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凡四訓 庭訓格言
(明)袁了凡 (清)康熙
哲學已完結(jié)12.22萬
明代袁了凡所著訓子之書。其從“立命、改過、積善、謙德”四方面,闡述了“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處世觀點。思想兼融儒、釋、道三家精髓,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康熙帝訓教諸皇子之言,由雍正繼帝位后追錄而成。全書涵蓋讀書、修身、理政、待人、盡孝、養(yǎng)生等方方面面。字里行間可謂諄諄至囑,毫無矯飾造作,讀之意味深刻。
-
共謀罪
(美)阿莫斯·吉亞拉
哲學已完結(jié)11.67萬
作者從個人和法律的深層次角度來處理這些深奧問題和旁觀者—受害者關(guān)系,聚焦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并且探討當前社會中的案例。他訴說其父母和祖輩在大屠殺中的遭遇,分析范德堡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發(fā)生的性侵案例及其它罪案中,旁觀者選擇不干涉的問題。
-
禪釋莊子
于仲達
哲學已完結(jié)11.18萬
《禪釋莊子》以莊子內(nèi)七篇文章切入,闡釋莊子獨特的生命哲學。本所呈現(xiàn)的例子,皆是生活中尋常小事,但稍證恬,便會讓我們的心離莊子近一些。《禪釋莊子》旨在化解現(xiàn)代人內(nèi)心掙扎的苦痛,還年輕人以陽光健康的心態(tài),助世人修出莊心禪性,讓整日奔波的人心生凈土,讓內(nèi)心迷惘的人渡過心靈的苦海,回歸自性的靈山,教導世人“我執(zhí)”,從認識生命到改善生命,充分享受莊禪的超出與灑脫。在《禪釋莊子》中,作者嘗試了從生命哲學解讀莊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學術(shù)專著寫作的范式。作者在對原文精準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莊子哲學的內(nèi)在精神,描述了莊子與世道那種微妙的張力,在這種精細的感悟中勾勒出了莊子獨特的人格氣質(zhì)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說這是一部滲透了個人生命體驗和感悟的學術(shù)作品。
-
文明及其缺憾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哲學已完結(jié)10.82萬
本書是弗洛伊德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對當時西方人類社會現(xiàn)實進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一個幻覺的未來》和《文明及其缺憾》兩部分內(nèi)容。本書與《自我與本我》《超越快樂原則》《圖騰與禁忌》《摩西與一神教》等著作,共同構(gòu)成了弗洛伊德晚年用精神分析的理論觀點來評價社會文明和文化問題的系列著述。本書是弗洛伊德后期對西方社會、文化和文明的發(fā)展、宗教等問題進行的基于精神分析視角的理性分析,是弗洛伊德晚年對其生活的歐洲社會文明問題的不懈探索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