膽,竟敢欺負(fù)阿媛,我劈了你!”
桓家三爺,不給桓騎狡辯的機(jī)會,在身上摸索一番,竟然探出一把斧頭,就氣勢洶洶的沖向桓騎。
其他人也臉色一片陰沉,桓家的三代人的掌上明珠,那是桓騎你能欺負(fù)?
找死呢不是!
“三叔,你誤會了!”
桓媛連忙解釋一番,眾人才轉(zhuǎn)怒為喜,奈何桓家三爺認(rèn)準(zhǔn)了是桓騎惹哭桓媛,依舊不依不撓。
桓一名一步上前,推開桓千山,怒罵說道:“我桓家是書香世家,把你這破斧頭給我收起來,滾一邊去!”
“桓騎是我桓家的天才,將來要是成為武神的,打壞了,你個不成器的東西,能再生一個嗎?”
“桓老三,再敢對桓騎動手動腳,我打斷狗腿,省得一天有事沒事,往青樓跑,敗壞我桓家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