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濟群足足講了一個時辰,也不管下面的小孩兒能不能聽懂,記不記得住。
最后,他還布置了作業(yè):“三天一次小課,五天一次大課。下一次來聽大課之前,必須記牢先天與后天八卦圖。最好,把類象也記住,喏,是這樣的:
一、二、三、四
坤、巽、離、兌
母親、長女、中女、少女;
九、八、七、六
乾、震、坎、艮
父親、長男、中男、少男。
對了,新來的同學(xué),明天上午有小課。記得看書,該背的都必須背下來,珍惜時間。下課?!?p> 陳濟群揚長而去,等他一出了書院,這里立刻喧鬧起來,像菜市場一樣。不容易啊,憋了一個時辰。換成后世的時間,就是兩個小時。
好在單澤善還記得自己是任務(wù),一邊分發(fā)書籍,一邊喊道:“拿到書以后,都記得去分配的寮口露個臉啊?!?p> 其實呢,他自己帶頭玩。可能覺得在書院玩耍被逮住了要跪香,就到外面玩。
那當(dāng)然,大家都跟著他了。而那些老生,不屑地看了他們幾眼,也各自離去。
王芳好不容易逮到一個機會,問單澤善道:“真是厲害啊,你說,你也不咋地,胡道長就怎么把你留下了呢?”
單澤善聞言,大怒道:“你這叫什么話?我怎么不咋地了?我?guī)煾刚f我聰明過人,哼!”
王芳斜著眼睛:“莫非你是他的私生子?”
單澤善簡直氣暈了頭:“胡說八道,全村人可以為我作證。。。。。?!?p> 王芳連忙拍拍他的肩膀:“冷靜,冷靜。逗你玩呢,你那么聰明,這還看不出來?”
單澤善摸了摸沒毛的下巴,沉思道:“我說呢,其實我早看出來了。咦?人呢?”
王芳抱著幾本書,輕快地走在去行者堂的小路上。
從單澤善的反應(yīng)來看,這小子八成也不知道內(nèi)情。算了,該做的自己一定會去做,但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真要不成,那也無需怨天尤人。
溫處順正在堂內(nèi)指揮手下準(zhǔn)備晚餐,神態(tài)挺悠閑。看到王芳來了,笑道:“上完課了?怎么不去耍耍?”
王芳卷起袖子,作上場狀,溫處順一把拉住她:“行了,行了,忙不過來我自會喊你。你要知道,觀里的道長們多是過午不食、一日兩餐。這晚餐啊,沒幾個人吃,也就一些養(yǎng)癥堂和老人堂的老道士,還有你們這幫小孩?!?p> 王芳點點頭:“明白了。那行,我就在附近看看書,有事的話堂主一定喊我?!?p> 溫處順看這孩子這么懂事,相當(dāng)高興,笑道:“去吧,沒事,沒事,好好看書?!?p> 王芳也沒走遠,就在堂外的樹蔭下坐了下來,翻開一本本的書。
書都是雕版印刷,這是唐末五代時期的一件大事,雕版印刷獲得巨大發(fā)展,人們終于擺脫竹簡的沉重等諸多不便,老百姓門上可以貼門神、家里掛掛歷了。
書的內(nèi)容,想必就是這個時代的基礎(chǔ)課程,以儒家、道家和墨家為主的諸子百家經(jīng)典,比如四書五經(jīng)、墨子、道德經(jīng)等。
好像再過幾十年,范仲淹主持應(yīng)天書院,課程就是如此。而王安石在應(yīng)天書院時,還親自教授《藝文》和《易經(jīng)》。
當(dāng)然,桃源觀這里,還多了幾本道教和佛教的書籍。這一點不奇怪,道士當(dāng)然要學(xué)道經(jīng),而佛教嘛,則是道教的最主要對手,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話說自從佛教進入中國后,佛道兩家就一直進行著論戰(zhàn),像《古今佛道論衡集》、《廣明集》等就記錄了從東漢到唐初的三十多次論戰(zhàn)。
至于唐朝以后那兩三百年,大家更是在皇帝面前經(jīng)常論戰(zhàn)。而不管是道士成玄英,還是李榮,基本處于下風(fēng)。只有到了唐武宗手上,但有論戰(zhàn),道士們鮮有敗績。而武則天最狡猾,給人表面印象是崇佛,可當(dāng)有人建議燒毀老子化胡經(jīng)時,她卻說,不行,這事是真的,怎么能燒呢?
而早在隋朝那會,楊素有次視察道觀時,就冷笑著說,“既然老子能點化佛陀,那何必讓他成佛,不如直接讓他成道?!?p> 王芳對佛教的一些經(jīng)典很熟悉,于是,她信手翻了翻道書。嗯,陰符經(jīng)肯定要背,幾百字而已,太簡單?!兜赖陆?jīng)》,嗯,這個版本有點意思,道教獨有。
《道德經(jīng)》的版本很多,這個時代流行的自然是唐玄宗親自注疏的那一版,而且他還曾下令,老百姓家家戶戶必須有一本。
但是,手上的這個版本卻不是。這很容易判定,比如,一看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必定是漢朝以后的版本。因為先秦的版本一定是,“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p> 這是因為,漢文帝叫劉恒,所以漢朝的書是不可能出現(xiàn)恒字的,這叫作公諱。還有就是圣諱和家諱。圣者圣人,家者父母,都需要避諱。
避諱,在古代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所謂入國問俗、入門問諱。假如你到別人家去拜訪,首先就要搞清楚對方的父母祖宗的名諱,免得犯了忌諱。
像詩鬼李賀便是一個悲劇,他父親名叫李晉,晉和進只是同音而已,卻造成了李賀不能考進士,于是27歲就郁郁而終。甚至,如果在科舉考試中,你發(fā)現(xiàn)考題里有你的家諱,趕緊的走人吧,下次再來。想混過去?你想多了,被查出來,什么都完了。所以,魯迅先生說禮教吃人。
也所以,比如在唐朝是不可能出現(xiàn)老虎這個名字的,因為李淵的爺爺叫李虎,虎一般改稱彪,老百姓則叫它大蟲、長蟲。
而手上的本子,卻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去掉了之乎者也,于是恰好四千九百九十九個字。
道德經(jīng)她比較熟悉,她的記性極好,從前讀中學(xué)時就背過了,簡單;再一本就是五千字的易經(jīng),她今天上了課,對于易經(jīng)有新的認識,需要好好看看。
不過,按照陳濟群的意思,易經(jīng)可以慢慢背,不急。當(dāng)前需要完成的是那份作業(yè)。沒錯,牢牢記住先后天八卦圖,是一個道士的基本功。
還是簡單。大約十分鐘而已,王芳的額前位置就出現(xiàn)了一張圖。是的,先后天重疊的一張八卦圖。九宮數(shù)字、天南地北、左東右西、四正四維、一二三四、父母子女,搞定。。。。。。
她之所以這么上心,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因為據(jù)她所知,不管是先天后天,還是河圖洛書學(xué)說,真正的熱潮應(yīng)該是北宋以后。
那么,是誰在埋下引線,站在了知識的起點?此中有什么內(nèi)情,她很好奇。
好奇也得先吃飯,可惜,吃過晚飯后就沒什么節(jié)目了。溫習(xí)了一會四書五經(jīng),時間才到晚上九點半左右,就寢的梆子聲就傳了過來,睡覺。
第一天到道觀,又經(jīng)歷這么多事,大腦有點興奮,王芳一下沒怎么睡的著。迷迷糊糊的,后來又聽到梆子聲,“板”,子時了,終于沉沉睡去。
第二天天還沒亮,“板,板,板板,板”,寮房外居然傳來梆子聲,五更了,夜巡都到門口了,起床!
吃過早餐,他們新生再次留在書院上課。這一次是小課,老生的人沒在,可是,他們依然被要求男女分開。
單澤善在那指揮,“坤道,對,就是你們六個女的,在這邊。乾道,咱們八個,去那邊,今天分開上課?!?p> 不久,兩個道士悠悠而來,男道士,還是陳濟群,女的,居然是酒窩女道士張濟潔。
王芳六個人拼命拍巴掌,開心啊,她們都喜歡這個小姐姐。
嗯,也有點期待。剛才單澤善已經(jīng)泄露了一些他所謂的秘密,這位張道士可是修煉奇才,別看她比陳道長要小好幾歲,其實他們是一個大境界,化神期!而且,據(jù)說她從開始修行到金丹期,只用了一年,太嚇人了。
張道士瀟灑而來,卻沒點形象地,一屁股坐到了桌子上,“嗯,能坐著,我很少站著。這里也沒個禪椅什么的,真是太隨意了?!?p> 她挪了挪屁股,感覺舒服了,這才笑著抬起頭,梨渦微顯,道:“都知道我的名字了,對吧?那就正式上課了哈。
觀里讓我來呢,給你們講實修。這個,真是啊,你們第一天進道觀,什么都不懂,就想實修,真是不知道怎么說了。
嗯,其實也沒什么,因為他們都知道,當(dāng)年我?guī)煾妇褪沁@樣教的。哈哈,開心點,不用那么意外,誰叫咱們是坤道呢?
知道坤道意味著什么嗎?意味著比乾道更快的修煉速度!
為什么?沒有為什么,就是因為咱們是女人啊,生理結(jié)構(gòu)天生的不同,具有天生的修煉優(yōu)勢。
這個一會教你們,就知道了。當(dāng)然,你們也發(fā)現(xiàn)了,厲害的道士還是男的多,對吧?為什么?這個為什么才重要,因為,是你們自己浪費了自己的天賦,在那里戀戀紅塵。
請問,你既流連紅塵,又怎么能上天呢?就像你想去北方,腳卻往南方走,怪誰呢?
所以,我必須告訴你們:仙,人人可修,但需要勇敢與毅力。所謂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堅。一個修仙者,必定是一個勇者。
但就像有些人天生就嗓子好,有些人天生就跑得比別人快,有些人天生就比別人長得好看,這叫作老天爺賞飯吃。修仙者的成就也有高有低,靠的是什么?智慧。一個修仙者,必定是一個智者。
如果你聽到有人念阿彌陀佛,就心生反感,那你肯定不適合學(xué)佛;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對修道之事天生不感興趣,看不懂道書,聽不懂道經(jīng)。千百年經(jīng)驗證明,這是沒有前世宿慧,絕非道器,不能載道。
當(dāng)然,不用緊張,就算不能修仙,你積善修福,也非常不錯,僅僅只是說,你和仙道無緣。
何謂仙道?以我們凡人之軀,也能修得與天地同壽,乃至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超越了生死輪回,打破生老病死的自然定律,便是逆天改命,就是修仙。
逆天,不是說去大罵老天爺。這個天,是自然法則和規(guī)則的代稱。比如說你出生后,便只能長大,長大后又像動物植物一般去配種,所謂少男少女懷春,你想壓都壓不住,如此一直到老,到死去,這就是天道法則,難以反抗。
而修仙者,他就能反抗。他們修成陽神,逍遙于天地,真正地長生不老,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得大自在,宣示我命在我、不在天,所以說逆天改命。
那么其中的原理和道理何在呢?便是以人類之智慧,窺破了天地宇宙運行的奧秘。你只有弄懂了這奧秘,才能知道怎么逆行、怎么改正。那么,這奧秘又是什么呢?便記錄在諸多道經(jīng)之中。
但是,道經(jīng)往往只是揭示了大的原則和道理,罕見具體下手的方法,這對于資質(zhì)一般的修行者來說就很困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