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青澀
柳含絮有了想表達的想法,卻不知道當(dāng)下該怎樣表達。書上也沒有明白的記著此時此刻應(yīng)該如何說起。也許是有,柳含絮還沒有讀到。
來人除了問話,連個招呼也沒有,來也匆匆,去也灑脫,就當(dāng)柳含絮只是廊橋里的擺設(shè)而已。此時的柳含絮倒沒有什么心思去理會這些。只是今日自己是來廊橋讀書的,也不知為了什么,現(xiàn)有魅影驚奇,后又有來人審問,自己的書還沒有讀懂,恍惚之間大家就把自己忽視了、放下了、空置了,誰也沒有真把柳含絮讀書這件事當(dāng)作正題。看來還是得認真的讀,用心的讀,要不大家都不知道讀的怎么樣。
這還是其次,畢竟十年窗下無人問,可來人打了個照面,書也看了,人也問了,不問還罷,一問就把柳含絮給問愣了。自己還想著把讀書所感、所想、所思、所學(xué),編排出、連綴出、敷衍出一大段的文采來,讓來人好好看看,說不定也是個際遇,不是鄉(xiāng)野的村夫。但來人只關(guān)心魅影,不把柳含絮的事當(dāng)回事。魅影來了,那人也來,魅影不見,那人就去了。柳含絮,誰?
柳含絮捧起自己的書來,一愣一愣的。自己的書還真是讀的不認真。來人的話語雖然不那么富有文采,卻好像能句句問到點子上。柳含絮捧起書來,也讀不下去。還是忍不住思考來人的審問。魅影那么飄忽,來人也看見了,看見了還盯上了,為什么來廊橋里卻不見了?柳含絮沒有情由把書上拗口的大段背下去,一半也和當(dāng)下的驚奇有關(guān)。
柳含絮索性把書合上了。世上好語書說盡,書上這段應(yīng)該怎么說才好,是讀書需用意、一字值千金,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看來確實是少,就沒有記著魅影,也沒有記著答話。都是些故典、規(guī)矩、體例,沒有活用的表達。柳含絮覺得有些話書上記明了才好,這樣來人審問的時候,可以隨時從書上找出一段來,答得也有體面。
來人匆匆的來,又匆匆的去,不明不白的,不是明理布公的意思,到底都還是鄉(xiāng)野的風(fēng)氣,連個體面的說辭也不多。審問也不是老先生似的審問,老先生必定都是書上含籠的、銘記的、條例的名言警句,就是有兩個錯處別字,老先生多年的教化,一聽就能聽得出來,讀書用不用功,肯定是兩回事。有好幾次,老先生都把柳含絮的文章當(dāng)作了范文,讓大家學(xué)習(xí)。來人卻不同。
來人的主題也偏,不是正題,只是故意偏向于魅影,這不合讀書人的規(guī)矩。老先生問都不一定問。照本宣科的事來人一句也沒有提。都直接把題目點到了魅影上來,把柳含絮問得不明所以。本來柳含絮就不想有來人打攪讀書的,所以來到廊橋里,常先生不來,村里人來得更少,平時還真是沒有誰來打擾讀書的意興?,F(xiàn)在不同了,讀書的意興打擾了不提,來人的審問也把柳含絮給整蒙了。懷疑,對,是懷疑。盡信書,不如無書。疑義相與析,怎樣析?書上也沒記這段。等記下問問老先生吧。老先生必定是知情的。
還有,那本殘卷被誰拿去了?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