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惠帝之子

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軍事集團戰(zhàn)斗系

惠帝之子 木皿言 7194 2010-03-20 23:35:36

    楚漢戰(zhàn)爭是一場持續(xù)三年多酷烈的社會動蕩,時間是從漢元年八月,持續(xù)到漢五年十二月。劉邦的漢軍經(jīng)常有組合上的變化,現(xiàn)僅就史料中已成為獨立作戰(zhàn)部隊的,加以歸類。

  一、劉邦軍

  形成時間,自始至終。

  組成:平陽侯曹參(后為獨立部隊)、信武侯靳歙(亦可能初屬呂澤、后為獨立部隊)、清陽侯王吸(一度為獨立部隊)、汝陰侯夏侯嬰、陽陵侯傅寬(亦可能屬呂澤、后屬韓信)、廣嚴(yán)侯召歐(亦可能屬呂澤)、廣平侯薛歐(一度同王吸為獨立部隊)、博陽侯陳濞(亦可能屬呂澤)、曲周侯酈商(后為獨立部隊、后屬彭越)、絳侯周勃(后為獨立部隊)、舞陽侯樊噲(后為獨立部隊)、潁陰侯灌嬰(一度為獨立機動部隊,后屬韓信,再后為獨立部隊)、堂邑侯陳嬰(可能一度為一獨立部隊)、汾陰侯周昌、梁鄒侯武儒(亦可能屬呂澤)、成侯董渫(亦可能屬呂澤)、蓼侯孔藂(后屬韓信)、費侯陳賀(后屬韓信)、陽夏侯陳豨(亦可能為獨立部隊)、東武侯郭蒙(或?qū)儆趨螡桑?、棘蒲侯陳武(后或為獨立部隊或?qū)賲螡?,因其擊齊且不屬韓信。)、武彊侯莊不識(又屬丞相甯,不詳為何人,或言即安國侯王陵)、貰侯呂元(亦可能屬呂澤)、海陽侯搖毋馀(亦可能屬呂澤)棘丘侯襄(亦可能屬陳豨或呂澤)、肥如侯蔡寅(亦可能屬呂澤)、河陽侯陳涓(亦可能屬呂澤)、淮陰侯韓信(后為獨立部隊)、芒侯昭、故市侯閻澤赤(后為河上郡之守備部隊)、魏其侯周定(此人破秦年即為侯,不知為何老不長進)、祁侯繒賀(亦可能原屬陳豨或呂澤),平侯沛嘉、魯侯疵(亦可能屬呂澤)、故城侯尹恢(或?qū)儆趨螡桑驗槠涔Ρ葏挻魏睿?、阿陵侯郭亭(亦可能屬呂澤)、昌武侯單甯、高苑侯丙倩、宣曲侯丁義、斥丘侯唐厲(后或為獨立部隊,因其攻項羽為東郡尉)、臺侯戴野(后屬劉賈)、安國侯王陵(后為獨立部隊)、樂成侯丁禮(后屬灌嬰)、蒯成侯周緤,高胡侯陳夫乞,復(fù)陽侯陳胥(亦可能屬呂澤),陽河侯(《漢書》言卞訴),棘陽侯杜得臣,涅陽侯呂勝,平棘侯執(zhí)(《漢表》作林摯,亦可能屬呂澤?,柏至侯許溫,栒侯溫疥,磿侯程黑,宋子侯許瘛(亦可能屬呂澤),猗氏侯陳遬,清侯空中(徐廣曰:空,一作窒。亦可能屬呂澤),彊侯留勝,彭侯秦同(亦可能屬呂澤),甯侯魏選,閼氏侯馮解敢(可能亦屬于陳豨),安丘侯張說,襄平侯紀(jì)通父紀(jì)成,龍侯陳署,繁侯彊瞻(亦可能屬陳豨),高京侯周成父周苛,開封侯陶舍,禾成侯公孫耳,堂陽侯孫赤(亦可能屬于呂澤),祝阿侯高邑(亦可能屬于呂澤),長修侯杜恬,營陵侯劉澤,廣阿侯任敖(后為上黨郡守備部隊),須昌侯趙衍,臨轅侯戚鰓,寧陵侯呂臣,汾陽侯靳彊(亦可能屬于呂澤),戴侯彭祖,衍侯翟盱、樂平侯衛(wèi)無擇(亦可能屬于韓信),平州侯昭涉掉尾,中牟侯單父圣,博陽侯周聚,陽義侯靈常,下相侯冷耳(亦可能屬于呂澤),戚侯季必(亦可能屬于呂澤或灌嬰?,壯侯許倩(亦可能屬于呂澤、靳歙),桃侯劉襄(原為項氏親或名項襄,亦可能為曹參部屬),紀(jì)信侯陳倉,煮棗侯赤(《漢書》作革朱,亦可能屬于呂澤),鄢陵侯朱濞,平都侯劉到(亦可能屬于灌嬰),平定侯齊受,中邑侯朱通,山都侯王恬,松茲侯徐厲(亦可能屬于呂澤),荊王劉賈(后獨立)。醴陵侯越,壯武侯宋昌,樊侯蔡兼,申屠嘉。

  2、參加戰(zhàn)斗范圍。

  漢元年定三秦之戰(zhàn);漢二年出關(guān)擊韓王鄭昌之戰(zhàn);漢二年擊降殷王之戰(zhàn);漢二年東擊楚之戰(zhàn),于定陶、陽夏、彭城等地破楚,后又為楚所敗。漢二年與楚戰(zhàn)于滎陽京索間;漢二年平反叛者王武、程處等之戰(zhàn),此戰(zhàn)甚至有可能延續(xù)到漢三年;漢二年破楚于滎陽之戰(zhàn)。漢三年滎陽保衛(wèi)戰(zhàn);漢三年與黥布軍會戰(zhàn)于葉、宛。漢四年成皋保衛(wèi)戰(zhàn);漢四年破曹咎于成皋之戰(zhàn)。漢四年,與楚相持廣武之戰(zhàn)。漢五年追楚于固陵之戰(zhàn),漢不利;漢五年破楚于陳、陽夏之戰(zhàn);漢五年破楚于垓下之戰(zhàn)。其中堂邑侯陳嬰于漢五年楚滅后,擊定楚余部于浙江,或與灌嬰及陳賀同行。

  二、呂澤軍

  形成時間,亦可能與楚漢戰(zhàn)爭相始終。此部隊的名稱及戰(zhàn)功不見于史,但可以肯定其存在。

  1、組成此部隊成立于反秦戰(zhàn)爭中,《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多次提到的二隊或即指此部隊。可以確認(rèn)的部屬有陽都侯丁復(fù)、曲成侯蠱逢(《漢書》作蟲達)、東武侯郭蒙、都昌侯朱軫、博成侯馮無擇、俞侯呂它之父、成陶侯周信。不能完全確認(rèn)的或者還有雍齒,信武侯靳歙、汾陽侯靳彊、陽陵侯傅寬、陽夏侯陳豨。雍齒為呂澤部下的理由是,其于秦二世三年加入劉邦陣營,此前他得罪劉邦,日后劉邦定天下后,仍想將其處決,只因其功多,不忍下手。估計其在秦三年不會直接加入劉部,而可能加入劉之盟軍呂部。靳歙、靳彊、傅寬為呂澤部下的理由是,在反秦戰(zhàn)事期間,這些人加入劉邦陣營,而其加入的地點恰好是記載中劉邦沒有到過的地方。靳歙從起于宛朐,靳彊從起于陽夏,傅寬從起于橫陽,后二地均非劉邦所及。而劉邦部戰(zhàn)宛朐的時間又遲至秦二世二年,與陳豨等起于前元年不合。故只能認(rèn)為這些人加入的是當(dāng)時劉邦的盟軍呂澤部。

  另有可能屬于呂澤軍的劉邦功臣還有廣嚴(yán)侯召歐、隆慮侯周灶,博陽侯陳濞,梁鄒侯武儒(因其功比博陽侯,亦可能屬于劉部),成侯董渫,貰侯呂元,海陽侯搖毋馀,肥如侯蔡寅,河陽侯陳涓;柳丘侯戎賜,故城侯尹恢,任侯張越,棘丘侯襄,阿陵侯郭亭,絳陽侯華無害,東茅侯劉釗,斥丘侯唐厲,安國侯王陵,厭次侯元頃,朝陽侯華寄,磿侯程黑(亦可能屬劉邦),宋子侯許瘛,侯空中(徐廣曰:空,一作窒。亦可能屬劉邦),彭侯秦同(亦可能屬劉邦),堂陽侯孫赤(亦可能屬于劉邦),魯侯疵(亦可能屬劉邦。其人于定三秦時戰(zhàn)死,功比樊噲)、祝阿侯高邑(亦可能屬于劉邦),高陵侯王周,谷陵侯馮谿,戚侯季必(亦可能屬于灌嬰或劉邦?,煮棗侯赤(《漢書》作革朱,亦可能屬于劉邦),菌侯張平,松茲侯徐厲(亦可能屬于劉邦)。

  上述人等屬于呂澤的理由并不充分,有些僅僅是根據(jù)其早期身份為二隊將而定;有些則是根據(jù)其職銜與長期追隨劉邦之樊酈滕灌明顯不同而推測。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即這些人的受封并不少,但戰(zhàn)功則無明確記載。最需要注意的或許是安國侯王陵,《史記*陳丞相世家》稱其昔為縣豪,于反秦時不愿屬沛公,而實際情況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言其從起于豐,并別定東郡。如果他沒有隨劉邦起義,則定是隨呂澤起義,而且和后者在一起戰(zhàn)斗了一段時間。因為其當(dāng)時的職位只是廄將,此職不當(dāng)擔(dān)此定秦一郡之重任。倘若如此,他極有可能一度是呂澤的部下。

  2參與戰(zhàn)斗范圍

  漢元年定三秦之戰(zhàn),(朱軫)擒翟王;(朱軫)漢二年破廢丘,擒章邯之戰(zhàn);漢二年擊彭城時攻占下邑,史稱其將兵先下碭,估計參加了定陶之戰(zhàn);漢三年與項羽戰(zhàn)于下邑,失利;參加滎陽保衛(wèi)戰(zhàn),失利(呂澤逃出滎陽或晚于劉邦,他是在馮無擇的保護下出逃的);(郭蒙)漢三年敖倉守衛(wèi)戰(zhàn);(丁復(fù))漢四年擊龍且之戰(zhàn);(丁復(fù))漢四年破項羽軍葉;估計也參加了最后對項羽的圍殲。但呂澤本人可能沒有參加漢二年破廢丘之戰(zhàn),因為當(dāng)時其將兵據(jù)下邑,而項羽于此年末或下一年初占領(lǐng)下邑。

  三、彭越軍

  漢二年,漢東擊楚時才加入漢陣營。后與漢配合作戰(zhàn),又不時服從于楚。

  組成:成陽侯意(《索隱》曰成陽侯奚意),武原侯衛(wèi)胠。漢將曲周侯酈商一度為漢授命的梁相國,估計也要在某種程度上受彭越指揮。

  作戰(zhàn)范圍:漢元年受田榮將軍印擊梁地,破楚將蕭公角等;漢二年以三萬人歸降劉邦受梁相國印戰(zhàn)梁地,漢三年擊楚將項聲、薛公于下邳,破楚軍;與劉賈等亂梁地,破壞楚軍糧道。漢四年,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城;接受齊田橫逃難,繼續(xù)反梁地,漢五年,與漢王共擊楚于垓下。

  四、陳豨軍

  此部分原或?qū)賲螡?,漢定三秦后析出。主要作戰(zhàn)區(qū)域是河北,擊魏、擊代、擊趙,乃至于擊燕王臧荼。此部分無記載,但可以肯定是存在的。

  其組成或許有

  祁侯繒賀、繁侯彊瞻、閼氏侯馮解敢、棘丘侯襄等。這些都是劉邦功臣。根據(jù)相關(guān)記載,即漢十一年代地叛亂的平亂情況,其部下有張春,綦毋卬,宋最,乘馬絺,尹潘、趙既、馮梁、孫奮、太卜、解福,程縱、郭同、侯敞。雁門守圂、云中守遫、丞相箕肆、將軍勛、丞相程縱、將軍陳武、都尉高肆。此等皆見于漢平陳豨叛亂時,估計在楚漢交戰(zhàn)期間,此等人就是陳豨部下。

  總體作戰(zhàn)范圍不詳。

  可考作戰(zhàn)范圍:漢元年或參加了擊三秦之戰(zhàn),因為漢擊三秦幾乎是全力以赴,除留守漢中及東出武關(guān)的部隊,漢之所有武裝都參與其事。漢二年,參與擊定代戰(zhàn)役,估計為擊代之殘部。漢三年,或參與擊趙殘余部分。漢五年,擊燕。漢二年,漢出關(guān)擊楚時,章邯尚未亡,漢軍重要將領(lǐng),包括呂澤均出擊,其時當(dāng)留有重要將領(lǐng)監(jiān)視章邯,似乎只有陳有可能應(yīng)此大任。因陳加入劉部的地位較高,入漢即已封侯,估計其作戰(zhàn)能力甚好。故漢全力東擊楚時,極可能留其在關(guān)內(nèi)監(jiān)視章邯殘部。另外,不詳其是否參與了最后的對楚決戰(zhàn)。

  五、黥布軍

  此部于漢三年始加入漢陣營。

  組成

  肥誅,平原君朱建。

  其余組成不詳。

  總體作戰(zhàn)范圍不詳。估計在其原封國九江一帶作戰(zhàn)。

  漢三年,與劉邦在宛、葉一帶作戰(zhàn)。漢五年,與劉賈等擊定淮南。

  六、韓信軍

  原為漢軍主體,經(jīng)漢二年彭城失敗后,成為獨立部隊。

  組成:蓼侯孔藂,費侯陳賀,北平侯張蒼,樂成侯丁禮(后屬灌嬰)、深澤侯趙將夜,中水侯呂馬童,杜衍侯王翳,赤泉侯楊喜,昌侯盧卿,共侯盧罷師,下相侯冷耳(亦可能屬于劉邦),戚侯季必(亦可能屬于呂澤或劉邦),樂平侯衛(wèi)無擇,松茲侯徐厲(亦可能屬于呂澤),另有傅寬,曹參,灌嬰等先后同屬韓信。另陳賀于漢五年脫離其部與灌嬰、陳嬰等擊定楚殘部。

  作戰(zhàn)范圍:漢元年從擊三秦;漢二年,從擊楚至彭城,漢兵敗散,韓信復(fù)收兵與漢王會滎陽,擊破楚京、索之間;擊魏,襲安邑,虜魏王豹,定魏為河?xùn)|郡;擊代,破代兵閼與,擒夏說;擊魏及代事,亦可能是漢三年發(fā)生;漢三年,東下井陘擊趙,斬陳馀泜水上,禽趙王歇;往來救趙,拒楚,因行定趙城邑。漢四年,擊齊,破齊歷下,擊斬龍且。漢五年,與漢會兵垓下破項羽。

  七、劉賈軍

  漢元年即有,不詳其當(dāng)時是否是獨立部隊。

  漢三年成立,主要作戰(zhàn)區(qū)域為河南。

  組成:

  臺侯戴野,甘泉侯王竟。漢太尉盧綰。

  作戰(zhàn)范圍:

  漢元年,從漢王擊三秦,參與定塞地;漢二年,從出關(guān)擊楚;漢三年(本傳作四年?受命入楚后方作戰(zhàn),與彭越軍協(xié)同作戰(zhàn),擾亂楚后方;漢五年,圍壽春,招降楚大司馬周殷,舉九江,與漢王等會戰(zhàn)垓下,項羽死后受命擊臨江反王共尉,定臨江為南郡(此戰(zhàn)后與靳歙配合,但靳非劉賈之部下)。

  八、曹參部

  成立于漢二年。

  組成不詳。

  漢四年擊齊時,傅寬曾一度歸其領(lǐng)導(dǎo)。可能為其部者或者還有:桃侯劉襄。

  作戰(zhàn)范圍:

  漢元年,從擊三秦,;漢二年,從出關(guān)擊楚,擊龍且、項他定陶,取碭、蕭、彭城,與楚戰(zhàn),兵敗西退;擊王武、程處等;與韓信擊魏王豹;漢三年,擊代,斬代相國夏說于鄔東(本傳作趙相國夏說),別圍趙將戚將軍于鄔城,破斬之;引兵歸漢王;漢四年,從韓信擊齊,破齊歷下,還定濟北郡,攻著、漯陰、平原、鬲、盧,擊龍且軍于上假密,斬龍且,虜周蘭,得故齊王廣相田光,其守相許章,及故齊膠東將軍田既,漢五年,未參加垓下會戰(zhàn),留平齊地。

  九、灌嬰軍

  成立于漢二年。

  原為劉邦直屬,漢二年出關(guān)后,開始以獨立作戰(zhàn)為主。至漢三年或漢四年,又歸相國韓信統(tǒng)轄。在韓信部,其亦有相當(dāng)時間為獨立作戰(zhàn)。漢五年,又一度并于劉邦部。項氏滅,其又成為一獨立作戰(zhàn)部隊。

  組成:

  樂成侯丁禮,中水侯呂馬童,杜衍侯王翳,赤泉侯楊喜,吳房侯楊武,涅陽侯呂勝,戚侯季必。另外或還有:平都侯劉到。

  作戰(zhàn)范圍:

  漢元年從擊三秦;漢二年從出關(guān),擊降殷王;擊龍且、項他軍定陶;出任漢騎兵統(tǒng)帥,破楚于滎陽東;別擊楚后,絕其餉道;擊楚將項冠,破之魯下(此戰(zhàn)或與靳歙部配合);漢三年后,屬韓信,破齊、擊殺龍且;漢四年別將擊楚將公杲于魯北,破薛郡長;度淮,擊廣陵,破項聲、郯公下邳,斬薛公;破楚騎于平陽;漢五年,降彭城,虜項佗;降留、薛、沛等郡縣;漢五年,從擊項羽于陳,破之。于東城擊斬項羽;渡江,破吳郡、豫章、會稽郡,還定淮北。其擊吳、豫章,或與費侯陳賀、堂邑侯陳嬰同行。不詳其節(jié)制情況。

  終劉邦一生,灌嬰別破軍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國一,郡二,縣五十二,得將軍二人,柱國、相國各一人,二千石十人。其中大部分當(dāng)為楚漢戰(zhàn)爭中所為。

  十、酈商軍

  成立時間當(dāng)為漢元年定三秦時。

  組成不詳。

  作戰(zhàn)范圍:

  漢元年從漢王擊三秦。別將定北地、上郡。其定上郡事尤重要,因上郡即當(dāng)時之翟國。漢二年從漢王擊項羽,出鉅野,與鐘離昧戰(zhàn);又一度以梁相國身份配合彭越作戰(zhàn)?;蛟跐h四年,從漢王攻胡陵。

  十一、靳歙軍

  此部原或?qū)賲螡桑笪龀龀蔀橐华毩⒉筷牎?p>  組成不詳?;蛴袎押钤S倩。

  作戰(zhàn)范圍:

  漢元年,從定三秦,別擊章平軍隴西,此或與酈商部協(xié)同;漢二年,從擊楚,彭城失敗后,擊王武,略梁地,擊邢說軍破之菑南,破楚軍滎陽東;漢三年,別之河內(nèi),擊趙將賁郝軍朝歌破之。從攻安陽以東至棘蒲,下七縣,別攻破趙軍,降吏卒二千四百人,從攻下邯鄲,別下平陽,身斬守相,降鄴;從攻朝歌、邯鄲,別擊破趙軍,降邯鄲郡六且縣。還軍敖倉,破項籍軍成皋南,擊絕楚餉道;起滎陽至襄邑,破項冠軍魯下(或與灌嬰配合),略地東至繒、郯、下邳,南至蘄、竹邑。約在漢四年,擊項悍濟陽下,還擊項籍陳下,破之。漢五年,別定江陵,降江陵柱國、大司馬以下八人,身得江陵王,因定南郡(此戰(zhàn)或與劉賈、盧綰配合)。

  按靳歙在漢三年之戰(zhàn)多言“從攻某”,此從,不知指何人。如為韓信,《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不諱此事。估計為陳豨之類的日后反叛者。

  十二、張耳軍

  原為項羽所封之常山王,漢元年為陳馀所敗,歸漢。常作為韓信的助手作戰(zhàn)。估計其如果存在,當(dāng)是漢三年以后的事,極可能是此年韓信東擊齊后,張耳才得以獨立作戰(zhàn),收拾趙地未平者。

  組成:

  張蒼。張敖。貫高,趙午。

  作戰(zhàn)范圍:

  漢元年,陳馀借齊兵破常山,張耳歸漢,時漢王方圍廢丘。漢三年,與韓信擊代、趙,破趙井陘,斬陳馀泜水上,追殺趙王歇襄國;楚兵數(shù)渡河擊趙,張耳、韓信往來救趙,因行定趙城邑;漢四年,韓信擊齊,張耳守備趙地。

  十三、樊噲軍

  其成立于漢元年,獨立性質(zhì)時斷時續(xù)。

  其組成不詳。

  原屬于劉邦部,漢元年擊三秦時,曾作為一支獨立部隊作戰(zhàn)。

  擊三秦之西丞于白水北。擊雍輕車騎于雍南。其后以將軍廣武一歲,不詳其當(dāng)時獨立與否。漢五年,擊楚于陳。

  十四、王吸、薛歐部

  漢元年組成。

  作戰(zhàn)范圍:漢元年從武關(guān)出,東擊楚。受阻于陽夏。

  此后的作戰(zhàn)或與劉邦軍同,或仍為一獨立作戰(zhàn)部隊。此二人的身份均為將軍,擊項羽及鐘離昧。

  十五、周勃部

  漢元年組成。原與擊三秦之漢軍為一體,圍章邯于廢丘后有獨立作戰(zhàn)行動。

  組成不詳。

  作戰(zhàn)范圍:

  漢元年擊三秦,圍廢丘后,擊盜巴軍,守峣關(guān)。漢二年,東擊楚,攻曲逆,守敖倉。漢五年,擊楚殘部泗水郡、東???。

  十六、韓王信部

  成立于漢元年。

  組成不詳。陳平一度為其亞將。

  作戰(zhàn)范圍:

  漢元年,擊楚立之韓王鄭昌,破之。漢立韓王信為韓王,定故韓之地。漢二年,從漢擊楚于彭城,估計其亦在其列。漢三年,與漢王守滎陽,陳平為其屬下。滎陽失守后,被俘。后逃逸歸漢,仍為韓王,從擊破楚。

  十七、其余有獨立作戰(zhàn)事跡者。

  1.唐厲部

  此部成立時間或在漢三年前后?!陡咦婀Τ己钫吣瓯怼贩Q其以東郡尉定九城。

  2、棘丘侯襄,以執(zhí)盾隊史前元年從起碭。破秦。以治粟內(nèi)史入漢。以上郡守?fù)舳ㄎ魑旱?,功侯?p>  3、閼氏侯馮解敢,以代太尉漢王三年降。為雁門守。以特將平代反寇。侯。千戶。

  4、陽都侯丁復(fù),以趙將從起鄴。至霸上,為樓煩將。入漢定三秦。別降翟王。屬悼武王殺龍且彭城。為大司馬,破(項)羽軍葉。拜為將軍,忠臣侯。七千八百戶。

  5、武彊侯莊不識,以舍人從至霸上。以騎將入漢。還擊項羽,屬丞相甯。功侯。用將軍擊黥布侯。

  6、河陽侯陳涓,以卒前元年起碭。以二隊將入漢,擊項羽。身得郎將處,功侯。以丞相定齊地。

  7、故市侯閻澤赤,以執(zhí)盾初起,入漢為河上守,遷為假相,擊項羽。侯,千戶。功比平定侯。

  8、北平侯張蒼為代相,上黨守。

  9、高陵侯王周,以騎司馬漢王元年從起廢丘。以都尉破田橫、龍且。追(項)籍至東城。

  有關(guān)劉邦軍事集團作戰(zhàn)序列記載,可以參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年表中某屬某,后一某,常為一獨立作戰(zhàn)單位。依此原則,當(dāng)還可有皇部,丞相甯部(今人陳直以為此丞相甯,即為安國侯王陵,可備一說),甚至雍齒部。如樂平侯衛(wèi)無擇以隊卒從高祖起沛,屬皇訢,以郎擊陳馀。(《惠景間侯者年表》)另外,漢四年擊齊時,陳武部、陳涓部如果不是屬于呂澤的話,似為獨立部隊。另外斥丘侯唐厲亦似為一獨立部隊,其事跡有破項籍于武成。

  整個楚漢戰(zhàn)爭,據(jù)當(dāng)時親歷者口述,僅劉邦部之作戰(zhàn)就為大戰(zhàn)七十余,小戰(zhàn)四十(《劉敬叔孫通列傳》)。估計劉邦部之外的戰(zhàn)斗,也不會低于此數(shù)。故功臣爭功時說:“臣等被堅執(zhí)銳,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蕭相國世家》)然而,有史可鑒者,寥寥無幾。其中的一大原因,或許是漢初政治斗爭的結(jié)果。漢初反叛者有韓王信,陳豨,黥布,戴反叛之名者有韓信,彭越。而后二者之反似有證據(jù)不足之嫌。正因為這個區(qū)別,故史料中韓、彭的戰(zhàn)功可以見到。而前數(shù)人的戰(zhàn)績,除韓王信有擊降韓王昌、黥布佐劉賈下九江之外,紀(jì)、傳中均不見戰(zhàn)功。此現(xiàn)象與這些人當(dāng)初封爵狀況不符。從地位及戰(zhàn)功來看,韓王信至少有安定韓地,牽制臨江國不從楚之作用;黥布亦有牽制衡山國及漢五年垓下會戰(zhàn)平定九江左近地區(qū)之功。至于陳豨,其受封之地之重要決不在曹參監(jiān)齊之下,故其功勞或與曹參相爵。

  之所以筆者得出如此結(jié)論,是因為《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透露了陳豨的部分戰(zhàn)功。以此推論,其他人的戰(zhàn)功缺如之原因,或在于此。而呂澤部戰(zhàn)功的缺乏,則是因為漢初劉、呂之爭的結(jié)果??磥恚陡咦婀Τ己钫吣瓯怼匪茀螡伞鞍l(fā)兵佐高祖定天下”之說并非虛語,而劉邦封其為令武侯,呂太后稱制后追封其為悼武王,都說明呂澤是以作戰(zhàn)見長的。呂澤的部下丁復(fù)、蠱逢為漢初十八大功臣之列,其中丁復(fù)之受封戶僅次于曹參、周勃,而超過樊酈滕灌,更說明了呂澤部的戰(zhàn)功非同一般??傊?,因為漢初政治斗爭的復(fù)雜激烈,劉邦集團的作戰(zhàn)序列已不可能完全弄清。只能根據(jù)現(xiàn)有史料,整理成目前規(guī)模。其得其失,望有識賜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