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古鎮(zhèn)
第2天早起,準備到海螺溝,怎么走?我們幾個人意見不同。
我堅持徒步到海螺溝,順大渡河而下,經318國道、211省道和434省道到磨西古鎮(zhèn),大約50公里的路程,這一路海拔并不是很高,只要合理分配體力,好的徒步者一天能到,對我們這些年齡大的徒步者來說,走一天半的時間也行,完成整個徒步行程并不準,可以領略沿途的美景。
“拉倒吧!省點力氣,到海螺溝有你走不完的路?!崩辖鸩煌馔讲降侥ξ鞴沛?zhèn),他說他到海螺溝來過兩次了,國道適合行車,不適合徒步,海螺溝有很好的徒步路線,有一天線和3天線及5天路線,夠我們好好的練腿了,就看你有沒有那個耐心和能力走下去。
老范同意老金的看法,把徒步放在景區(qū)。
這個說法等于是表決,2:1,我只能服從。
小尚開車沿大渡河南行,水路一線,山路轉彎,公路時而河左,時而過橋靠右,我打開車窗戶,看到兩岸萬仞的絕壁下的水咆哮,車的轟鳴聲和著隆隆的水聲。
這險要的河右小路現(xiàn)在已經是S211主路了,我在想當年紅軍在這條人馬踏出的峭壁小路上一夜奔襲了150華里,而今的我們盡管年齡大了,體力不支,在修好的公路上走個50公里不行嗎?幾個人出門意見不統(tǒng)一,人多嘴雜,眾口難調,真是麻煩,難隨人意。
從瀘定到海螺溝的路有50多公里,這一路上老金在尋找還依稀可見的小路遺跡,要拍照當年的老渡口。可是車速太快,路邊的景致一閃而過,新修的公路覆蓋了當年的遺跡,再加上跑馬觀花難覓當年的蹤跡。
看路邊走著一男一女兩個小孩,應當是學生,老金讓小尚車靠邊停車,老金下車熱情的上去打招呼:小朋友好!請問老渡口在哪里?”倆孩子瞪著迷茫的大眼睛看著老金,一聲不吭,好像是沒有聽懂老金說的話。老金又重復了一遍,兩個孩子迷茫地看著他,突然說不知道,撒腿向遠處跑。
老金沒有找到當年的老渡口,沒有拍到需要的照片,感到遺憾,唉聲嘆氣。
他的這個情緒給了我回敬他的理由。我揶揄的說:當初聽我的話徒步行走,在路上慢慢的走,慢慢的看,可以探索,自然能找到你需要的遺跡景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老范聽了浮之一笑,也揶揄了我一句:你還挺記仇的,沒有聽你的意見,耿耿于懷?
老金揍趣的說:要不,咱們現(xiàn)在返回去,按你說的徒步走。
我也是付之一笑:開個玩笑,何必當真。你們看前面已經到摩西古鎮(zhèn)了。
古鎮(zhèn)地方不大,就兩條道,一條穿過新城,一條則通向古鎮(zhèn),繞城后再匯合成一個環(huán),來來回回就那么大一點。漫步在古鎮(zhèn)里,人不多,大多都是游客。從拓寬的街道依稀能看出歲月的痕跡,有歷史遺留的明朝清代古建筑,窺探出其久遠的歷史,現(xiàn)在規(guī)整的道路和拔地而起的現(xiàn)代建筑及各種文藝酒吧或是小店,顯示著古鎮(zhèn)的旅游打卡標簽。老金走幾步就拍一張照片,他對這個環(huán)境很是滿意。
我們幾個順街道慢走,街道兩邊大部分是酒店和客棧,街道很整潔,是一個有點歐式風格的小鎮(zhèn),很是舒服。
我的路書里有古老的寺廟,觀音藏神針;紅軍長征紀念館,里面完整展示著當年磨西會議情況;還有座百年歷史的天主教堂,比較獨特和洋氣;看晚會《云中貢嘎》,了解民族風情。
我們有大把的時間,一步一步的走,一景一景的停,一個一個的看吧。
觀音藏神針,古老的寺廟
在古鎮(zhèn)上,有一個古老的寺廟,叫觀音寺,里面也沒有什么和尚尼姑兜售開光物品,只有幾個老阿婆手工做著各種香物,倒也是十分寧靜,比較適合散步閑逛,我們家族是信仰佛教的,我當然拜一拜的,而且還要念幾遍《心經》。
古寺不大,他們兩個10多分鐘就走完了,催著我出去要到下一個景點。我對他們說,你們再等我一陣子,我在念誦一遍《金剛經》。我拿出手機,打開中華佛教網,點出《經剛經》,小聲念誦,這部佛經比較長,需要30分鐘才能讀完。他倆等的好不耐煩,看了幾次手表。
我念完經對他們倆說:我們三個人一起出門要相互磨合,學會尊重各自的愛好習慣,我在大渡河的一邊等你們在瀘定橋上遲到半個多小時,這算是補償回來了。
他倆感到好奇的問我:你是不是和尚?
我說不是。
他們又問:那你是不是在家居士?
我還是說不是。
那你拜佛念經干啥?
我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隱私。但是考慮到這一路要相伴而行,沿途還會有很多寺廟,我都是要進去拜一拜的。我輕描淡寫的對他倆說:我的母親是在家居士,是虔誠的佛教徒,我從小受到影響,這算是家風吧。更重要的是我喜歡研究哲學,看了許多哲學流派的思想,相比較而言,佛教是最深奧最經典最終極的哲學思想,尤其是佛教的基本教義:“諸善奉行,諸惡莫作”,勸人行善,對人生有正能量的影響。
我們準備要出門了,老范提醒說:這里面有一顆大杉樹,當地人都叫它“定海神針”,是這個寺廟的靚麗名片,你不去看一看?我又回過頭看這顆大杉樹,介紹里邊有神話的成分,相傳,磨西臺地是一條巨龍,而磨西古鎮(zhèn)剛好就建在龍的龍脊上,但是周圍幾條河流的水總是如脫韁的野馬般泛濫,擾得人不得安寧。后來,在觀音顯靈后,信男善女們就在觀音廟門前種了一棵杉樹,保留至今,這便是“定海神針”的由來。
美食配美景,必吃的小吃
11點多了,街旁有個小店,賣青稞花花,店家現(xiàn)炒現(xiàn)賣,是像米花糖一樣的青稞酥,只是原料是青稞罷了,我過去買了一袋。老金到這里來過兩次,熟悉這里的情況,他向我和老范介紹說:磨西的小吃也是很多,除了香豬腿、九斗碗和雙椒雜醬面,還有兩個東西是必吃的小吃,一個是青稞花花,一個是烤雞。
我們不準備回房車吃飯了,想品嘗當地的小吃,找了一個小店,老金給司機小尚打了電話,通過微信發(fā)了個位置,叫他過來一起吃飯。我們點了香豬腿和雙椒雜醬面特色,又要了一碟拍黃瓜,炒臘肉。
吃飯的時候,老金說這個地方的烤雞非常有名,要排隊才能吃上,他說中午可以預定晚上的烤雞,說著他就打電話預定了。我對他豎大拇指說:聰明人干什么事都有智慧,不但攝影水平高,還是美食家,旅行家,這一路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呀!
老金客氣的說:哪里!哪里!聽老范說你是作家,出去旅游游記寫的好,這次出來要拜讀你的作品。
人都喜歡聽好聽的,我也喜歡被別人恭維。聽他這么一說,我立馬把昨晚寫的二篇游記《徒步稻城亞丁的夢想》《成都到瀘定,參觀鐵索橋》發(fā)給了他。
他驚訝的問:好快啊!這么快就寫出兩篇游記了,你在哪里?啥時候弄的?
我說昨晚在帳篷里寫的。
哦,怪不得我和老范叫你喝酒,你不來,原來是在寫作啊。
我聽著心里美滋滋的。
教堂蕩鐘聲,逝去的百年
下一個景點來看,這里有名的天主教堂。還隔著一段距離,就能看到哥特風格建筑的六角形攢尖頂。教堂不要門票,除了禮拜日可以自由參觀,看了介紹才知道已經很有歷史了。這座在1918由法國傳教士修筑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是磨西古鎮(zhèn)標志性建筑之一。
走進教堂內,最醒目的是12根“頂梁柱”,每根頂柱上都有木制的樹葉雕花,繪有少量花紋,望板上還繪有玫瑰花,極具西方浪漫主義色彩??吹竭@么奢侈和浪漫的建筑,我在想100年前的摩西古鎮(zhèn),經濟有多么發(fā)達,商業(yè)有多么繁榮,能支撐人們建起這樣一個精致的教堂。也許我的推理只是物質方面的,缺少了精神層面的因素,在信仰面前,什么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教徒們可以少吃點,少穿點,勒緊褲腰帶,也要把自己掙的錢全部投入到教堂的建設當中。尤其是雪區(qū)的信徒,把一生的積蓄都可以捐到寺廟里,把一生的經歷都奉獻在信仰上。
摩西古鎮(zhèn),不僅有著古老的教堂,這里更是飛奪瀘定橋的部署地。
在教堂的右側,還有一棟三層青石建筑,叫“神甫樓“,樓前有塊白色花崗巖石碑,上面刻有“SC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同志住地舊址”等字樣,這便是當年飛奪瀘定橋前夕紅軍的駐地,正是在這座建筑里,召開了著名的”磨西會議“。
建筑里邊陳列著有紅軍曾經用過的一些物品及磨西會議房間復原存列。而最主要的是,同時介紹了紅軍在磨西的活動情況,包括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以及其他歷史事件,還保存著當年一些紅軍將領到此參觀后的題詞。
晚上吃烤雞。
我們在古鎮(zhèn)上閑散的走著,磨蹭了很長時間,才熬到晚上。到定制的店去吃烤雞,坐下喝著茶,我看墻上貼著一張《古法烤雞》介紹,將整只雞打理干凈,放上香料后,架在鐵架上烤制,最后外酥里嫩,肉質鮮美。由于提前預定了,我們坐了一會菜就上來了,我品嘗了一下味道,覺得和西安飯莊的香酥雞味道差不多。
吃飯的時候小尚向店里一個漂亮妹子打聽,這里的房車基地在哪里?哪個房車基地好?那妹子是搞接待的,見的人多也落落大方。她先是抱怨這里的賓館收費都比較高,是旅游炒上來的。然后指點迷津,在中國科學院貢嘎山站的一側找到一塊場地,有許多驢友在哪里停放房車和露營,你們去試試看。
夜晚看表演,熱情的藏胞
入夜之后,大多數地方退去繁華而回歸寧靜,不過,旅游城市大不一樣,磨西古鎮(zhèn)的夜晚,不僅可以看到漂亮的夜景,更重要的是可以欣賞到藏胞們的表演《云中貢嘎》。
我叫小尚一塊去看節(jié)目,小尚看著老金說我就不去了,我看車,出來好接你們。老金是小尚的老板,小尚看老金的眼色行事。我當然知道這之間的關系,我對老金說,小尚這一路很辛苦,也沒有時間和機會隨著我們一起轉,晚上沒啥事就一塊看節(jié)目吧。老金點頭同意。
小尚向我投來感謝的目光,隨著我們一起去了劇院。整場表演持續(xù)了一個半小時,主要以藏族和彝族的歌舞為主,都是當地人表演,唱歌、跳舞,搭配了婚禮習俗、服裝展示、現(xiàn)場互動等多個環(huán)節(jié),表演真實,賣力,熱情!現(xiàn)場最嗨的就是兩個互動環(huán)節(jié),一個是全程大鍋莊,現(xiàn)場觀眾無論男女老少,都紛紛上臺和演員一起跳舞,十分熱鬧,另一個則是康巴漢子傳統(tǒng)的競技項目,也是由現(xiàn)場觀眾上臺參與,看來民族的就是特色的,特色的就是有生命力的。尤其是現(xiàn)場互動項目,臺上的人拉臺下的人互動,把觀眾的情緒調動起來。上臺跳了舞的觀眾都臉色緋紅,心情激動,這才是最大最好的效果。
看節(jié)目也是了解當地藏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獨特婚嫁、節(jié)日、生活、文化、建筑、信仰等,還有多彩的服飾,不同的藏莊,動人的歌舞,濃郁的康巴藏族風情與這里的山山水水融合在了一起。
看完節(jié)目,小尚開著車直奔中國科學院貢嘎山站的場地,街道兩邊的樓房大多是兩三層的,外觀是暖色調木質裝飾,看上去溫馨古樸,到了夜晚,路邊的霓虹和酒店的燈籠把磨西古鎮(zhèn)裝點的很漂亮,像是一個旅游城市。
小尚作為專業(yè)司機就是不一樣,再加上有導航的指引,一點都沒有走彎路。
當晚我們幾個人一起商量明天的徒步路線,確定了三日徒步的線路和景區(qū)。
摩西古鎮(zhèn)是個很小的鎮(zhèn),如果開著車走馬觀花一個小時足夠了。但是我們轉轉悠悠的磨蹭了一天,與以往的走馬觀花相比,這次出游不再追求快,“慢下來”,放下平日的快節(jié)奏與高強度,在陌生的城市或鄉(xiāng)村走一走,逛一逛只是為了更真實的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夜市、小吃街、菜市場等以往不會在旅游路線中存在的地方,得到了更多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