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渾身裂痕的自己和自救的自己。(四千字)
“他是為了救一個跳海自殺的孩子。”潘主任說著,有些情難自禁的低下頭坐在椅子上目光沒有焦點地望著地面:“他本來是一家人去旅游的?!?p> “租了個海景套房,然后他晚上起夜上廁所,正好看見了有個孩子大晚上一個人坐在海邊。”
“他跟自己家人說了句去看看,結(jié)果一去不復(fù)返。”
“他到海邊的時候,小孩已經(jīng)走進海里了?!?p> “他去的路上報了警,但警察來也需要花時間?!?p> “后來警察趕到的時候只看見他坐在海邊,身旁躺著那個小孩的尸體,身上手腕上帶著刀傷?!?p> “警察差點兒把他當兇手給抓了?!?p> “其實身上的傷是小孩父母打的,手腕上是那小孩兒自己割的,就怕自己死不掉?!?p> “他在海里抓到人的時候,小孩兒已經(jīng)失血過多救不回來了?!?p> “然后他自己本來以為沒事兒,還跟著警察去派出所配合調(diào)查,結(jié)果在派出所暈了過去。”
“送醫(yī)之后發(fā)現(xiàn)肺部感染,年齡大了,沒撐住,在醫(yī)院走了?!?p> 潘主任說完,潸然淚下。
抬頭正要對時故說什么,卻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淚雨滂沱,咬破了嘴唇,鮮血混著眼淚濡濕了衣襟。
其實時故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哭。
穿越過來的他,并不認識那位善良的老師,可他卻因為這位老師悲傷得難以自制。
他這具從外貌上看似乎就是他自己的身體,此刻迸發(fā)出了極為痛苦的悲傷。
他的心在抽搐,他的眼睛酸脹難忍,他的嗓子嘶啞刺痛,他的手腳發(fā)軟。
他甚至眼前發(fā)黑,一度要暈過去。
只是他一直咬著嘴唇,疼痛讓他沒有暈厥。
老潘招呼他坐下來休息,遞紙送水,總算讓他緩了過來。
“算你小子還有點良心?!迸酥魅晤H有些欣慰地拍了拍時故的肩膀。
這時候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問了問兩個女孩兒數(shù)完錢沒有,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讓兩個女孩兒先去上課。
教務(wù)處里只剩下了潘主任和時故。
然后老潘才接著說:“他走之后,他的夫人找到學校,把一份資料交給了學校,說他去世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讓學校重視這份資料?!?p> “是關(guān)于你的?!?p> “有你的病歷本,診斷書,心理醫(yī)生給你治療時的全部過程視頻,以及你班主任整理手寫的,關(guān)于你的情況報告?!?p> 時故止住了淚水,安安靜靜地看著潘主任說著他不知道的,關(guān)于他自己的故事。
他眼里的情緒很復(fù)雜,老潘只覺得他好像很傷心,以為他還沉浸在老班主任去世的悲傷中,于是略微放下了心里的忐忑,繼續(xù)說著。
“你的病歷本診斷書表明,你曾多次嘗試燒炭這樣沒有明顯外傷的慢性自殺手段?!?p> “而且你每次自殺的地點都不在本地,最近的也是在隔壁市。”
“你班主任整理的情況報告里,他曾花了很長時間找到處理過你自殺案件的派出所民警詢問你的情況?!?p> “據(jù)警察所說,你每次都是自己報警的?!?p> “然后他找到了你的心理醫(yī)生?!?p> “經(jīng)過溝通,也考慮到非病理性心理疾病的心理治療光靠醫(yī)生自己很難有切實的治療成效,你的心理醫(yī)生開誠布公的跟他聊了你的情況,并把治療過程的視頻交給了他。”
說到這里,潘主任頓了頓,,看著時故的目光里,流露出一種惋惜,悲嘆,和憐憫的意味。
“你的心理醫(yī)生說,你是她見過最奇特的病例?!?p> “你同時有著強烈的自毀傾向以及自救意愿?!?p> “所以你會自殺,也會報警自救?!?p> 潘主任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時故,見他沒什么特別大的反應(yīng),情緒也挺穩(wěn)定,這才繼續(xù)往下說。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心理醫(yī)生給的視頻里,你自己描述的很清楚?!?p> “你的父母?!?p> “他們長期的忽視,以及你父親酗酒后的語言暴力都讓你對自己的存在非常痛恨。”
“因為你父親曾在酒后罵你是個禍害,要不是因為你,他早就和你母親離婚逍遙自在了,哪用得著想現(xiàn)在這樣喝個酒還得被你母親管,還要被她指責,‘受盡委屈’?!?p> “也因為你母親常年不在家,好不容易見一面也只會說讓你好好學習,不然她跟你父親委曲求全,吃那么多苦那么多委屈,就都白費了。”
“于是你從小品學兼優(yōu),你以為這樣你母親就會開心,你父親也會為你驕傲?!?p> “但是你錯了,無論你考了全班第一,年級第一,還是全校第一,你的父母依然酗酒吵架長期不在家?!?p> “漸漸的,學習讓你感到痛苦?!?p> “你從小學四年級就會用自己的獎學金去醫(yī)院看心理醫(yī)生……其實那個時候你的自毀傾向就已經(jīng)很嚴重了。”
“但是你的自救意愿也很強,強到讓你一個才讀四年級的小孩子就能想到去看心理醫(yī)生?!?p> 時故聽到這里突然咳嗽了一下,潘主任被嚇了一跳。
生怕自己說這些刺激到他。
今天這次談話是他思慮了很久才決定要說的。
這些天時故無論是上課開始認真聽講,還是在校外擺攤賺錢,甚至是在面對那些霸凌的壞學生時的表現(xiàn),都讓他看到了挽救這個孩子的希望。
這些年他一直沒放棄關(guān)注這個特別的學生,不止是因為老同事的囑托,也是因為了解了時故身上的情況之后,由衷的擔憂和愛護。
他等了三年才看到了時故行尸走肉一般機械式的生活出現(xiàn)了好的變化。
老同事覺得這個孩子像一枚布滿了裂紋的水晶,生怕一點多余的動作都會讓他徹底碎掉。
可他并不想看著時故就這樣一直維持著這樣的狀態(tài),直到某天可能只是因為一兩輕柔的風吹到身上,就碎裂成一地殘渣。
他想試試看,能不能有什么辦法救一救這個孩子。
但他也決不愿因為自己一廂情愿的想法對這個孩子造成并不應(yīng)有的傷害。
所以談話過程中格外關(guān)注時故的情緒。
但其實時故只是覺得以前的自己好慘,慘得讓他感覺有些想笑,但現(xiàn)在這個氛圍他又不能笑,所以只能咳嗽一下,調(diào)整自己蠢蠢欲動的嘴角不要上彎的太明顯。
潘主任觀察了一會兒,除了咳嗽之外沒發(fā)現(xiàn)他有什么情緒波動,這才暫時放下心來繼續(xù)說。
“你第一次自殺發(fā)生在五年級的寒假,大年三十?!?p> “你父母帶著你跟你妹妹去爺爺奶奶所在的老家過年,當晚你就帶著壓歲錢跑到了你老家將近一百公里外的小村莊,找了間沒人的木屋燒炭?!?p> “然后你失去意識前報了警,當時你對警察說你是迷路跑到那里去的,晚上太冷了從附近居民的院子里偷了些碳烤火,然后發(fā)現(xiàn)炭火點燃了屋子于是報警。”
“但其實屋子并沒有被點燃,警察以為你是煤氣中毒出現(xiàn)了幻覺才報的警,并沒有想到你是在自救?!?p> “你第二次自殺,是第二年的夏天,期末考試考了年級第一,老師特地給你父母打了電話夸獎你,但是也在電話中提起了你有時候上課會出現(xiàn)記憶力不集中的問題?!?p> “你的父母紛紛打電話指責你不好好學習,只會給他們添麻煩,還害他們在老師面前丟臉?!?p> “兩個晚上沒睡著之后,你翹課跑去了隔壁市,買不到安眠藥的你在酒店里吃下了大量的助眠產(chǎn)品,褪黑素之類的,還喝了很多酒,并把自己泡進了裝滿水的浴缸里?!?p> “本該就這樣死去的你,卻在昏迷過去半小時后突然醒來過來,報警,并向酒店前臺求助,之后才倒了下去?!?p> “后來你嘗試過綁石頭跳海,卻自己咬斷了繩子游回了岸邊,報警。試過拿心里醫(yī)生給你開的處方買了很多安眠藥,跑到很遠的另一座城市全都吃進了肚子里,然后你又像五年級那次一樣突然醒了過來,并報警求助?!?p> “你還試過把自己封進密封的真空袋,想讓自己窒息,然后你自己用指甲摳破真空袋,去了醫(yī)院?!?p> “你試過買那種豌豆小零食,在吃的時候刻意咳嗽讓自己被卡住氣管,然后自己打了急救電話?!?p> 潘主任說著自己都哽咽著說不下去了,他自己只是在這里說,而面前的這個孩子卻全都親身經(jīng)歷過,一想到這些他實在是忍不住。
也不怪老同事哪怕快要不行了也放心不下時故。
誰能放得下這樣的他?
時故自己倒是沒什么特別的感覺,他的身體也對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事情沒什么特別的反應(yīng)。
好像,潘主任說的這些,他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一樣。
其實燒炭最好了,一點也不痛苦,無聲無息就沒了。
最難受是卡氣管,這個應(yīng)該大多數(shù)人都體驗過,被食物嗆著的感覺加強個十倍再加一個窒息的感覺就差不多了。
跳海運氣成分比較大,咬斷繩子真挺難的,好在從小牙口就好,撿垃圾的時候也沒忘記刷牙,所以最終還是趕在溺水前咬斷了,出水面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嗆了好幾口水了,爬到岸邊的時候人都浮腫了。
安眠藥和燒炭差不多,沒什么感覺。
真空袋感覺很特殊,剛封進去那會兒還有點舒服,塑料膜緊貼在身上,有種被世界擁抱的錯覺。
憋氣了就很難受,渾身無力,幸好手指甲沒剪,還挺尖,按著塑料膜在地上蹭了好一會兒,總算在窒息前磨破了。
其實死真的很簡單,站高樓上閉眼往下一跳,想后悔自救都做不到。
難的是活著。
對于有的人來說,活著真的每時每刻都是折磨。
潘主任好一會兒才整理好自己的情緒,他也沒想到自己一直提心吊膽的生怕情緒失控的時故沒什么感覺,反而是自己有些失控了。
他深呼吸了幾口氣之后才接著說:“你的心理醫(yī)生一開始也很意外你怎么會特別配合她的治療,正常來說,即便是自行前去接受心理治療的病人也都或多或少的會有不配合治療的情況,哪怕是那些同樣有不同程度自救意愿的病人也會有所保留,不會完完全全的配合醫(yī)生。”
“但是你沒有,你非常配合?!?p> “然而醫(yī)生她卻一直都找不到支撐你自救意愿的支點是什么?!?p> “對于有著自救意愿的病人,找到病人自救意愿的支點,并嘗試擴大這個支點,增強這個支點,也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p> “但你的心理醫(yī)生一直找不到你自救意愿的支點,仿佛你就是單純的想死又想活一樣。”
“一般來說,這種支點都是家人,朋友,或者一直未能完成的心愿以及類似的執(zhí)念之類的。”
“但是無論她怎么暗示,怎么催眠,你都未曾透露過?!?p> “心理醫(yī)生針對你個人的治療手段,心理引導(dǎo)等等,你都異常配合,可一旦涉及到你自救意愿的支點問題,哪怕你正在被催眠中,也會出現(xiàn)反抗意圖,并很快清醒過來?!?p> “一開始醫(yī)生這是你特殊的不配合治療?!?p> “但后來她才明白過來,你不是不配合,只是害怕透露你自救意愿支點的信息之后,會傷害到你想保護的?!?p> “因為害怕,你才把這個信息深深的藏了起來,這是你的保護。”
潘主任又小心翼翼的看向了時故的眼睛,生怕在那雙眼睛里看到一絲失控。
他不覺得自己的談話能比心理醫(yī)生更專業(yè),而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在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也會招致時故本能的反抗甚至是失控。
他看過心理醫(yī)生對時故進行治療時的監(jiān)控視頻,這個孩子曾在心理醫(yī)生接觸到這個話題時突然從舒適的姿態(tài)中暴起,心理醫(yī)生特別添加了描述說,當時的他像是面對敵人護著身后幼崽的野獸一般盯著自己。
目光極度的兇狠暴戾。
此時的時故沒有那么嚇人。
他只是嘴角不自覺地彎出了一抹嬰兒般干凈純潔的笑意。
“你……笑什么?”潘主任注意到了那純真的笑意,猶豫著問。
“?。课倚α藛??”時故有些詫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