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假如可以重新活一回

十三福兮禍之所伏

假如可以重新活一回 作家qVpQne 2021 2025-02-10 03:07:00

  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一點不假。戲中的演員是我們自己。有時候,我們貌似掌握劇情的脈絡,但常常在不經意間,給了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搞得我們措手不及、狼狽不堪,畏手畏腳。

  在人生這個舞臺上,有歡歌笑語,也有大雨滂沱;有失敗,就成全了成功之母:要堅韌不拔,更要學會妥協(xié)的藝術——兼容并蓄。對擁有的親情、友情等要懂得珍惜,對不值得的情和愛,放起伏跌宕是本真,活出自我,才最精彩。手不失為最好的解脫。

  一言以蔽之。對之前的負面東西和負面情緒,拋置九霄云外,發(fā)生的泰然處之,一分為二的去對待。未來可期,把命運的咽喉,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人生的選擇權,讓自己緊緊操控。

  看開了,想明白了,歸根結底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之前丫頭兒寧可死要面子,活受罪兒不肯放棄公職,一方面是源于父親,而另一方面在于母親的慘痛經歷和教訓。跟二哥和父親有直接的關系,二哥是因,母親和父親是果。

  丫頭兒的母親沒有公職。其實,本可以有,只是陰差陽錯,喪失了一次機會。這件事,丫頭兒原原本本,知道得一清二楚、倒背如流。怎么知道的?還用問嗎,還是那句話---地球人都知道---時不長的絮叨一遍,耳朵都長繭子了,何況人乎?

  自打父親畢業(yè)、參加工作、一切落聽了之后,就將丫頭兒母親和大哥爺兒倆接到身邊,單位還很照顧,分了一間平房(一排之中的一間)供一家人居住。左鄰右舍都是廠子里的職工。做飯啥的,就在各自的窗戶底下,搭了個簡易的棚子,買個柴米油鹽姜醋茶,也很便利。

  兩個姐姐在老家時就已經故去了。丫頭兒母親一來擺脫了起早貪黑、無休無止(自詡:扛長活)似的勞作,自然樂不自知;二來淡忘兩個女兒的離去。

  我從來沒有聽父母講過有關兩個姐姐的事情。是在奶奶去世,爺爺每人照顧,來投奔獨子,跟我們閑聊時提到的。兩個姐姐一點兒影像都沒有留下,這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母親本以為脫離了“苦?!保匦麓蚬牧黹_張,一切萬事順遂,心想事成。她哪里知道,沒過兩年,“禍事”就降臨了。

  說來話長。但再長,也得一五一十、一板一眼、交代清楚。絕不能三下五去二、更不能二一添作五。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到處鶯歌燕舞、百廢待興。在“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指引下,國家引進了很多外國專家,支援咱們的經濟建設。

  但是,小語種的專業(yè)翻譯(不是日常口語翻譯)奇缺,具備條件者鳳毛麟角。因此,從根本上滿足工作需要,加速培養(yǎng)自己的翻譯人才,就是擺在眼巴前兒、首當其沖的重要任務。

  丫頭兒的父親(這時,還沒丫頭兒呢,但便于前后表述得一致性,就姑且這樣稱呼吧)趕上了好時代,作為電廠的技術骨干,通過了一系列審查(政治審查,技術審查,健康審查等),終于成為了遴選對象。

  經過三個月的集中培訓,其中包括與外國專家及家眷的走哪兒跟哪兒(陪購物,陪游玩等),形影不離。終于可以勝任工作了。

  丫頭兒父親這邊大張旗鼓,躊躇滿志大干社會主義的同時,丫頭兒母親這邊也沒閑著。抽空把二哥給生了。到了大城市,見了大世面,丫頭兒母親那顆不甘人后的要強心---滋生了。

  為了照顧家眷的工作需求,更為了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按照自身的條件,廠里決定給家眷安排工作(臨時的,不在編)。見此情景,丫頭兒的母親坐不住了,央求丫頭兒父親給她也報個名。

  丫頭兒父親認為“孩子還小,等孩子稍大點,說話、走路都利落些再說不遲”,二哥不太愛哭,否則一到陌生地方就咧巴,就整天哭哭啼啼得,肯定著保育員煩。

  但母親任性、執(zhí)拗的秉性就表露無遺了。任死理兒,愛鉆牛角尖兒。

  “孩子也就這兩年贅啃人,等他大了,上幼兒園、上學了,也沒那么多家務活兒可干了,還整天讓我在家一天三頓飯的伺候你們,啥時候是個頭兒啊。讓老二上幼兒園,我上我的班,兩不耽誤了。再說了,養(yǎng)兒防老。老家兒年紀一天比一天大了,就你這么一個兒子,老了老了不投靠你來,還指望著讓你姐那兒老齁唄(哮喘)養(yǎng)著?”。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有來言,我有去語。反正誰兒也說服不了誰兒。

  就這么著,萬般無奈之下,最后結果是:二哥也就一歲多,走路還跌跌撞撞、踉踉蹌蹌的,就被送去廠子里的幼兒園小班,丫頭兒母親則在別的班級,當上了保育員。

  自打上班掙工資,丫頭兒母親興奮得不行不行的。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一點兒不假:久違的笑容,難得掛在了臉上;雙眼流露出的神采,熠熠生輝。涂在兩頰的雪花膏,在日頭兒(即太陽)的照射下,直起亮兒。

  人都說:十八九扭一扭,大街小巷麻利兒瞅(不麻利兒瞅,一會兒沒影兒了)。此時,丫頭兒母親小三張兒了(小三十的意思)。那個年代平時也沒那閑錢捯飭,營養(yǎng)又跟不上,穿得又都千篇一律(灰、黑、藍、白),普遍比實際年齡少說得大四、五歲。

  小腰是扭不起來了,只是胳膊擺得幅度大了點兒,腰自然送胯而已。可給人的感覺是腰身變細溜了(盡管是初冬時節(jié))。咋還貪長了呢,更是錯覺。盡管有二十三竄一竄一說,啥呀,挺胸抬頭,顯得唄。

  街上遇見熟人,隔著八丈遠(夸張了,也就四五米的距離),就主動跟人家打招呼,調門也比之前的高出差不多有兩三度的樣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