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服》載:公之服,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這里提到的公與天子,雖可同服袞冕,侯伯可同服鷩冕,但它們?nèi)杂兄T多明顯的區(qū)別。如王所戴冕冠:前后共24旒,每旒12玉,計288顆;而公則前后用18旒,每旒9玉,計162顆。侯、伯則依次遞減。而章紋在冕服等級的區(qū)分上,大抵與冕旒數(shù)目相配;其中,尤以十二章為貴。所謂十二章,是指古代帝王服飾上的12種圖像、紋樣。它依次分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各章均有各自特定的含意和文化意蘊。例如,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光明之意;山,取其人的仰望和其穩(wěn)重之義;龍,取其應(yīng)變之意;華蟲(一種雉鳥),取其文麗之義;宗彝(一種祭禮器皿、畫有一虎一蜼),取其忠孝之意;藻(水草),取其潔凈之義;火,取其光明之意;粉米(白米),取其滋養(yǎng)之義;黼(斧形),取其決斷之意;黻?,兩弓相背),取其明辨之義。
由此可見,這十二紋章的圖案,具有極其深厚的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作為一種具有特定文化內(nèi)涵的符號,它們既是天地萬物之間主宰一切、凌駕其上的最高權(quán)力的象征,亦是帝王們特定的服飾文化心態(tài)(賞用性)和價值取向(追求政治上的"威懾效應(yīng)"、"轟動效應(yīng)",政治需求高于生理需求)的形象化反映。周代冕服除十二章以外,下分九章、七章、五章、三章等不同規(guī)制和格式。具體而言,天子在最隆重的場合,可服用有十二章圖案的冕服(周代以前用十二章,周代因日、月、星三章圖形被畫于旌旗上,所以不再施于衣服之上)。公可服用自上而下的九章圖案冕33服;侯可服用由華蟲以下的七章圖案冕服;卿、大夫可服用由粉米以下的三章圖案冕服。
內(nèi)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紗。這六種服飾(其中,素紗為六服的襯里)的形制大致相同,均為上衣下裳相連屬的袍式,其本意喻杳王后婦人對帝王忠貞專一不二之義。廣袖、領(lǐng)、袖加緣;穿服時再配以大帶、蔽膝和舄(還有玉飾),而局(扇,即綢緞面鞋,鞋底加術(shù),以防泥濕(古以此鞋為最尊貴),顏色隨衣色。就圖案與顏色而論,六種服飾互有區(qū)別。
從上述冕服制度所規(guī)定的界限和嚴格的等級差別中,可以看出周禮對服飾制度、服飾文化所產(chǎn)生的影響之巨。此外還形象而生動地再現(xiàn)了"望其章而知其勢位"這一古代政治文化生活的特殊含義。冕服制度始于周,不僅為周代統(tǒng)治者廣泛采用,而且對后世的帝王服飾和服飾文化亦產(chǎn)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周代以后,隨著歷朝歷代政權(quán)的更迭,時代的變遷,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各民族間的交往與融合,各朝代冕服的規(guī)制、服用制度,用料、著色、質(zhì)地等,亦因時而異。為了較為清晰地勾勒出這一特定的服飾文化發(fā)展變化的輪廓,下面分時期予以論述。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國時期,諸侯迭起,七雄相爭,周王室衰微至極,早已名存實亡。七國各自為政,禮樂多有減損。由于當時各諸侯國之間爭戰(zhàn)不停、戰(zhàn)亂不止,故這時的史籍所載,多為謀士集策和各國戰(zhàn)亂不休之事。至于禮冕之服,卻很少記敘流傳,迄今只見有魏文侯端冕而聽古樂,保持冕禮形制的零星點滴記載。
秦漢時期
到了秦代,歷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秦始皇滅六國,結(jié)束了戰(zhàn)國以來封建諸侯長期割據(jù)紛爭的局面,統(tǒng)一了中國,從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權(quán)國家。隨之,秦王朝統(tǒng)治者制定了一整套體現(xiàn)新興地主階級意志,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法制--即秦人從生產(chǎn)到生活、從行動到思想"皆有法式"的一套封建集權(quán)制度。按照這一制度的有關(guān)規(guī)定,秦代首先取消了禮樂;在服制上,廢止了"六冕制度",即廢棄了如前所述的大裘、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等六種冕服服制。
傳說只保留了在冕服典禮上用于最輕的小祀所用的、又在群臣中也是最低一級服用的元冕(即玄冕),但在何種場合怎樣使用,卻沒有具體的記載。另外,據(jù)說秦代帝王在行郊禮時皆服袀玄之衣?!逗鬂h書·輿服志》有這樣的記敘:秦以戰(zhàn)國接天子位,滅去禮學(xué),郊祀之服,皆以袀玄。所謂袀衣,即上下衣裳皆為玄色。又據(jù)《獨斷》載:"袀,紺繒。"班固也說:"袀,皂也。"并稱上下都為黑色。表明秦代帝王在行祀郊禮時,所服用的袀服,有別于前代冕服的"上玄下纁"的形制和制度的規(guī)定。
自秦滅禮樂,廢六冕始,到東漢孝明帝以前,200多年的時間里,秦以前帝王、百官凡遇祭祀、登基、婚禮、朝會、冊封、巡幸等莊重場合,服用的冕服,究竟如何,文獻中沒有明確的記述。雖傳說秦代曾保留過玄冕之服,但怎樣使用,以什么規(guī)制出現(xiàn),沒有更多的文獻和史料以為佐證。另據(jù)東漢早期東平蒼議南北郊冕服所說:"高皇帝始受命創(chuàng)業(yè),制長冠以入宗廟。"但由此可見當時漢高祖劉邦在祀祖時,戴的是長冠而不是冕冠。到了漢明帝時,甚至連冕服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也不十分清晰了。晉代摯虞的《訣疑要注》云:"明帝案古文,依圖書復(fù)制袞冕,火、龍、黼黻之服以奉郊廟。"說明在這一時期,冕服并未作為一種法定的服飾。
冕服的真正恢復(fù)和正式使用,是東漢孝明帝永平二年的事。據(jù)蔡邕《獨斷》云:漢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詔有司采《尚書·皋陶謨》篇及《周官》、《禮記》定而制焉。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后方,朱綠襄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於其端是為十二旒,組纓如其綬之色。三公及諸侯之祠者朱綠九旒,青五珠;卿、大夫七旒,黑五珠;皆有前無后;組纓各視其綬之色,旁垂黃纊當當耳。郊天地、祠宗廟、祀35明堂則冠之。
從這些記述可以看出:冕板的規(guī)格較《周官》、《禮記》中所載的廣八寸、長尺六寸小了一些。但有些文獻也有不同記載,例如《漢禮器制度》和阮諶的《三禮圖》便云:"皆做冕板廣八寸,長尺六寸。"可見此與周制相符。但是,記敘的不同卻是冕旒有前無后。而
《漢禮器制度》說:冕旒還是前后都有,此又與《獨斷》之說相悖。好在這個問題在山東出土的畫像石中得到了解決,畫像石中有二人戴冕旒者,其形制均作前后冕旒之狀,這就證明《漢禮器制度》的記述,是正確可信的,并與實際情況相符。然而,漢代文獻中記載的冕服與前代所述冕服的明顯不同,在于冕旒前后的長短上。按周代之制,冕旒前后的長短一致,而漢制冕旒是前長而后短。究其原因,則與漢代統(tǒng)治者的政治文化和服飾文化心態(tài)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秦漢時期,秦漢皇帝為表示受命于天,在建立新王朝后,便依據(jù)五德終始說改定正朔,并且規(guī)定了相應(yīng)的服色制度。例如,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自以為獲水德,于是服色尚黑。西漢初年沿襲秦制,但服色卻崇尚赤色。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時,曾采納司馬遷等人的建議,頒行"太初歷",于是服色又尚黃。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后,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式定為火德,服色則改為尚赤。如果按陰陽五行之說,南方主火,南為"朱雀",故尚赤;又,皇帝登極,天子皆面南而坐的原因,故冕旒前面甚長(朝南之向)而后短(北向)。這正與東漢統(tǒng)治者自以為獲火德的心態(tài)相吻合。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時期,冕服的樣式、規(guī)制,大致沿襲漢代的制度,所不同的是:在冕服的章紋方面,按魏制,天子的衣裳章紋,皆用刺繡制作,群臣用織成的章紋圖案。
到了晉代,冕服較漢魏小有改動,主36要是將冕綖加于通天冠上,上衣下裳的顏色則分別采用皂色和絳色。
又據(jù)《晉書》記載,"冕飾以翡翠珊瑚柔雜珠",而"冕旒用白玉珠"。這些記述表明,當時垂旒所用的珠飾甚雜。在冕旒的使用上,其具體規(guī)定為:王公八旒,卿七旒。而冕服的其它規(guī)制卻與前代并無多大區(qū)別。南北朝時期,由于戰(zhàn)亂頻仍、政權(quán)交相更迭,整個社會處于大動蕩、大分化、大融合的局面,南北對峙,國號朝立夕改。在這種政治局面甚為混亂的狀況下,其服制的變化也頗多、頗繁:宋齊時,冕服制度仍襲魏晉之制;梁陳時,對冕服的規(guī)制作了更易和改動,具體而言,按梁制仍用介幘通天冠,上覆冕綖,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垂門玉珠十二旒,其長齊肩,衣裳十二章,其它黃廣纊珫鉺以玉瑱及素帶等同,赤皮為韠(此時改韌韍為韠),赤舄,佩白玉,垂朱黃大綬,革帶,帶劍。陳依梁制,略有增減。
皇太子袞衣九章,諸侯等助祭時,皆用平冕九旒,青玉珠,有前無后,畫山、龍以下九章,五彩大佩,赤舄絢履。北齊武成帝河清年間(562年)時,制為天子平冕黑介幘,垂白珠十二旒,用五彩玉,袞服皂衣絳裳,十二章,緄帶,朱韍,佩白玉,帶鹿盧劍,黃赤大小綬,赤舄?;侍拥钠矫釀t是黑介幘,垂九旒白珠。這時冕服種類最多的要算是北周。當時,冕制繁多,僅天子就有十二種冕服,有蒼冕、青冕、朱冕、黃冕、素冕、元冕、象冕、鷩冕、袞冕等主要冕服服式。其使用的儀禮與規(guī)制,據(jù)《通典》記載:
后周設(shè)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冕。祀昊天則蒼冕,五帝各隨其方色朝日用青冕,夕月用素冕,地祗用黃冕,神州社稷用元冕,享先王加元服笄用象冕,享先帝食三老耕籍等以袞冕,視朝大射等以山冕,視朝臨法門適宴等以鷩冕。冕服均服十二章,六章在衣,六章在裳,袞冕九章,山冕八章,鷩冕七章,通用十二疏。除天子十二種冕服外,公、諸侯、伯、子、男、37上大夫、下大夫、士服用方方冕、袞冕、山冕、鷩冕、火冕、毳冕;三公又有祀冕、火冕、毳冕、藻冕、繡冕。還以冕及章數(shù)分別其差降,細分為九章、八章、七章、六章、五章、四章、三章等,以示區(qū)別。
公元579年,北周宣帝傳位于太子后,自稱天元皇帝,冕旒之數(shù),加至二十四旒,前后共計四十八旒。據(jù)此可以看出此時的冕服樣式與規(guī)制,因大改古制而變得雜亂無章,幾乎到了無制可循的程度。隋唐時期隋朝統(tǒng)一全國之后,其服制又有修訂、更改;冕制的標準則"竊見后周制冕"。據(jù)《隋書·儀禮志》記載:隋文帝制定輿服之制,令袞冕為垂白玉珠十二旒,以組為纓,其顏色與所佩之綬一致,用?纊充耳,并配以玉笄,玄衣,纁裳。衣的章紋依次用山、龍、華蟲、火、宗彝五章;常用藻、粉、米、黼黻四章。革帶,大帶,素帶朱里,外面上朱下綠緣于帶邊。韍則隨裳色,用龍、火、山三章。鹿盧玉具劍,火珠鏢盲。垂白玉雙佩,六采雙大綬和與大綬顏色相同的雙小綬之間施三玉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