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別專注于從前所謂的“俗事”,擦灰、掃地、買菜、做飯都做得分外用心。還搬出佛法安慰自己:這不就是高僧說的掃地便掃地、喝茶便喝茶么?
桌上摞著幾本想看的書不去動,轉來轉去竟然準備收拾衣柜,打開看看,工程不小,才放棄了念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無論如何不能靜心。面對無力對抗的災禍,文字太軟弱無力,要做點什么才安心,不能掃天下,只好掃一屋。
想起海子的詩,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那個,做家務等于劈柴喂馬,也前所未有地關心糧食和蔬菜,可是越關心離幸福似乎越遠。
想吃瓜子,種種顧忌吃不成。買到比一元硬幣大不了多少的砂糖橘,十塊錢黃燦燦一大堆。有時間就剝幾顆,耐心摘掉瓤上的白絲,跟吃瓜子差不多,還比瓜子賞心悅目。
第一批酸甜可口,第二批良莠不齊,同樣的數量,第二批不好吃反而吃得快。以為下一個味道會好些。一個接一個吃下去,總遇不到好的,總抱著希望。
不好吃的橘子讓人氣憤。橘子沒有義務味道好,賣橘子的也不負責,只能怪選的人。選擇的范圍寬,考驗判斷力;選擇的范圍窄,更考驗判斷力。沒有選擇倒死心塌地,只有一條路,好賴都得走。
總重復買一種東西,為省心力偷懶,如此循環(huán)下去,余生只能固定食譜了,這有點可怕。以后凡不是值得吃到肚子疼的東西,都堅決不連續(xù)購買。換樣兒有風險,但能長點見識,就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