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府喝到昏天暗地,不知何時睡去的陸婉兒,醒來之時只覺頭痛欲裂,有些恍惚到不知自己眼下身在何處。
“你醒啦?!”直到岳沐舒笑意盈盈地為她遞過來醒酒的糖水,方才回過神來,對著比她早起的沐舒溫柔地笑了笑。
“看來,還是你的酒量更好些!”陸婉兒打趣地說著,起身接過醒酒湯喝完方才更衣梳洗。
昨日那般情況,二人哪顧得上好好聊天敘話,岳沐舒想說的可太多了,想問的也很多!而有些有關(guān)岳府之事,昨晚借著酒勁兒已經(jīng)說了,譬如那新嫂嫂“玲兒”至今也未有所出,再譬如兄長養(yǎng)成了嗜酒的毛病,過得亦不見得如意,只是生意之事上未再敢落下,勉強也可維持岳府眾人的生計。
而關(guān)于陸婉兒當(dāng)初執(zhí)意和離的選擇,岳沐舒是這樣說的“若是她自己的夫君,想要納個妾進李府,她怕是氣急恨不得花錢顧人將其閹了!”雖是半有酒瘋的成分在話里,可陸婉兒卻明白沐舒只是想要告訴她,對于這件事而言她倆不能容忍地原則是一樣的。
雖說昨夜的確是醉了,而晨起也是沐舒先醒的,可陸婉兒卻記得昨夜二人所說地所有的話,哪怕是那些亂七八糟地醉酒之言,也記得十分清楚,只是不曉得沐舒記不記得自己昨晚的豪情壯語。
看著眼前復(fù)又絮絮叨叨起來的岳沐舒,陸婉兒心中覺得這樣真好!再見到熟悉的沐舒可真好!就沖把她安排進了她陸婉兒人生中這一點,上天便算是厚待她的。而至于岳府如何,岳沐之又過得如何,卻當(dāng)真是與她無關(guān),亦不會在意的事了。
吃過自小熟悉的早膳,聽沐舒嘰嘰喳喳說了一整個上午的話,絲毫不意外以她的性子,在李府這兩年過得有多么精彩。二人又再次一起用過了同樣是送至屋兒里的午膳,忽覺說累了的岳沐舒,方才給陸婉兒機會講述些她這兩年來在沂州府的生活。
對于自小也未曾有過遠行的沐舒,北方自然也是新鮮的。聽婉兒說到有趣之見聞,直言待孩子們大一些后,定是也要北上去看看,反正婉兒有生意在那邊,屆時就去投奔陸婉兒,讓她帶著自己好生享受一番。
那副不把自己當(dāng)外人的樣兒,讓陸婉兒瞧得開心極了,一口答應(yīng)岳沐舒只要她去了,便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定是會帶她嘗遍當(dāng)?shù)孛朗?,直到把她養(yǎng)成圓滾滾的模樣,好讓李家少爺見了都認不出那種。
說起孩子來,陸婉兒直言竟只顧著二人敘舊,兩個小不點兒該是許久未見娘親,不知哭過幾回了!忙讓岳沐舒差人把孩子抱回來,也讓她這個嫡親的姨母好好瞧瞧!
看著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陸婉兒心里喜愛極了。兒子倒有點兒像李家公子,就是神色上有些孤傲模樣,再配上與其氣質(zhì)不相符的年紀,甚為搞笑;而女兒不過兩歲,胖嘟嘟白嫩嫩的像極了岳沐舒小時候,當(dāng)真是讓陸婉兒愛屋及烏地更加心疼。
忙拿了見面禮錢,和從沂州帶回來的一些稀罕玩意兒給兩位小不點兒。而此時伴在身側(cè)地岳沐舒心下只有高興情緒,才不會跟婉兒客氣呢。直到傍晚,丫鬟玲兒從陸府來尋,陸婉兒才告別沐舒,準(zhǔn)備起身回陸府去。
未曾來得及問,沐舒又見到小丫鬟方才想起來,悄悄在婉兒耳邊八卦地詢問為何丫鬟名字也叫玲兒?陸婉兒便笑著跟她正式介紹了一番,這是跟她從沂州府一同回來的玲兒,初到沂州之時便已認得,而且這兩年來多虧有她在溫府照顧,至于名字就純屬巧合而已。
聽二小姐特意介紹了自己,沉浸在感動中的小丫鬟又聽陸婉兒特意與她說,眼前這位是岳沐舒,乃是二小姐自小一起長大的閨中密友,現(xiàn)在是李家的少奶奶。玲兒方才明白昨日重逢之時,為何二人如此動情感慨了。
小丫鬟忙再次鄭重地向岳沐舒見了禮,而不曾想這位富態(tài)地少奶奶去房中首飾匣里,取了一支黃金做的釵子,想要送給自己做見面禮。
玲兒哪敢收受如此貴重的禮物,可陸婉兒卻明白沐舒就是聽見她說,這兩年來在沂州府多虧了玲兒照顧,想要表達她內(nèi)心對此事的感激。
思及這里,差點沒忍住又落下淚來。
陸婉兒示意玲兒收下,雖也覺金釵過于貴重,怕讓小姑娘心有壓力,卻更不忍拂了沐舒此舉所暗含的心意。
臨行前特意跟岳沐舒說,自己估計過了春節(jié)才會北上,李家少奶奶聽聞后果然少了許多不舍,送主仆二人出了李府大門。
回到陸府的馬車上,丫鬟玲兒執(zhí)意要把金釵交于二小姐,不論陸婉兒如何勸說也是不肯留著。
“二小姐已經(jīng)對玲兒很好了!不像主子就像長姐那般,這讓玲兒覺得能照顧二小姐已是十分幸運地事,若是因此收了這么貴重的禮物,玲兒心里定會一直不安地?!?p> 見小姑娘特別堅持的樣子,陸婉兒不忍心使其惶恐,只說那便先替她收著,等日后玲兒要嫁人的時候便給她添作嫁妝,聽得小姑娘臉都羞紅得就像窗外天邊的晚霞一般。
其實回到洪州這幾天,因眾人皆是覺得她離鄉(xiāng)久矣,又許久未曾見面,難免對陸婉兒百般客氣。
而就是這些客氣,加上她自己亦覺得不久之后還是要回沂州府去的,倒讓陸婉兒生出了此行更像是省親而已的荒誕之感。
可明明這里才是她最熟悉的故土,才是她的家??!直至見過了岳沐舒,這樣不舒服的感受才好些,雖說是要回返沂州繼續(xù)行商,自己也更喜歡北方不一樣的地方,可到底是不愿生出那種,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的凄涼感。
不能忘了還有一批,從沂州府千里運回來的年貨呢!陸婉兒余下幾個月里,便是先把這部分辛苦錢給賺了。
見了想見的人,就意味著沒了沉甸甸地那些心事,二小姐日日忙到不亦樂乎,也在那些進貨、銷貨的瑣事里,找到更多人生的意義和獲利的成就感。
陸家老爺,對回來后亦是日日出府不見蹤影的陸婉兒,心中也覺無奈,幾次三番尋到機會跟她說些婚嫁之事,都被陸婉兒左顧而言他地把話題岔開了,再想繼續(xù)回過頭說時,人都已經(jīng)尋了理由出門去了,只嘆女大也是不好管......
趕在春節(jié)前,陸婉兒托人花重金買了幾套上好的越瓷回府,送了一套于父親,又送了一套于姐姐陸珍兒。二人并非不知越瓷所占領(lǐng)的“高端”市場,畢竟對比之下陸記瓷器總是會顯得粗糙許多,哪怕是改良過顏色,卻仍是不得其核心工藝,無法做到那般細膩。
當(dāng)然陸婉兒也知其中難處,只是想借此提醒一番父親與姐姐,當(dāng)別人已經(jīng)做到市場上極致的時候,倘若陸記仍是固步自封,沒有新的突破可行,那陸府危機便可能很快就會卷土重來!另一層意思,自然是希望父親把全部心思放在府中生意上,而不是為自己尋親上!
大方為府上女眷做了過年的新衣,也特意為沐舒送了一套去,知其不缺到底是婉兒的心意。
而岳沐之聽說了陸婉兒回來之事,托人送過一封書信來,卻未收到回信,便心知陸婉兒已視他為路人,本就不該多做打擾。
之所以年后一直啰嗦到三月,溫彥行來信催促仍未啟程,自是因為陸二小姐仍是想親自帶些貨物一同北上,回來時就想解決貨源單一的問題,倒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尋到新品類,且找到穩(wěn)妥地供應(yīng)商。
到底是交通不便,且距離甚遠,在不影響大事之余,若是能在臨行前親自將事情處理地越完美當(dāng)然是越好的。而自從收到了溫彥行來信,陸婉兒其實也是歸心似箭,只不過所行之事確實還有一些需要收尾,又覺就該讓他多等些時日,受更多些煎熬方解那些心頭之“怨”。
忐忑于身份之別,陸婉兒無法將她與溫彥行的事,告知洪州府任何親近之人,即便二人已屬兩情相悅,但沒有把握又恐更不會有結(jié)果的未來,怕是徒增她們掛心。
初收到表白的陸二小姐,倒也不曾只顧得上擔(dān)憂結(jié)果,因那人是溫彥行,哪怕僅是心許于自己,也是件值得她歡喜的事,管它日后會不會是一場空呢!
只因她臨行前反常的興奮,著實還是讓岳沐舒感受到了一些不同之處,刨根問底之下,陸婉兒終是將此人此事告訴了沐舒。
都已不是少年心性,岳沐舒倒不是那么擔(dān)心她受到傷害了,只是仍囑咐她收著些,少動些心,不想在北方呆了便立馬回來!
她,總是會在這里等著她的。